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实证研究

2020-01-02 04:04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皖西公益群众

樊 琬

(皖西学院 文传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二十多个年头,早已完成在农村“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由于其直观性强、感染力强,故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公益电影区别于原来的露天影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产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并逐渐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丰富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流动公益电影的放映,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且也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

自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行以来,整体工作开展良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也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即以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情况为研究对象,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以期为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皖西地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开展现状

皖西地区,即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地区一市五县的统称,现皖西多指安徽省六安市,六安市共有1869个行政村。自从中央提出“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六安市能够按照国家和省电影局下达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每年提前或者超额完成22428场次公益电影的放映。2010年以来,在六安市委、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文广新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定了将农民群众作为最核心的观影对象,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全覆盖作为工作重点,实现从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转变,把工作重心由怎么“看到”向怎么“看好”电影转移,从而确保皖西地区基层群众能够定时、定点、定片看好电影。

(一)构建公共生活空间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仅仅改变了基层文化娱乐生活的单调状态,更是直接促进了群众的文化启蒙、集体活动与公共组织生活的开展,公益电影的推广与发展,可以加强基层群众的公共参与意识,并且能够提高农村的公共生活质量。中国基层群众原本的公共生活空间意识就极为薄弱,再加上个体化传播媒介,如互联网络等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进了个体化的生存模式,加剧了个人主义在中国社会的蔓延,民众的公共意识日渐淡化,参与自觉不断消亡[1](P15-18)。人们的个体利益被逐渐放大,公共利益被放到次要位置,集体性活动日益减少,公共生活质量也呈现倒退现象,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从露天电影到流动公益电影再到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基层公共生活的形态又逐渐显现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个体融入公共生活的渠道被逐渐拓展、建立,促进个体与个体间建立密切联系。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实施,特别是室外的露天影像出现,不仅仅增加了群众的娱乐方式、加强了农村精神文化的输入,更是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构建和群众交流的形式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一方面,电影是一门大众的艺术,它对观众的层次和认知没有过多要求,深受大众的喜爱,公益电影的放映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而它的传播形态极为吸引人,周围的居民自发地聚集到这一指定场所,可以围绕着影像和共同的生活,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感受观影氛围的同时,也让个体重新进入到公共场所之中,形成一种由无数个体自由组合的群体性公共语境。另一方面,电影的教化功能得到了显现,这种最基础的公共服务交流平台,可以为群众提供多元的文化与知识,又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推动农村整体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观影中“国家在场”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流动电影开始,凡是包含传播特性的公共活动,其实都能体现出国家在场的特性。农村电影放映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存在于基层生活中,国家对电影的选择、放映以及话语做出的改造,都体现在农村电影放映的具体实践中。换言之,农村公益电影也可以称为“国家电影”,国家电影,指的是国家意志在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及观影等相关实践中的渗透,它使得电影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2],也变成了一种国家的视觉呈现。

不同时期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可以窥视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以及提高群众的思想站位上,政府还需要不断地做出努力。电影放映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作为一个放映成本低、受众接受广泛、并且对环境和工作人员要求不高的一项公共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国家稳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皖西地区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中,有相当大的比重都是围绕主题教育、主题活动展开的,根据特定的人群、场所,也会放映相关影像,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政府根据地方自身现状,把握时政热点,挑选出优秀主题电影进行放映,让基层观众通过电影文化了解国家政策、传播正能量、发挥农村电影的舆论阵地功能,带着基层群众通过另一种方式解读党的政策、方针。不仅仅是通过宣传标语、标题,更是在自上而下垂直传播状态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工具而存在,对国家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都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作为一项文化惠民活动,被纳入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以让基层群众受惠为主要原则,它的运行直接与是否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到位等紧密相连。公益电影放映在国家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出现在群众视野中,缓解了长久以来农村电影市场缺位的现象。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结合皖西地区农村公益电影发展现状,目前的农村电影放映,受到皖西地区的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影片供给、人口规模、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虽持续发展,但发展无力的状态,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观影群众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城镇化进程加速,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和结构,直接导致农村观影结构产生变化。一方面,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城市,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对电影的需求量变少,也直接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农村人口变多,并且居住相对分散,观影群众的流动性以及结构的变化,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呈现不匹配状态。主动积极观影的群众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定点、定时、定量的农村电影放映却缺乏主动链接的群体,电影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它的效能。

