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M1发掘简报

2020-01-08 12:01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东南文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前室青砖长方形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三国孙吴早期墓葬M1为砖室墓,平面呈十字形结构。M1中出土各类文物66件(组),包括青瓷、陶、石、玉、琥珀、琉璃、铜、金、银等材质。该墓葬的发掘为三国孙吴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路西侧虎丘路新村内(图一)。为了配合基本建设,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对该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7个文化层、1个西汉时期器物坑、1个西汉时期土坑墓、1处三国孙吴时期碎砖堆积面、8座砖室墓(三国孙吴时期砖室墓4座,编号M1、M2、M5、M8;六朝时期砖室墓1座,编号M6;宋代砖室墓3座,编号M3、M4、M7)(图二),出土文物219件组。

虎丘路新村土墩,发掘的7个文化层可以分为两部分,①-⑤层为土墩部分,⑥、⑦层为土墩基础部分。土墩部分又可分为两部分,③-⑤层为主墓墩,①、②层为后期墓葬封土。土墩中,主墓为M1、M2,建在由西汉土墩改造而成的主墓墩座⑤层上,④层是它们的封土。之后M1有合葬需要,再开挖M1墓道,回填墓道时形成③层M1墓道填土。后续M5、M8、M6附葬于④层内,②层为它们的封土。

现对M1介绍如下。

一、墓葬形制

M1位于虎丘路新村土墩中部偏东,坐南朝北,方向正北(彩插四︰1)。墓葬包括墓道和墓室两部分。发掘中墓葬分层情况,其中①为现代扰动层,③为墓道填土,④为墓葬上下层封土,⑤为土台。

墓道位于M1北部,北延伸至土墩边缘。南端残深3.7米。上口平面呈长方形,残长9、宽3.4米。横向剖面呈倒梯形。墓道底部宽1.95米,北高南低,呈坡状,北端高于南端0.4米。

墓室为砖室,南北长14.2、东西宽9.7、残高4.2米。墓室平面呈“十”字形,结构完整,自北向南依次为墓门、第一道石门、甬道、第二道石门、甬道过道、前室、后室过道、后室。前室东侧为东耳室过道、东耳室,西侧为西耳室过道、西耳室。前后室顶部均为穹窿顶,前室穹窿顶东坡连同东耳室券顶、前室穹窿顶西坡连同西耳室券顶、后室穹窿顶西坡等部分遭工程机械不同程度的破坏(图三)。

1.墓门

墓门,包括墓门墙、墓门东西侧附墙、墓门北侧东西附墙和封门。

墓门墙,分为下部直墙和上部券顶两部分。直墙由大长方形青砖横顺错缝交替平铺砌筑,券顶由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筑成。墓门墙外部俯视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通长0.8米,南北两部分等分。北端外部东西长2.6、高2.2米,直墙、券顶厚度均为0.6米;南端外部东西长2.2、高2米,直墙、券顶厚度均为0.4米。墓门墙内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1.4、南北进深0.8、通高1.6、直墙高1.1、券顶高0.5米。

墓门东西侧附墙,均为东西向,北侧与墓门墙北侧齐平。东侧附墙平面呈L形,自下而上由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平铺砌筑。东西长4.85、南北宽0.4~0.8、高约0.3米。西侧附墙尺寸、用砖等与东侧附墙完全相同。

墓门北侧东西附墙呈八字形,分别接墓门墙北侧东西端。附墙平面均呈长方形,自下而上由大长方形青砖错缝平铺砌筑。东附墙,西南—东北向,长0.83、宽0.2、高0.42米。西附墙,东南—西北向,长0.8、宽0.2、墙体高0.27米。

封门,由小长方形青砖砌筑填实墓门,自下而上为三横一丁3组、四横一丁1组、横砖7层。

2.第一道石门

第一道石门,又可分为石门和附墙两部分,石门包于附墙之内。

石门附墙,分为石门上方附墙和石门东西两侧附墙三部分。石门上方附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宽0.4、东西向长3.1、高1米,由大长方形青砖顺向错缝平铺砌筑。石门东西两侧附墙情况相同,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宽0.4、东西向长0.75、高1.87米,由大长方形青砖顺向错缝平铺砌筑。

