好教育,从“心”出发

2019-12-16 08:11刘建功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张老师陶行知初心

刘建功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这句话,曾有不少人拿来表白爱情。其实,这本是一句教育箴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8年3月庆祝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发出的一个热切的呼吁。9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再次细品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仍能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和智慧,初心和热望,可贵和必要。如今,教育正走进新时代,教师对待教育更应全“心”地参与和投入。

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应坚守初心。坚守初心就是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从1917年留学归国,到1946年突发疾病去世,30年如一日,以赤子之忱,探寻教育救国的新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充满危机和苦难的近代中国。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论述,更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推行平民教育,知行合一,堪称师表。而同样坚守初心的,还有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中共中央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坚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不仅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更是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和无数青年教师。如今,年逾九旬的于漪老师仍主持着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初心不改,就能够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坚守教坛,奋斗不息。

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应保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什么是对学生的爱?我想就是给学生最好的人生指引。襄阳四中有一位叫张正林的退休老教师,曾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生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成就了大批社会栋梁。2017年教师节前夕,张老师30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黄胜,捐款一千万元人民币在四中成立了以老师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襄阳四中张正林教育基金,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黄胜在捐赠仪式上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

“我记得在一次作文中,我写了自己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但张正林老师把它改成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个作文本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都是一句话,但精神境界是有很大区别的:我的‘受人尊敬是偏重于个人奋斗,张老师的‘对社会有贡献是要提升个人奋斗的社会价值。”

在张老师简朴甚至有些老旧的客厅里,黄胜拉着年过八旬的张老师的手,说起老师当年的教导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这位公司资产数十亿的董事长,眼含热泪,数度哽咽。老师的爱心是什么,是正确的引导,是点点滴滴的付出,是看似琐碎的作业批改、谈话谈心、班会活动等一切润物无声的示范。没有爱,何谈用心做这一切。没有爱,就没有美好的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应磨砺慧心。教育是充满智慧的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教育情境空前复杂,特别需要教师敏感、迅速、准确、得当的教育行為。曾经听说过一位资深语文特级教师的教育案例:面对一个在下课时偷偷翻看不良画册的男生,这位老师不动声色,从图书馆借来一本人体艺术画册,专门在这名男生到办公室来的时候将画册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引起男生的注意,师生二人就此进行了一场关于艺术美的小型探讨会。当然,探讨过程中,老师想表达的意思也自然地渗透其中。而这位男生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在成长路上,有人带他远离了一次青春的危机。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美国优秀教师多伦斯·斯莱顿也说过,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不把学生的特点当缺点,或者说把学生的缺点当特点,并转化为教育的契机、切入点,才能最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闪烁个性的光芒。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修炼,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

从事教育工作,教师还要具备耐心。不久前,襄阳一中举行了秋季开学典礼,年轻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郭方非常开心。因为学校开学典礼上邀请的嘉宾校友、第六批“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队长、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肖泽龙是她四年前的学生,肖泽龙在典礼结束后专门找到郭老师,感谢当年的教导。郭方说,自己当年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学生的成长让她特别惊喜。相信不少老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在你竭尽全力付出后,有的学生考取了不错的大学,也有学生在毕业时,还是那样的普通,不引人注目。但是某一天,你突然接到学生电话说,老师,我们当年的几个同学都博士毕业了,今天回来看您;某一个教师节,你收到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在外地工作后寄来的卡片和鲜花;某一天,你在电视报纸上先进人物行列里看到了自己学生的名字……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三十年,想国家民族三百年。克服功利和浮躁,这需要怎样的教育耐心和定力呀!

英国广播公司(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曾分析过366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教师职业排在“被淘汰概率”的第364位,概率是0.4%,属于不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之一。

笔者也曾在部分班级做了一个小型的对比调查,就是教师和医生哪种职业更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认为教师的工作更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否意味着教师工作的独特价值还没有被学生完全认知?抑或是教师的工作仍有不少值得改善的空间?教学不仅仅是将某一项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沟通以及日复一日地言传身教,而这都需要全“心”的参与!

最后,以微信圈的开学季流行语结束我的小文:老师,若爱,请深爱;若教,请用心!

(作者单位:襄阳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潘静娴

猜你喜欢
张老师陶行知初心
永远的初心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张老师喝茶
论“不忘初心”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