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数学走班教学的困局与突破*

2019-12-26 06:23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分层水平家长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张 敏

高考招生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考招生改革的大势所趋.新高考方案有利于增强考生自我认知能力,提高选择考试科目多样化的可能;而分层走班制,一方面能够解决教室短缺的问题,一方面也比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占优势.分层走班教学是为了适应高考招生改革大背景下的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还有待商讨和改进.

一、什么是分层走班教学

所谓的分层走班教学是指面对层次不一样的学生,老师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水平都会得到提升.分层走班教学在教学前会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分为各个层次的教学班.通常来说,分层走班的模式里分层太多并不合适,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分层最好不要高于三层,当学生水平提升之后,分层层数会减少.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新突破

1.怎样才能将学生科学分层

分层教育模式的初衷是希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以达到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但是分层教学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成绩作为划分标准,这样的话就背离了新高考的目的.分层仅凭借摸底考试是否具备科学性,有没有将学生动态发展、学生自身的选择作为参考标准等,这些问题都是急需学校解决的问题.

分层走班的模式还会给老师、家长、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负担.分层走班的模式会让有些学生滋生自负或者是自卑的情绪,造成心理负担,让学生轻易地为个人定型.有些家长对于分层走班的模式认识片面,觉得分层走班的模式就是过去的好班和差班.而老师在分层走班的模式实施后也很容易滋生多种负面情绪,觉得自己业务能力差.

每个试点学校都曾经出现相似的情况,而他们应对的方法就是首先在学校内部将分层走班的思路和意义讲透,说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极其重视基础的学科,各个部分环环相扣,需要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若是学生对部分知识理解能力不强,后续的学习也会很吃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例,培养这些核心素养都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如抽象能力强的学生可能逻辑推理能力不强,数学运算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抽象能力并不擅长.若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不仅能够取长补短,更能整体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图1

首先,让管理人员和老师都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分层走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分层走班安排老师时尽可能平衡;其次,与家长及时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到分层走班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更为有利;最后,跟学生的沟通要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心理测评和辅导帮助学生去除负面的心理压力,看到分层走班对自身的积极作用,这种方式在试点学校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2.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实行分层走班的形式,必然产生两种模式:教学班和行政班,学生流动性变强必然使得学生的监管难度直线上升,老师经常发现找不到学生.而且分层走班模式实施之后学生的心理起伏变化大,很多学生滋生孤独感.

以上问题想要很好的解决必然依托教师——学生互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教学班可以设置临时班主任,可以采用一个老师对应十个学生的方式来设定成长导师.此外有些试点学校还采取走班制在线管理模式,学生在校的考勤、作业及成绩都能够登陆平台获得,保证了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学生动态;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直接到学校和教学班班主任交流,保证即使在分层走班的模式下家长和学校也能及时沟通.学生学习水平的鉴定也不能采取以往的分数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将重心放在学生学习进步考核,这和新高考的思路是一样的.

3.老师积极面对分层走班带来的挑战

虽说分层走班的模式实行之后教学班的同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就使得教师授课时针对性更强;可是教师所带班级的层次不同因而备课的目标也略有不同,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走班制的模式下教师备课和以往备课的模式大有改变,教师大部分的时间都只能依靠自己,有几率使得教学水平下滑.

浙江青田中学面对分层走班可能带来的教学水平下滑隐患的这一情况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建立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希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帮助能够消除这方面的隐患;杭师大附属学校校长面对此问题,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建立线下的“课程研究所”和线上的“课程网”,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给予教师沟通的桥梁.以直线与圆这一课程为例,教师进行课堂巩固训练时,每次都将巩固习题以A、B、C三个难度等级进行分类或是以题目考查学生能力的类别进行分类,建立这一课程的类别题库,然后在校园网络上进行分享,这样就可以提高所有教师的备课效率.

例1 (类别A,考查学生数形转换能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cos80°,sin80°),B(cos20°,sin20°),则|AB|的值是( ).

图2

例题答案:∠AOB=60°,又|OA|=|OB|=1,所以|AB|=1.故选D.

例3 (类别C,考查学生动点轨迹基本求法)设动点P在直线x=1上,以OP为直角边,点O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OPQ,则动点Q的轨迹是( ).

A.圆 B.两条平行直线

C.抛物线 D.双曲线

例题答案:设P=1+bi,则Q=P(±i),

所以Q=(1+bi)(±i)=±b∓i,所以y=±1.故选B.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新困局

建立新的老师评价体系.新高考的实行使得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老师的评价系统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系统在不同的学校还是会有所不同的.新高考带来的改变使得老师评价系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现有的评价模式以外,部分学校将学生的进步作为老师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学生的进步来判断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具体形式就是集体对老师评价.从学生进步方面来考查,考虑到分层走班下各个层次的水平不一样即班级的起点不一样,对老师的业绩水平的考查更为公平;集体评价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学科水平,以整体水平最佳的状态参与评价,有助于老师间的交流,也表达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并非单个单科老师的成功.上面的评价方式都很不错,它们在部分学校的应用效果颇佳,广受好评.可是老师评价带来了新的困局,老师的绩效工资一般都是和工作量挂钩的,可是新高考的选考导致老师工作量起伏非常大,学生选择少的科目老师被动地减少了工作量,倘若一直持续下去必然导致收入的降低,导致老师的教学热情变低;老师选择临时调班的话,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可是会致使原来班级的学生学习热情,给学生带来负面心理情绪;降低绩效工资在工资体系中的比例,没有绩效作为激励措施,使得老师工作缺少热情.W

猜你喜欢
分层水平家长
张水平作品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雨林的分层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