石门,高1.87、宽1.6、厚0.30~0.37米。自下而上由1块门槛、2块门框、2扇门扇、1块门额等六部分构成,均为青石。

门槛,1块。位于石门最底层,南北向剖面呈曲尺形。东西向长1.6、南北向下宽0.37、上宽0.16米。上下向南高0.22、北高0.18米。近东西两端处各有1个门轴洞。门轴洞深0.05、直径0.16米。

门框,分东西2块。南北向剖面呈曲尺形。东边门框东西向南宽0.21、北宽0.15米,南北向东厚0.255、西厚0.085、高1.24米。西边门框尺寸相同。

门扇,分东西2扇。东侧门扇缺失,其残块发现于墓道南部底部。西边门扇西端上下各有一个门轴,门扇向北对开,平面呈长方形。宽0.55、厚0.1、高1.28米。门轴为圆柱形。长0.05、直径0.1米。

门额,1块。南北向剖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6、上下向南宽0.41、北宽0.35米,南北向上厚0.3、下厚0.1米。东西两端各有1门轴洞,门轴洞深0.07、直径0.17米。

3.甬道

甬道,位于两道石门之间。长3.55、外宽3.1、高2.6米。包括过道、过道东西附墙、铺地砖、封门等部分。

过道,内部南北长3.55、东西宽1.5、高2.2、壁厚0.4米。甬道券顶。

东西墙为直墙,微内收,高1.2米。东西墙砌筑方式不对称。东墙壁下部为大长方形青砖顺向错缝平铺砌筑0.3米,上部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平铺0.9米。甬道西墙壁下部为大长方形青砖顺向错缝平铺0.3米,中间为横丁砖0.2米,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平铺0.7米。过道北端为盗洞部分,盗洞打破券顶,平面近似长方形,南北长1.3、东西宽1.5米。

过道东西附墙,长3.85、壁厚0.4、高0.7米,以大长方形青砖错缝横顺交替平铺砌筑。

铺地砖,中间高,东西低,分上下2层。下层为大长方形青砖顺向丁砖,厚0.2米。上层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垂直平铺,厚0.05米。南北长3.35、东西宽1.5米。

封门,建于铺地砖上,北接盗洞南侧,由小长方形青砖砌筑而成。南北向厚0.8米,分为南北2层,中空。北层封门,厚0.33米,自下而上为三横一丁5组,上部为平铺顺砖直至券顶。南层封门,厚0.33米,自下而上为三横一丁5组、横砖3层,上距券顶0.3米。

4.第二道石门

第二道石门,分为门额上附砖和石门两部分。

门额上附砖,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向长2.3、南北向宽0.3、高0.55米。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向错缝平铺0.3米、大长方形青砖横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向平铺0.05米。

石门,青石,自下而上由1块门槛、2块门框、2扇门扇、1块门额扇等六部分构成。高1.95、宽2、厚0.31~0.5米。

门槛,1块,位于石门最底层。南北向剖面呈曲尺形。东西向长2.3、南北向下宽0.5、上宽0.11、上下向南高0.25、北高0.22米。近东西两端各有1个门轴洞,门轴洞深0.05、直径0.16米。

门框,分东西2块。南北向剖面呈曲尺形。高1.28米。东边门框东西向南宽0.56、北宽0.44米,南北向东厚0.28、西厚0.1米。西边门框东西向南宽0.56、北宽0.44米,南北向西厚0.28、东厚0.1米。

门扇,分东西2块。门扇向北对开,东边门扇东端和西边门扇西端上下各有一个门轴,分别与门槛和门额东西两端的轴洞以榫卯方式连接。发掘出土时西侧门扇上边门轴断裂,并向北倾斜。门扇平面呈长方形,高1.32、宽0.7、厚0.13米。门轴为圆柱形,长0.05、直径0.1米。

门额,1块。压于门框和门扇之上,中部偏东断裂。南北向剖面呈曲尺形。东西长2.3、上下向南宽0.48、北宽0.46、南北向上厚0.31、下厚0.1米。东西两端各有1门轴洞,门轴洞深0.07、直径0.17米。

5.甬道过道

甬道过道,内部平面呈长方形,横向剖面可分为铺地砖、直壁、券顶等部分。东西宽1.18、南北长0.8、内部高1.74米。

铺地砖,与前室铺地砖连为一体。

甬道过道墙壁及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顺向丁砖0.2米、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起2层券顶,券厚0.4米,第二层券较第一层券向南内收0.04米。