(二)观众需求变化带来的问题

新片供应是否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依然是农村电影放映的短板,虽然影片类型相较于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影片题材整体依然呈现陈旧状态,院线公司订购的影片,内容单调、普遍质量不高,适合农民看的不多,已经不能满足观影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群众对看电影的要求,并不是要与城市的院线电影保持同步状态,更多的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要结合当地居民的喜好进行放映。目前,农村公益电影对群众没有过多教育、引导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观影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经完成了全覆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观影欲望,这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初衷相背离。

(三)丰富消费信息环境带来冲击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变好,基层的消费信息环境日益发生变化,文化传播媒介呈现多元、丰富的状态,很多农村居民不再满足于通过观看电影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闲暇时光。受到三网融合以及其他文化共享资源的冲击,居民可以选择电视、网络,并且时间和内容在选择上更自由,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特别是居住于城乡结合地域的居民,可以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农村电影放映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

(四)放映场所简陋,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地基本都是固定的,虽然在很多行政村已经建立了公益电影室内放映厅,但是大多都是在村部广场进行露天放映,室外放映相对条件更简陋,又因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杂音、画面观看模糊的情况,观影感受也相对会变差。同时,室外放映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冬季,很多地区无法实行正常的电影放映。此外,很多偏远地区的居民,虽然有观影欲望,但是由于路途和天气的影响,无法按时进行观看。地方政府以及村里的负责人,缺少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宣传,导致很多周围偏远地区的村民,不了解何时、何地进行放映,大多的观看者都是居住于放映点附近的居民,这也不利于政府与农村群众的双向沟通。

(五)放映队伍建设薄弱,监管机制不完善

做好农村电影事业,对放映队伍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它需要一批有技术、有精力、有专业素养的人员支持。虽然,近几年每年各县区都会组织放映人员进行培训和选拔,针对放映队伍也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但是,放映队伍整体偏向于老龄化,对机器的维护和操作的业务能力相对较弱,部分行政村分布相对分散,特别是六安地处皖西大别山地区,有的放映点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利。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考核标准是放映场次,而不是放映的成效质量,即使目前已经有了基于地理位置监管的方式,但是,依然存在少数放映队为了完成任务,集中进行影片播放,并不完全严格按照一月至少一次执行,这样的做法对广大农民群众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对国家文化服务建设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冬天,受到寒冷的气候影响,室外的放映点即使正常放映,观众数量也比较少,因此,冬季六安地区的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接导致了观影难度大、观影率下降的问题出现。

(六)电影消费习惯未完全建立

农村的电影消费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在现有的农村群体中,老人、妇女和儿童是主要的人员群体,他们的娱乐消遣方式差别很大,大多数人群缺乏电影消费的观念,农村公益电影大多是傍晚室外放映,考虑到时间、距离和环境,居住稍远的老年人和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走出家门观影。电影在放映前缺乏大范围的宣传,放映信息没法全覆盖,电影在放映过程中没有其他附加的服务和宣传方式,放映团队和放映公司与受众群体,缺乏面对面直接的交流和互动,不能及时了解观众的观影需求,使得群众在看完电影后获得感相对减弱,仅仅是为了满足娱乐消遣,电影中所包含的文化宣传、教育功能没有更好的显现出来。以后,可以通过宣传、讲解的方式,激发群众的观影热情和潜在的消费能力。

近些年,农村的信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众多信息媒介的竞争中,农村流动电影的劣势逐渐凸显出来,无论是生活在农村的村民,还是在城市打拼的基层群众,还不能真正了解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重要意义。农村电影消费主体的转移流失,造成不断升级的受众需求与电影放映的供给不匹配,放映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仅是监管机制不健全、放映队伍不专业、放映内容和环境落后的原因,更是相关部门与基层群众之间缺乏直接有效的双向互动所导致的。

三、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开展对策

农村流动公益电影的放映,作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并将其列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目前,它作为惠民工程出现,更是受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政府工作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重点。我国农村拥有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因为社会不断地快速变化,受众群体结构和文化消费习惯也在变化,内外环境种种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公益电影的放映,为了使农村电影放映市场能够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景象,必须要逐个突破放映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创新放映形态,培养农村群众文化消费习惯,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注入活力,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升级。

(一)把均等化原则贯穿到放映始终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也是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思想认知,从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维护他们的文化权益,塑造一个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平性、均等性、公益性、便利性和普及性等重要特征[3],作为子系统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也必然需要将以上重要特征作为标准来执行,特别是针对目前皖西地区农村电影放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均等化原则的履行变得尤为重要。

