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研学”培养研学名师

2019-12-16 08:11谢翠玲李长海韩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区研学名师

谢翠玲 李长海 韩芳

2017年,薛峰小学与东城垸学校(中、小学)组建第12学区,也叫“薛东学区”。2018年,为进一步推进学区制建设,薛东学区与汉南区第4学区的育才中学、黄陵中学、乌金中学联合成立了一个学习、研究、发展的共同体。从两校牵手到五校协奏,“12-4”学区共同体建立了“名师研学”这一品牌项目。“名师研学”是根据该区干部教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与名师“高位对接”,融“学、思、议、悟、行”于一体的专业研修活动。“名师研学”活动网聚了人力,实现了信息平台的共享,让中小学校干部加深交流,进一步推动全区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发展。

建构“名师研学”模式

如今,全区中小学已开展名师研学活动共计16次,涉及中小学各学段,语文、英语、数学和智慧阅读等众多科目。以《走向名师的背后——名师研学典型案例研究》《从名师研学到研学名师——教师专业发展名师之梦的路径与方法》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精心建构出了基本的研学模式,即基本理念、研学框架、操作流程和研学心法。

基本理念指通过“名师研学”打造“研学名师”。在组建研学框架上,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准的核心知识、优化的教学结构、充分的学习活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深度融合的信息技术为主导,改进学习、课堂教育方式。研学的操作流程(如下图)一改过去教研活动专家讲、老师听的方式,形成“三主四化”教学研究模式。“三主”即组长主持、教师主体、专家主导;“四化”即“研究内容专题化”“研究资源可视化”“专家引领启发化”“研究经验文本化”。整个研学过程,既有研究全程录像、照相,又有研究内容的文本整理,便于回溯研究,总结经验。

通过实践,学区提炼出了“名师研学”的“学-思-议-悟-行”五字心法。以研促学,以学引思,由思而议,把研学成员个人学习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课例行动研究结合起来,让研學成员在“学-思-议-悟-行”中,领悟名师教学要义,并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运用。

培养研学名师

全区如今建立起了有效的研学制度。首先,规定各小学、初中每个月启动一个研学小组,每周进行一次研学活动。“名师研学”活动要与学科教研活动整合。研学活动开始之前,请专家将研学资源(视频与论文)进行配置,学校为研学小组成员购买名师专著及相关研学资源。

其次,保证每次研学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小时,研学小组成员提前完成研学作业,并做好交流准备。研学活动由组长主持,一名分管干部跟进。参加研学活动的干部、教师提前安排好各自工作,相关的文本资料(如学习材料、研学笔记等)于前一天下班前打印好。

最后,研学小组成员要撰写研学笔记。研学活动全过程录像,结束后研学小组成员根据录像整理自己的发言,以及与专家的对话,形成规范的“研学笔记”,并在周六晚上前将研学笔记上传给研学组长,由研学组长统稿,次日发布在学区公众号中进行宣传。

研学小组成员全面收集与总结了研学过程性资料,在专家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体例和写作框架,用“众包、众筹、众创”的方式完成了专著《名师研学:教师发展新路径》的编纂工作。两个学区、五所学校、48位老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这部近30万字的名师研学专著!专著内容除了5个名师研学案例所规定的研究内容之外,还涉及“核心知识”“合作学习”“知识表征”“知识建构”等多个课改话题,把研学的触角伸向了时代的前沿。

研学路上的“追梦之乐”

2018年6月,学区共同体以“名师研学心路历程”为主题,向全体研学成员征文。近50篇征文作品生动讲述了教师的研学故事。东城垸学校的余惠春老师,平时用电脑打字都比较吃力,为了完成研学任务,周末自己“闭关修炼”;黄陵中学副校长杨海霞,原本是跟进研学活动的干部,被语文研学活动所吸引,主动加入。其间,她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又逢学校接受市现代化学校建设督导评估,可研学活动一次没有落下,还代表小组上了名师研学汇报课,她说在研学活动中“找回最好的我”。这些研学故事情真意切,事例生动,读来感人至深。

在“12-4学区”公众号上,关于名师研学的报道有16期,每一期都细致地描述研学的过程、提炼研学的方法、呈现研学的成果……所有这些,最后凝练成学区共同体“名师研学”品牌。

两个学区的教师通过名师研学系列活动,在经历了初期的“修行之苦”后,感受到了“追梦之乐”。不经一夜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研学初期的“修行之苦”,主要是由于观念转变中的煎熬,研究能力不足所致,是每个教师研学必须经历的“高原期”。

过了“高原期”,研究成果慢慢成形,思想观念渐渐转变,研究能力渐渐形成,这时,教师对心仪的名师由“仰望”到平视、对话,进入名师研学的“逐梦期”。等到名师研学案例成型,“研学名师”评选结果揭晓,名师研学的心路历程在研学沙龙《研学追梦旅,破茧成蝶舞》中进行充分演绎,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就能感受到“成蝶之美”。教师经历了名师研学的“修行之苦”“追梦之乐”“成蝶之美”三个阶段后,实现专业精神生命的升华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从两场名师研学沙龙和名师研学征文中,可以感受到研学小组教师精神生命的蓬勃生长,继而弥漫、生成学区崇研尚学的文化生态;从各个研学老师的汇报课案例中,可以看到他们将名师的治学精神和教学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熔铸成他们教学创新的专业技能。

当前正是学区工作“破题提升之年”,“12-4”学区共同体所属学校围绕“破题提升”做文章,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继续努力。处理好学区工作“公转”与学校工作“自转”的关系,把“公转”——学区联合攻关项目的“动能”,转变为学校“自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势能”,才能使学区工作“破题”,充分发挥学区共同体的强大优势,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谢翠玲,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十二学区主任;李长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第四学区主任;韩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学区研学名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