6.前室

前室,平面近似长方形。四壁均略向外弧出,壁厚0.4米,室内南北长约3、东西宽约3.25米。顶部残缺,残高4.2米。由前室铺地砖、前室四壁及穹窿顶、前室四壁附墙等三部分构成。

(1)前室铺地砖,平面呈“凸”字形。分为上下2层,下层为大长方形青砖顺向丁砖0.20米,上层为两块一组大长方形青砖横顺垂直平铺0.05米。铺地砖中间高,近墙处低;铺地砖上缘与第二道石门槛上缘齐平,高出东西耳室过道地面0.11米,低于后室过道地面0.05米。

(2)前室四壁自铺地砖之上即开始微微内收,往上至楔形青砖内收幅度加大,四壁共同向内券进构成穹窿顶,顶部残缺。穹隆顶东西两面大部及部分墙壁被破坏。

A、北墙,正中为甬道过道,残高4.2米。墙壁按砌砖方式的差异,纵向可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为基础部分,中段为甬道过道券顶及与券顶持平部分,上段为券顶以上部分。

下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顺向丁砖0.2米、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

中段,中间为甬道过道券顶,券顶两侧与券顶持平部分墙体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

上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1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4米,再上砖无存。

B、东墙,中间偏北建有东耳室过道,墙壁中上部大部残缺。残存部分按砌筑方式的异同,纵向可分为下、中2段。下段为基础部分,中段为残存的东耳室过道券顶及与券顶持平部分。

下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东西向丁砖0.2米、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25米。

中段,中间偏北为东耳室过道券顶,过道南侧券顶无存,北侧券顶残存0.5米,东耳室过道券顶与前室南北墙之间残存少量墙体,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

C、南墙,正中为后室过道,残高4.2米。墙壁按砌筑方式的异同,纵向可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为基础部分,中段为后室过道券顶及与券顶持平部分,上段为券顶以上部分。

下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南北向丁砖0.2米、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

中段中间为后室过道券顶,后室过道券顶与前室东西墙间的墙体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

上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3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35米,再上砖无存。

D、西墙,中部偏北建有西耳室过道,墙壁自穹窿顶向下至西耳室过道券顶大部分残缺。残存部分墙壁按砌筑方式的异同,纵向可分为下、中两段。下段为基础部分,中段为西耳室过道券顶及残存的与券顶持平部分墙体。

下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东西向丁砖0.2米、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25米。

中段中间偏北为西耳室过道券顶,以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起双层券顶,第二层券较第一层券向东内收0.04米,券顶与前室南北墙间的残存墙体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

(3)前室四壁附墙,依前室四壁外侧而建,附墙间相互衔接,连为一体,基本完整。

A、前室北墙附墙,南接前室北壁北侧、北接第二道石门和甬道东西附墙南侧,东西端与前室东西墙附墙相连。内含甬道过道。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平砌。南北向厚0.4、高2.4米。

B、前室东墙附墙,西接前室东壁东侧,东接东耳室南北墙和东耳室南北附墙西侧,南北端与前室南北墙附墙相连;内含东耳室过道;中部残缺。东西向厚0.4、高2.4米,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35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95米。

C、前室南墙附墙,叠压前室南壁和后室北壁之上,北接前室南壁南侧,南接后室东墙外侧北端附墙北端和后室西墙外侧北端附墙北端,东西与前室东西附墙相连。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错缝平砌。南北向厚0.2、高1.2米。

D、前室西墙附墙,东接前室西壁西侧、西接西耳室南北墙和西耳室南北附墙东侧而建,南北与前室南北墙附墙相连;包含西耳室过道;中部残缺。东西向厚0.4、高2.4米,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35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85米。

7.后室过道

后室过道,内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1.15、南北长0.8、内高1.2米。

后室过道铺地砖,与后室铺地砖为一整体,较前室铺地砖高出0.05米。铺地砖中间高,近墙处低。后室过道铺地砖厚约0.3米,分为上中下3层,下层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铺0.05米,中层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上层为大长方形青砖2块一组横顺相互垂直平铺0.05米。后室过道直壁建于后室过道下层地砖之上,起墙后,再依次铺设中层和上层地砖。