1.形成全面参与放映状态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每个行政村村部往往是电影放映的首选地点,相对人口较多、交通便利,但是,在放映过程中更需要关照边缘地区,那些交通不够便利的区域的居民,他们更需要文化上门服务。完善的监督机制,需要保证放映队在放映过程中,电影文化普及到更需要的人群中,从根本上解决看片难的问题。其次,要扩大放映区域,不仅仅局限在农村范围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立,流动人口变多,很多农村居民进城务工,闲暇之余,他们需要消费文化产品,但是,却没有一个更合适的渠道。因此,农村电影放映需要摆脱原有的固定放映点,扩大并灵活变更放映范围,拓宽农村公益电影服务范围。最后,尽量做到村民自主选片,既然农村公益电影的受众是广大农民群众,就需要把选片的主动权交给群众,而不是全权由政府或者放映员决定,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投票方式,选择村民喜爱的电影,再根据当地村民的需求,挑选适合本地居民观看影片,再进行影片采购。

2.打造放映环境培养文化消费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小,露天电影的放映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虽然露天观看的方式给群众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公共生活空间,让观众可以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能够针对影片和生活进行讨论。但是,露天放映受到亮化和气候的影响,使观影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正常进行放映。有时,还需要与跳广场舞的村民一起抢占场地。因此,农村电影放映需要一个固定、封闭的观影场所。目前皖西地区大部分行政村将文化活动站、礼堂作为室内放映点,它们可视为农村影院的雏形存在。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项目,大量的惠民工程落地,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资源平台的建立,使村民能够有更多渠道获取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电影都是以露天放映为主要形式,这种放映形式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自由性、现场感、娱乐性使其具有了某种“快乐仪式消费”的魅力[4],它会产生强烈的“聚集效应”,能够聚集很强的人气。将文化站、书屋和电影放映点聚集在一起,可以较大程度地整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属于村民自己的文化综合体,才能够慢慢培养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二)创新模式为农村电影注入新鲜血液

皖西地区自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数字化放映,便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安徽省省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我省省级电影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和重点方向,符合条件的新建数字影院可获得不高于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5]。通过数字院线的建立,可以让村民们观看到最新的影片,但是,农村电影最终还是要走向市场,在接受政府和相关政策补贴外,还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在放映的过程中,也要将公益与商业相结合,把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开拓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市场,才能更利于农村公益电影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塑造。

1.影企联姻

电影与企业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就是把企业的广告投放到农村公益电影中进行宣传,电影仅仅作为一种载体而存在,甚至有时候可以在放映车和放映点进行广告投放。一方面,公益电影在播放的过程中可以为企业做广告宣传;另一方面,广告的盈利费用可以为农村播放的电影买单,双方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2.影政联姻

农村公益电影可以和政府、学校等一些机关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将重要的政策融入电影中进行宣传,甚至可以把电影放映和组织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农村公益电影可以结合本土文化和当地的资源进行宣传,特别是皖西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通过宣传片或者植入性的宣传方式,宣传当地的特色文化,甚至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影教联姻

整合学校、敬老院、监狱、特殊教育机构以及军队等资源,进行公益电影放映,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闲暇时光的同时,也能增强其公益性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不同的主题教育。例如,六安市针对中小学的受众群体,放映过消防安全知识、禁毒电影《缉毒》等,获得了不错的放映效果。针对其他群体也可以进行长期合作,增加宣传模式的多样性。

4.促进电影拍摄合作

各地院线可以积极和一些导演合作自制影片,丰富现有的电影片源。需要加快发展与农民生活相贴合的“院线自制剧”,这一类影片可以更好地对当代城乡人民的现实生活或者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反映,更加符合农民群众的口味[6]。例如,公益电影《那条河》,就围绕着六安人民的母亲河——淠河进行叙事,更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除此之外,也可以和相关专业的院校学生进行合作,甚至举行小型电影节,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能完成本土化电影的摄制。

农村公益电影在面对市场的过程中,可以在多方面需求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在保证完成放映要求的同时,通过一些有偿的放映形式和市场化运作,来改善群众的观影条件,提高放映队伍的待遇。以公益电影生产、放映来带动经济发展,也能更好地反哺当地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急剧增长。在丰富的媒介信息资源冲击下,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状态。随着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应该遵循市场规则,实现商业化运作,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提升群众的自主能力。通过自我造血促进公益电影放映良性循环,让农民群众真正看好电影,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撑。

猜你喜欢
皖西公益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公益
公益
公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回马枪
回马枪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