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盟的广西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的对比及优化策略*

2019-12-24 23:23韦小蕾李洁梅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邮政跨境广西

□ 韦小蕾,李洁梅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1 引言

在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的当下,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得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广西不断与“一带一路”沿线和东盟国家合作,推动“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境内外跨境电商服务企业不断集聚,一条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正在形成。广西与新加坡劲升逻辑、越南LAZADA等东盟互联网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同时,本土企业开发的中国-东盟中小企业贸易促进平台已为超过200家东盟企业提供跨境电商服务。

2017年底,广西颁布了《广西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旨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和东盟国家合作,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最便捷有效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如今,广西在南向通道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南向通道铁海联运主干线班列线路增至6条;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新增了7条航线,其中,外贸航线5条,连接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广西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面向东盟的物流体系初步建成,为跨境电商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服务。

虽然广西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不断推进,但仍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不协同、物流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物流基础设施滞后、多式联运标准不统一、“最后一公里”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必备环节,跨境电商为跨境物流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市场。同时,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跨境物流,如若跨境物流的发展跟不上跨境电商发展的步伐,那么跨境物流问题将会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本文着重分析广西现有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对比其各自的优劣势,并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广西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广西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对比分析

2.1 邮政小包

邮政小包指以个人邮包的形式出境,通过邮政系统来解决商品的物流问题。据资料统计,我国跨境电商出口70%的业务采用邮政系统投递,其中,中国邮政小包所占的比例约为50%,此外,新加坡邮政小包也很受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商的欢迎。得益于万国邮政联盟(UPU)与卡哈拉邮政组织(KPG),邮政网络覆盖率高,覆盖了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网点,这是其他跨境物流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上邮政一般为国营,享受国家税收补贴,因此,费用较为便宜。然而,邮政小包在商品重量、体积上有一定的限制,加上时效性不强、丢包率高等缺陷也受人诟病,影响了跨境物流的效率和客户的物流体验。

2.2 商业快递

商业快递分为国际快递和国内快递。国际快递最常见的是DHL、TNT、UPS和FedEx四大商业快递巨头,它们的跨境物流业务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国际快递拥有强大的信息提供、收集和管理能力,通过自建全球网络,利用强大的国际化信息系统为世界各地提供本地化服务。其优势在于物流速度快、服务质量高、丢包率低,能为客户带来很好的物流体验,尤其是发往欧美国家非常便捷。但是,良好的体验也伴随着昂贵的价格,加上物流资费波动较大等缺点往往让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望而却步。

国内快递则以国际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为代表。与国际快递相比,国内快递网络覆盖率较低,但配送速度很快,同时在中国的清关能力很强。在跨境物流业务上,申通、圆通的布局虽然较早,但最近几年才得以发展扩大,汇通、中通和韵达的跨境物流业务布局则较晚。相比之下,顺丰的跨境物流业务比较成熟,当前,顺丰已向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开通跨境物流服务,货物送达东南亚国家通常只花费2~3天时间。国际EMS的跨境物流业务则是最完善的,以邮政渠道为依托,EMS可以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的邮政网点,货物送达东南亚国家通常需要2~3天,送达欧洲和美国需要5~7天。

2.3 东南亚专线物流

东南亚专线物流指利用航空、货车、火车等工具将货物运输到东南亚国家,一般在目的地有自己的分公司或合作网点,以便完成目的地国国内的派送,并且保证运输工具来回都载有货物。广西跨境电商企业在运用东南亚专线模式上,以越南、泰国专线居多。专线物流能集中大批量货物运至东南亚国家,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物流成本。专线物流的运费往往低于商业快递,时效性远高于邮政小包,且丢包率也较低。其劣势包括:第一,时效性稍微低于商业快递,运费远高于邮政小包;第二,覆盖地区有待进一步扩大,揽收范围相对有限;第三,专线物流需要建立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否则,很可能造成利润低微甚至亏本,其特点是“货满车走”,因此,专线物流的陆运货车班次时间往往很难确定,也给物流时效增加了不确定性。

2.4 海外仓与境外仓

海外仓模式指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外目的地建设或租赁仓库,采用海陆空等运输方式将商品运输至海外仓库中,再进行商品的仓储、分拣、包装和派送等一站式运作与管理,其完整的流程包括头程运输、仓储管理与本地配送。客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卖方只需在平台上操作,对海外仓库下达指令完成订单的履行。