后室过道直壁和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起3层券顶,券厚0.6米,第二层券较第一层券向北内收0.04米,第三层券较第二层券向北内收0.08米。

8.后室

后室,平面呈长方形,四壁均略向外弧出。壁厚0.4、室内南北长3.68、东西宽2.6、高2.85米。

(1)后室铺地砖,与后室过道铺地砖为一整体,平面呈“凸”字形,铺地砖中间高,近墙处低。厚约0.3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砌0.05米、中层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上层为大长方形青砖2块一组横顺相互垂直平砌0.05米。后室直壁建于下层地砖之上,起墙后,再依次铺设中层和上层地砖。

(2)后室四壁及穹窿顶,两两相连,连为一体;四壁均略向外弧出。四壁自铺地砖之上即开始内收,至楔形青砖内收幅度加大,四壁共同券进成为穹窿顶,墙缝交于墓室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西北角。券顶东西向贯通,西壁部分残缺。

A、北墙,建于下层平铺地砖之上,中部为后室过道。墙壁按砌筑方式的异同,纵向可分为下、中、上三段。

下段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45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

中段中间为后室过道券顶,以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起2层券顶,第二层券较第一层券向南内收0.04米。后室过道券顶与后室东西墙间的墙体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45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45米。

上段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至顶。

B、东墙,建于下层平铺地砖之上,与南北墙连接,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45米、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铺0.95米。楔形青砖东西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至顶,与西墙券顶连通。

C、南墙,建于下层平铺地砖之上,与东西墙连接,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45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95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至顶。

D、西墙,建于下层平铺地砖之上,与南北墙连接,中部部分被损毁,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45米、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95米。楔形青砖东西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至顶,与东墙券顶连通。

(3)后室东墙、南墙、西墙外侧建有附墙,基本完整。

A、后室东墙外侧附墙分为北端和南端2部分。

后室东墙外侧北端附墙,西接后室东墙东侧、北接前室南墙附墙南侧,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东西宽0.4、南北长0.8、高0.6米。

后室东墙外侧南端附墙,西接后室东墙东侧、南接后室南墙附墙南侧,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砌。南北长0.8、东西宽0.2、高1.3米。

B、后室南墙外侧附墙,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4米。南北厚0.4、东西长3.55、高2.1米。

C、后室西墙外侧附墙分为北端和南端两部分。

后室西墙外侧南端附墙,东接后室西墙西侧、南接后室南墙附墙北侧,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砌。南北长0.8、东西宽0.2、高1.3米。

后室西墙外侧北端附墙,东接后室西墙西侧、北接前室南墙附墙南侧,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东西宽0.4、南北长0.8、高0.6米。

9.东耳室过道

东耳室过道,西通前室,东通东耳室,包含于前室东墙和前室东墙附墙内,内部平面呈长方形。纵向剖面可分为东耳室过道铺地砖、直壁和券顶。过道内东西长0.8、南北宽0.92、残高0.95米。

东耳室过道铺地砖,与东耳室铺地砖为一整体,中间高,近墙处低。厚约0.1米,分上下2层,下为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错缝平砌0.05米,上为大长方形青砖两块一组席纹平砌1层0.05米。

东耳室过道直壁和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25米。南侧券顶无存,北侧券顶残存0.5米,为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砌筑的双层券。

10.东耳室

东耳室,西接前室东墙附墙东侧,通过东耳室过道与前室相通;平面呈长方形。室内东西长1.8、南北宽1.65、残高2、壁厚0.4米。由东耳室铺地砖、北东南三壁及券顶、南北墙外侧附墙构成。

(1)东耳室铺地砖与东耳室过道铺地砖为一体,平面呈“凸”字形,中间高,近墙处低。厚约0.1米,分上下2层,下为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错缝平砌0.05米,上为大长方形青砖两块一组席纹平砌1层。

(2)东耳室北墙、东墙、南墙的直墙部分连为一体,基本完整。券顶大部分缺损,券顶由南北墙起券构成,东墙直墙向上延伸封堵券顶东侧;券顶外部涂有白色灰浆。

A、北墙及券顶,西接前室东墙附墙东侧,东与东耳室东墙连接,直墙完好,顶部大部残缺。直墙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75米。上部为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25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错缝平砌0.05米,再上无存。

