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陶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2020-01-02 22:11王普生
文化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唐三彩陶俑艺术

◎王普生

(柳州市军事博物园 广西 柳州 545001)

陶俑是用陶土烧制成的, 以现实的人物或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陶塑作品。现存的许多古代陶俑都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古时“明器”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是陪葬的器物总称,也就是“冥器”,是墓主人为了死后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把生活中的用品等制成陶器随葬,其中,陶俑是陶制冥器的一种,也就是活人献给死人的陪葬品,陶俑的多少、规模既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一、唐之前陶俑的演变

我们知道“始作俑者”这个成语,我原来理解老师们讲的是孔子激愤于“以人为牲”的人祭和陪葬的人殉而发的诅咒。现在看《孟子·梁惠王上》所载的“始作俑者”,那个始作俑者却在我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形象[1];我这种转变来自陶俑的起源,让我们把镜头再次转换到血淋淋的商周时代。“商王武丁一人用人祭就达近万人,武丁之妇墓还仅是商代中号墓就用了殉人16”[2]。到了周代,从刘歆的《西京杂记》中还可以发现,汉代广川王所发掘的周幽王塚,里面有百余人纵横满地。到了春秋时期,墨子《节葬》篇里有记载“天自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士夫杀人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等等[3]。可见当时用活人殉葬是何等残酷。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用活人殉葬就变成了削木以像人,用木来代替。“偶”的字义许慎的《说文解字》上说:“偶,桐人也。”段玉裁注:“偶者,寓于木之人也。”现在我们把这种木偶叫做“俑”,“俑”其实就是“偶”的假借字。“俑”不仅是陶的,也有用木雕的,用石雕的,用铅、铜、银铸成的,用干草紮束成人形或狗形的。长沙楚墓里出土的木俑雕刻得极精美,眉眼如生,衣服还是用细绢制成披上去的。

大约从东周开始就出现了“削木象人”,之后出现了用陶土塑造的明器,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陶俑。提起陶俑我们不禁想起秦始皇兵马俑,千古一帝秦始皇生前一统六国,死后给后人留下了雄浑大气、气势恢宏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唐代陶俑的历史价值

陶俑自汉到唐渐次繁复起来,发展到唐代可以说在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成就。而艺术来源于生活,这里我将通过唐代的陶俑这冰山一角,展现唐代社会生活。唐代陶俑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唐代社会意识形态物化的艺术精品,通过唐代陶俑其特有的人和物装饰造型,我们可以再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而看到当时人们的思想。“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4],我们可以从图片历史学的角度,来看看唐代陶俑告诉了我们什么。隋代结束了长期战乱、南北对峙的局面,中国社会重新步入统一。这时期墓葬中陶俑的组合仍继承着北周和北齐的传统,有镇墓俑、出行仪卫和家内奴婢乐队等内容,其中不同的是出行仪卫的数量日渐减少,乐队中除坐部俑外,还出现立部俑。隋墓陶俑以河南安阳张盛墓、江苏铜山茅村、武汉市郊周家大湾隋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这些陶俑动作自然、神情生动、手法圆熟,紧扣了当时的写实特征。从隋朝走来,唐代陶俑更进一步达到了陶俑的盛世。

三、唐代陶俑的艺术价值

初唐时期陶俑制作技术明显提高,表现手法日趋娴熟,写实技巧有长足进步,对于人物的神貌刻画更为细腻深入,准确表现了当时各种现实人物的形象和心理特征,作品风格有雄健俊秀的美感。盛唐时期陶俑风格样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形象丰肥,由于当时特殊的女性美心理,崇尚细骨、丰肌在全社会形成风气,这种风气不仅影响到女俑造型,也影响到男俑乃至胡俑造型。中唐以后,出于政治、经济各方面关系,盛葬之风稍煞,明器艺术式微,那种审美依然持续,直到元和元年以后逐渐消失。及至晚唐,典礼制度日益混乱,明器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制作较粗劣,程式化倾向日趋浓厚。

现行统一教材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图片可以见证唐与非洲的友好往来。联系历史背景,我们可知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唐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大量胡人的到来所提供的独特艺术题材,也为唐代艺术家带来了滔滔不绝的创作灵感。

四、唐代陶俑的经典——唐三彩

谈到唐代陶俑就不得不说唐三彩了。唐三彩以其绚丽多彩闻名于世,是中国艺术品中的一枝奇葩。而唐三彩中,那些形神兼备、刻画生动的三彩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唐三彩的塑造中最有吸引力的是马,以唐太宗陵寝昭陵前放置的昔日所乘的战马石雕,即著名的“昭陵六骏”为例,我们看到“六骏”就看到了唐代战马的身强力壮,战马主人英姿勃发的形象。“六骏”是典型的突厥马,以突厥马的形像放置于唐太宗面前,充分说明突厥马的身份同样高贵,也同时说明了唐代突厥和大唐的关系密切,突厥人通过贸易、进贡等方式,把优良品种的马传入唐朝。此外,《旧唐书·袁天罡》中记载“武则天从小就爱着男装”[5],从《新唐书》中我们也可得知太平公主喜着男装,骑马游猎。从唐朝这两位最有权势的女人身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唐朝人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女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女性着男装更是一种充分展示自我价值的手段。

我们以“三彩载乐驼俑”为例, 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三彩驼俑,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托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个人或坐或站,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站一位女子正在唱歌,显然这是一个流动演奏团。多么独具匠心的设计,浪漫而又不失风情。流动演奏团演绎的仿佛不是音乐,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喜不自禁的释放。整件陶俑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艺术构思和精深技艺。

五、结语

翻开唐代陶俑图,我们都会为唐代艺术家们的创作而惊叹。从“胡服女立俑”中我们看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唐墓中多出土大量骆驼及胡人,告诉我们唐代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少有的开放性社会。唐朝人的胸怀是豁达的,人类的遗留是人类精神的物化,我们看到唐朝多彩缤纷的陶俑,仿佛看到一个海纳百川、生活多姿多彩的唐朝社会。唐俑是划时代的伟大雕塑创作,在我们的美术史、雕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唐代历史的历史学家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实物例证。

猜你喜欢
唐三彩陶俑艺术
唐三彩烧制技艺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深埋千年的瑰宝
——唐三彩
“唐三彩”是哪三彩
纸的艺术
陶俑
因艺术而生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艺术之手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