海外仓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也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海外仓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能够从客户所在国发货,有效缩短了运输距离,加快发货速度,提升物流时效性,有助于提高客户购买体验,提升重复购买率;第二,海外仓实现对物品重量、体积、价值限制的突破,整体物流成本呈现出一定优势,其运费与邮政小包相当,比国际快递低20~50%;第三,可以结合当地的物流特点,更好地保证货物安全、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便于提供灵活有效的退换货方案和更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了客户的购买欲;第四,由于海外仓得到越来越多境外客户的认可,也有利于卖家集中资源开拓海外市场,拓展商品品类与销售范围。然而,海外仓对跨境电商的卖家要求较高。首先,自建海外仓需要投入很多资金成本,且涉及本土化运营及管理等问题,适合大型跨境电商企业,中小企业则宜采用租用或合作建设的形式;其次,并非所有商品都适用海外仓模式,最理想的是周转率高快的热销商品,否则,容易造成库存积压,此外,对卖家在供应链、库存、营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美国是海外仓最集中的国家,其次是英国与德国,广西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仓模式上的发展有待深入。

与位于目的国的海外仓不同,边境仓位于商品目的国的邻国,节省境内物流的周转时间。当商品目的国在头程运输的清关环节存在流程繁琐、税收政策严格、费用高的情况时,如俄罗斯、巴西等国家,跨境电商企业可以考虑将边境仓与海外仓模式组合。在实际运作中,边境仓的运营成本比海外仓低,除了能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区域物流政策降低物流成本外,还能有效规避目的国的政治、法律、税收等风险。

3 广西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优化策略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优化本质上就是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应当从跨境电商产业链的战略层、职能层及业务层着手对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进行优化。

3.1 战略层优化策略

战略层包括长期战略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内容。第一,以中国-东盟信息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强广西与东盟在跨境电商的合作交流,支持区内企业到东盟国家拓展境外营销渠道,形成跨境电商的销售主渠道;第二,由于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政策各不相同,应加强对东盟国家的政策调研,从外贸政策、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口岸建设、通关、外汇结算等方面加强协调联动,建成高效便捷的贸易协作机制;第三,政府应出台引进物流政策,在土地、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支持跨境电商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及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创新。除了大力引进国内外第三方跨境电商物流龙头企业,还应大力培养本土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支持其开拓东盟市场,建立海外仓和物流分拨中心,并为其提供融资征信、风险保障等服务。

3.2 职能层优化策略

职能层则包含物流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网络、组织运行三个部分。首先,从物流系统方面来说,依托南宁综合保税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建立立体化口岸,完善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立体综合物流网络,加快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物流空间结构,促进北部湾港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推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保持铁海联运班轮班列常规化运行,加大北部湾港-新加坡班轮密度,不断拓展其他班列线路,如南宁-河内跨境班列、中国-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凭祥至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等跨境公路班车等线路,进一步覆盖东盟国家主要城市航线。

其次,从信息系统方面来说,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之间的应用,鼓励跨境物流企业提高物流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仓储优化、智能调度、科学配载。建立跨境电商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智能匹配,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跨境电商线上“单一窗口”平台、线下“综合园区”等综合服务。

最后,从组织运行角度来说,鼓励企业延伸服务链,优化供应链管理,整合上下游资源,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衔接与运转,提高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效率。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形成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工商与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物流企业、支付企业等的信息联动,提升通关、退税、结汇等业务监管的效率。如南宁海关实现与联检部门共享跨境电商信息数据,共用监管设备、共同查验、一次放行,实现“一站式”物流通关服务,有效压缩了通关时间。

3.3 业务层优化策略

业务层涵盖了集货、仓储、包装、运输、分拣、配送等内容。由于跨境物流距离远,流程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风险性远高于境内物流。上文提到,不同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在不同贸易情境下应选择的模式也不尽相同。跨境电商企业一般会根据商品的属性,包括重量、尺寸、价值、保质期、通关便利性等来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企业的决策者还应把商品销售的淡旺季纳入考虑因素,通过综合权衡时效与成本的利弊,灵活采用混合式跨境物流模式。例如,邮政小包的运费虽然低廉,但是对商品属性的限制较大,时效性不强;商业快递的时效性强,但运费较高;海外仓和边境仓物流速度快,成本较低,但明显具有地域性的限制。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如采用邮政小包+商业快递,边境仓+邮政小包,海外仓+专线物流等。综合利用各种模式的优点,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4 结论

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为跨境物流提供了市场机遇,也为其带来了挑战。从跨境电商的产业链整体运作情况来看,跨境物流是这条产业链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优化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不仅能对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还有助于促进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广西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必须不断优化创新,促进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应成为双方未来经贸合作的方向。

猜你喜欢
邮政跨境广西
广西贵港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蒋玉美 海岛邮政的24年坚守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邮政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