B、东墙,南北与东耳室南墙、北墙相连。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95米,再上无存。

C、南墙及券顶,西接前室东墙附墙东侧,东与东耳室东墙连接,直墙基本完好,顶部大部残缺。直墙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75米。上部为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25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再上无存。

(3)东耳室南北墙外侧附墙

A、东耳室北墙北侧西端附墙,残高0.5米,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平面呈曲尺状,分东西两部分。西部分西接前室东墙附墙东侧、南接东耳室北壁北侧,为长方形。南北长0.6、东西宽0.4米。东部分南接东耳室北壁北侧而建,为正方形。边长0.4米。

B、东耳室南墙外侧西端附墙,北接东耳室南壁南侧、西接前室东墙附墙东侧,平面呈长方形,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砌。南北长0.6、东西宽0.2、残高0.5米。

11.西耳室过道

西耳室过道,东通前室,西通西耳室,包含于前室西墙和前室西墙附墙内。内部平面呈长方形,纵向剖面可分为西耳室过道铺地砖、直壁和券顶。过道内东西长0.8、南北宽0.9、残高1.1米。

西耳室过道铺地砖与西耳室铺地砖为一体,厚约0.1米,分上下2层,下为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错缝平砌0.05米,上为大长方形青砖两块一组席纹平砌0.05米。铺地砖中间高,近墙处低。

西耳室过道和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25米,其上以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起双层券顶,第二层券较第一层券向东内收0.04米。

12.西耳室

西耳室,东接前室西墙附墙西侧,通过西耳室过道与前室相通。平面呈长方形,由西耳室铺地砖、北西南三壁及券顶、南北墙外侧附墙构成。室内东西长1.76、南北宽1.7、残高2.5、壁厚0.4米。

(1)西耳室铺地砖与西耳室过道铺地砖为一体,平面呈“凸”字形。厚约0.1米,分上下2层,下为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错缝平砌0.05米,上为大长方形青砖两块一组席纹平砌0.05米。铺地砖中间高,近墙处低。

(2)西耳室北墙、西墙、南墙的直墙部分连为一体,基本完整。券顶大部分缺损,券顶由南北墙起券构成,西墙直墙向上延伸封堵券顶西侧;券顶外部涂有白色灰浆。

A、北墙及券顶,东接前室西墙附墙西侧,西与西耳室西墙连接,直墙完好,顶部大部分残缺。直墙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05米。上部为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3米、楔形青砖南北向丁砖1层、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35米,再上砖无存。

B、西墙,南与西耳室南墙相连,北与西耳室北墙相连,残高1.3米,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5米,再上砖无存。

C、南墙,东接前室西墙附墙西侧,西与西耳室西墙连接,直墙完好,顶部大部分残缺,残高2.15米。直墙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6米、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丁砖0.2米、大长方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1.05米。上部为券顶,自下而上依次为大长方形青砖和刀形青砖横顺交替错缝平砌0.3米,再上砖无存。

(3)西耳室南北墙外侧附墙

A、西耳室北墙北侧东端附墙,东接前室西墙附墙西侧、南接西耳室北墙北侧。平面呈长方形,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东西向错缝平砌。东西长0.6、南北宽0.2、高0.4米。

B、西耳室南墙南侧东端附墙,东接前室西墙附墙西侧、北接西耳室南墙南侧。平面呈长方形,自下而上为大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砌。东西宽0.2、南北长0.4、高0.5米。

13.墓葬用砖

M1砌筑用砖均为青砖,按形制可分为大长方形青砖、刀形青砖、楔形青砖、小长方形青砖等四种。

大长方形青砖(图四︰1),为M1的主要建筑材料,有6个面,尺寸为40×20×4.5厘米。顶面、底面多印有钱纹、几何纹、绳纹。长侧面多印有几何纹。短侧面多素面或偶有阳文“大吉”“天吉”。

刀形青砖(图四︰2),用于墓室各处券顶部分,有6个面。顶面、底面为长方形,长约40、宽约20厘米,多印有钱纹、几何纹。长侧面分大小,均长方形,长约40、宽约5和3.5厘米,多印有几何纹。短侧面2个,呈梯形,上底3.5、下底5、高20厘米,多素面,偶有几何纹。

