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加快美丽林相建设 促进实现森林“双增”

2019-12-17 07:58陶宇慧
浙江林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缙云县枫香松木

陶宇慧

缙云县土地总面积22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1.2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缙云县林业局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绿起来”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思路,以美丽林相建设为抓手,加快森林增量、增质进程,促进森林生态提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森林资源得到大幅度增长,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达79.36%,年平均增长率为0.45%;林地保有量达182.1万亩,年平均增长率为1.51%;林木蓄积量达636万立方米,年平均增长率为4.5%。

总体规划 分点设计

明确目标标准,确保有序推进。按照《“大花园”建设丽水林业5年行动方案(2017—2021)》,结合缙云县林相结构单一、绿多彩少、量多质差、远好近差等现状,经过充分的调查认证,制定了《缙云县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确定3年内建设美丽林相15.3万亩,其中彩色林3.09万亩、珍贵树种1.23万亩;确定遵循植被演替规律,保持植物多样性,改善林分层次结构,提高森林景观与森林质量的改造标准,避免无序改造、盲目改造。

因地制宜设计,注重丰富多样。根据山体的自然条件,优先选用色彩美、树质好、生长周期长、价值高、生态经济效益明显的乡土树种,采用枫香、榉树、乌桕、銀杏与香樟、青冈、苦槠、木荷、红豆杉、浙江楠等常绿树种混交,特殊景区节点种植桃花、茶花、樱花、红枫等特殊木本花卉,立地条件好的种植香榧、油茶等经济林。形成林相景观好、林分质量高、群落结构稳的珍贵彩色健康阔叶混交林。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不同风格。在城镇、乡村中间和周边山体,优先考虑市民和游客的游览、休闲、健身和生态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需要进行改造,按市民和游客的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设计,增加游步道、游戏场地和人文景观,营造宜人舒适的森林景观。注重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格调与品位,在改造中根据地域特色,挖掘森林文化内涵,确定不同的景观主题,体现不同的风格,避免千篇一律。2019年,通过除治性的林相改造建成银杏景观林500亩、珍贵树种林2000亩、彩色森林1000亩。

区分地类 统筹推进

片状重造,培育珍贵树种。在林相损坏比较严重的地块,如五云街道周村村与白岩村周边的2000亩山林,将松林整片采伐,对林地进行人工清理,清除松树枝丫、杂灌等,保留枫香、青冈、木荷等阔叶树种,并对丛状阔叶树进行定株、修枝。投入资金100万元,在原有阔叶树的基础上种植地径3—5厘米的红豆杉、浙江楠、榉树、乌桕、马褂木、枫香6个品种珍贵树种苗木,营造成珍贵树种林。

带状改造,培育彩色森林。在城镇周边地块,如县城迎宾大道两边的1000亩松林,将松林沿等高线进行带状间伐,带宽3—5米,带与带之间间隔3—5米。伐后每带单行营造阔叶树种,配置相应比例的珍贵彩色树种,彩化美化山体,突出森林植被的季相变化,丰富森林生态景观,形成带状混交的彩色森林。在仙都风景区、县城后陈山公园周边的500亩山林,补植枫香2万余株,将单一的松林改造成彩色景观林。

景观抚育,加快自然更新。在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块,如仙都街道、东渡镇、七里乡的2万亩山林,将松林抚育采伐增加到40%,对林分内的枯死松木、濒死松木进行全面清理,逐步减少松木比例。在采伐松木的同时进行抚育,清除杂灌,补植枫香等彩色树种,使林相郁闭度保留在0.6以上。抚育后进行封山育林,确保珍贵彩色树种有合理的生长空间,改善森林林相结构。

建经济林,发展产业基地。将美丽林相建设与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在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借助垦造耕地政策,将松木全部采伐,进行林地整理,发展油茶、香榧等产业基地。2018年建成油茶基地2000亩、香榧基地1000亩,既建立了良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体系,又给当地林农增加经济收入。

严密实施 注重效果

质量为先,确保建设成效。采伐环节由专业采伐队实施。缙云县是松材线虫病疫区县,对松木采伐有严格的要求,全县组建专业采伐队,对专业采伐队进行专门培训,明确采伐要求与注意事项,乡镇(街道)与专业采伐队签订《松木采伐工作责任书》,明确采伐的标准与需保留的树种。同时采伐下山的松木全部由定点企业处理,按规定技术规程将枯死松木除害后再利用,严防疫情二次传染;造林环节采用公开招投标,对整地挖穴、苗木种类规格、栽植、后期抚育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标准进行明确,由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实施,切实提高美丽林相建设质量。

强化保障,多方筹措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美丽林相建设专项资金1200万元,乡镇(街道)按年度建设计划给予实施美丽林相的行政村一定的补贴。县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松木采伐清理、景观林抚育、购买苗木,珍贵树种林、产业基地建设的补助;积极争取省级以上的森林抚育、珍贵树种建设、产业基地建设、松材线虫病除治等项目资金。将这些项目有效整合,投入到美丽林相建设工作中;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制定“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受益”的激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林相建设。2018年全县投入到美丽林相建设资金达到6000万元。

政府主导,统筹各方力量。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将美丽林相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对各单位的落实情况,除年终考核外,每月进行检查督促,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检查结果定期通报,呈报县委书记、县长,在全县干部大会进行点评;建立技术指导机制,与浙江省林科院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编制美丽林相建设方案与林相改造地块的造林设计。林业部门成立6人专家组,主动协助相关单位、乡镇、行政村制定好林相改造计划,确定相应的乡土、经济、彩色和珍贵树种。做好各造林户技术培训的同时,深入现场指导抚育、补植、养护、管护等工作;建立县级领导机构,由县政府、林业、国土、乡镇(街道)成立美丽林相建设领导小组,利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为载体,统筹林业、农办、建设、交通、水利、旅游、民政、电力等部门的资源与力量,合力推进美丽林相建设工作,坚持全县“一盘棋”,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步伐。

猜你喜欢
缙云县枫香松木
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扶贫路径探究
枫香园四季
共赏欧洲枫香 共创事业辉煌
缙云:力促政府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浅谈关于松木林在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化神奇为腐朽的红松木
化神奇为腐朽的红松木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缙云县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