楔形青砖(图四︰3),用于前室、后室直壁和券顶衔接处,有6个面。顶面、底面为梯形,上底12、下底18、高36.8厘米,多印有钱纹、几何纹。长侧面2个,为长方形,长约37、宽5厘米,多素面。短侧面分大小,均为长方形,长分别有12和18、宽5厘米,多素面,少量小短侧面印有“田”字。

小长方形青砖(图四︰4),用于甬道内封门和墓门封门,为长方体,素面。尺寸为33×16×5厘米。

墓砖纹饰多为阳文,常见纹饰有几何纹、钱纹,以及文字“大吉”“天吉”“田”等(图五)。

二、出土器物

M1出土器物66件(组),可分为青瓷、陶、石、玉、琥珀、琉璃、铜、金、银等不同材质。墓室被多次盗扰,大部分器物支离破碎,位置杂乱。几件大件石器仍在修复整理中。暂且介绍其中48件(组)器物。

1.青瓷器

罐 3件。轮制成形,修复完整。束颈,鼓腹内收,平底微凹。除底面外通体施釉。M1︰32-3,敛口,尖唇,圆肩。口径8.6、最大腹径13.9、底径5、高7.7厘米(图六︰1)。M1︰36,泥条盘筑。敞口,方唇,圆肩。通体饰斜窗格纹。口径22.4、最大腹径39.5、底径15.6、高30.5厘米(图六︰2)。M1︰48,泥条盘筑。直口,方唇,斜肩。肩部饰凹弦纹、贴塑绳索纹。口径15.2、最大腹径22.8、底径13.4、高21.2厘米(图六︰3;彩插五︰6)。

双系罐 4件。泥条盘筑,轮制成形,修复完整。鼓腹内收,平底微凹。肩部对称贴塑2个蕉叶纹桥形耳。外部除底面,通体施釉。

M1︰41,敛口,圆唇。肩部饰凹弦纹、水波纹。口径9.8、最大腹径21、底径10.2、高14.5厘米(图六︰4)。M1︰42-1,直口,方唇内斜,束颈,圆肩。肩部饰凹弦纹。口径 11、最大腹径 22.4、底径9.6、高16.6厘米(图六︰6)。M1︰42-2,罐盖,轮制成形,慢轮修整,修复完整。八棱瓜形纽,束颈,斜肩,上腹部有一穿孔,子口,尖圆唇,外部除口部,通体施釉。口径9.4、最大腹径11.8、高5.2厘米(图六︰5)。M1︰43-1,直口,方唇内斜,束颈,圆肩。肩部饰凹弦纹。口径11.2、最大 腹 径 23.4、底 径 9.5、高16.7厘米(图六︰8;彩插五︰1)。M1︰43-2,罐盖,轮制成形,慢轮修整,修复完整。八棱瓜形纽,束颈,平肩微凹,腹外撇,上腹部有一穿孔,子口,尖圆唇。饰凹弦纹、水波纹。外部除口部,通体施釉。口径9.6、最大腹径11.5、高 5.5厘米(图六︰7)。M1︰45,直口微敞,圆唇,束颈,圆肩。肩部饰凹弦纹。口径15.2、最大腹径 23.1、底径11.8、高15.4厘米(图六︰9)。

双耳罐 2件。轮制成形,均修复完整。鼓腹内收,平底微凹。肩部对称贴塑2个耳。除外底面外,通体施釉。M1︰18,直口微敞,尖圆唇,圆肩,横桥形耳。肩部饰凹弦纹、水波纹。口径12.2、最大腹径19.3、底径10.4、高13.6厘米(图六︰10)。M1︰47,泥条盘筑。敛口圆唇,斜肩,素面半圆形耳。口部、腹部饰凹弦纹。口径19.5、最大腹径28.6、底径13.6、高19厘米(图六︰11;彩插五︰2)。

四系罐 1件。M1︰31,泥条盘筑,轮制成形,修复完整。直口微敞,束颈,圆肩,肩部呈“十”字形对称贴塑4个素面横桥形耳,鼓腹内收,平底微凹。肩部饰2道凹弦纹,肩腹部饰矩形填线纹。外部除外底面通体施釉,内部下腹部及底面施釉。口径18.3、最大腹径36.7、底径14.2、高32厘米(图六︰12;彩插四︰2)。

碗 1件。M1︰44,轮制成形,修复完整。直口微敞,尖圆唇,弧腹斜收,饼底。素面,除外底面,通体施釉,内底面有3个支钉痕。口径11.2、底径4.9、高6厘米(图七︰1)。

双系盘口壶 1件。M1︰9,泥条盘筑,轮制成形,修复完整。直口微敞,尖圆唇,束颈,圆肩,肩部对称贴塑2个蕉叶纹桥形耳,鼓腹内收,平底微凹。肩部饰凹弦纹、水波纹。外部除底面外通体施釉。口径 7.8、最大腹径 23、底径 11.4、高 21厘米(图七︰2;彩插四︰3)。

圈足执壶 1件。M1︰49,轮制成形,修复完整。把手连接肩部口部,流位置不详。口部俯视呈椭圆形,敞口,方唇,束颈,圆肩,弧腹内收,圈足。肩部、圈足饰凹弦纹。外表面通体施釉。口径长7、口径宽6、最大腹径16.1、底径13.6、残高22.6厘米(图七︰3)。

灶 1件。M1︰32-1,手制成形,修复完整。俯视呈船形,灶首尖角上翘,灶腹和灶尾上面平整,自灶首至灶尾依次排列烟道眼、罐眼、甑眼,灶腹外鼓,灶尾内收,灶尾有半圆形火门。除底面外通体施釉。通长44、宽27.8、底径14.2、高15厘米(图七︰4;彩插七︰5)。

甑 1件。M1︰32-2,轮制成形,修复完整。敞口,尖唇,斜腹内收,平底微凹,底部有6个穿孔。外壁饰凹弦纹。除底面外通体施釉。口径14、底径7.7、高6.7厘米(图七︰5)。

双耳熏 1件。M1︰46,泥条盘筑,轮制成形,口部饰凹弦纹,修复完整,敛口、圆唇、斜肩、肩部对称贴塑2个素面半圆形耳、肩部均匀分布13个圆形穿孔,鼓腹、内收、鼓腹处均匀分布15个圆形穿孔、下腹部均匀分布11个圆形穿孔、平底微凹,除底面,通体施釉。口径17.8、最大腹径27.6、底径15、高16厘米(图七︰6;彩插七︰4)。

魂瓶 1件。M1︰16,残缺,上部无法复原。泥条盘筑,轮制成形。鼓腹内收,平底微凹。附加堆塑,镶嵌人物(吹奏、合十、持物)、猴、飞鸟、泥鳅、小罐等形象。外部除底面外,通体施釉。最大腹径27.2、底径15.5、残高32厘米(图七︰7)。

耳杯 10件。模制,左右2块拼合成形,俯视呈椭圆形。双耳,敞口,弧腹内收,长圆饼形底。素面,除外底面,通体施釉。M1︰1,口微残,方唇。上口长10.8、宽8.5、底面长5.8、宽3.1、高3~3.4厘米(图八︰1)。M1︰23,口部残缺,修复完整。方唇。上口长11、宽8.4、底面长5.6、宽2.9、高3.2~3.8厘米(图八︰2)。M1︰52,修复完整。尖圆唇。长10.9、宽8.7、底面长5.2、宽3.4、高3.5~3.7厘米(图八︰3)。M1︰54,尖圆唇。长10.6、宽8.6、底面长6、宽3.3、高2.7~3.3厘米(图八︰4)。M1︰55,修复完整。方唇。长10.9、宽8.7、底面长5.5、宽 3.4、高3~3.7厘米(图八︰5)。M1︰56,修复完整。方唇。长11、宽8、底面长6、宽3.4、高3.2~3.3厘米(图八︰6)。M1︰57,修复完整。尖圆唇。长11、宽8.2、底面长6.1、宽3.3、高3.2~3.8厘米(图八︰7)。M1︰58,修复完整。尖圆唇。长10.6、宽8.2、底面长5.8、宽3.4、高2.7~3厘米(图八︰8)。M1︰59,修复完整。尖圆唇。长10.8、宽8.2、底面长5.8、宽3.3、高3~3.5厘米(图八︰9)。M1︰64,修复完整。方唇。长11.3、宽8.4、底面长5.8、宽3.4、高3.2厘米(图八︰10;彩插五︰4)。

2.陶器

案 1件。M1︰51-1,釉陶,模制成形,修复完整。敞口,圆唇,底部微弧。俯视呈长方形,四周为郭,中部向下微凹,四角各有一个穿孔,下与4个案足以榫卯结构连接。饰凹弦纹构成“斗”形图案。除外底面,通体施釉。长65、宽45、壁厚1.8~2.2、高5.8厘米(图九︰1;彩插五︰3)。

案足 3件,形制相似。M1︰51-2,硬陶,模制成形,不规则形。正面饰凸弦纹、凹弦纹。宽5.4、厚2、高11.1厘米(图九︰2)。

陶楼 1件。M1︰50,泥质灰陶。手制成形,俯视呈圆角长方形直筒,四壁均向外微弧出。分上下二层,内部贯通。一层底面和墙壁平整,墙壁外侧正面中部并列两个镂空长方形门,门上方左右饰刻划纹,门下方为刻划斗拱纹饰,屋檐为四面出水,内高外低,饰瓦楞纹,屋檐四角各有一条垂脊。二层墙壁平整,正面墙壁外侧刻划斜窗格纹,墙壁四角上方各立有一根短圆柱,四根柱子顶部支撑屋顶。屋顶为庑殿顶,壁厚均匀,内部近似斗形,可取下。长40、宽36、壁厚1.8~2.2、高51厘米(图九︰3;彩插五︰5)。

3.金器

八棱瓜形串饰 6件。浇铸、锤揲成形。自上而下有一穿孔。素面。M1︰2,重3.64克。最大腹径0.8、穿孔径0.1、高0.7厘米(图一〇︰1;彩插六︰1)。M1︰6,重3.6克。最大腹径0.83、穿孔径0.17、高0.7厘米(图一〇︰2)。M1︰7,重3.82克。最大腹径0.85、穿孔径0.15、高0.7厘米(图一〇︰3)。M1︰8,重3.5克。最大腹径0.82、穿孔径0.17、高0.7厘米(图一〇︰4)。M1︰21,重3.7克。最大腹径0.86、穿孔径0.18、高0.7厘米(图一〇︰5)。M1︰62,重1.5克。最大腹径0.63、穿孔径0.17、高0.55厘米(图一〇︰6)。

鱼形串饰 1件。M1︰24,重1.73克。浇铸、錾刻成形。鱼形,眼、腮、鳍、鳞俱全,腹背间有一穿孔。长1.3、高0.6、宽0.35、穿孔径0.17厘米(图一〇︰7;彩插六︰2)。

方胜形串饰 1件。M1︰26,重5.18克。长方体,浇铸、錾刻成形。器表6面均有錾刻花纹,两两对称,上下两面中部有一穿孔。长1.1、宽1.02、厚0.32、穿孔径0.17厘米(图一〇︰8;彩插六︰7)。

蛙形串饰 1件。M1︰37,重1.03克。浇铸、錾刻成形,背部、腹部有錾刻花纹,腹背间、左右两肋间各有一穿孔。长0.75、宽0.55、穿孔径0.14、高0.4厘米(图一〇︰9;彩插六︰5)。

比翼鸟形串饰 1件。M1︰38,重2.5克。浇铸、錾刻成形。素面,两只鸟身体并列连为一体,两只头颈后弯构成一个穿孔,左右两肋各有一翅,两翅间有一穿孔。长1.05、宽0.65、厚0.5、穿孔径0.16厘米(图一〇︰10;彩插六︰8)。

交颈鸟形串饰 1件。M1︰60,重1.09克。浇铸、錾刻成形。两只鸟身体并列连为一体,脖颈相交,刻画有羽毛状纹饰,左右两肋间有一穿孔。长 0.9、宽 0.4、穿孔径0.12、高0.45厘米(图一〇︰11;彩插七︰2)。

虎形串饰 1件。M1︰53,重1.25克。浇铸、錾刻成形。虎龇牙昂首俯卧,虎尾内收。背部、腹部刻有花纹,左右两肋间、腹背间各有一穿孔。长0.86、宽0.5、穿孔径0.17、高0.55厘米(图一〇︰12;封底)。

算珠形串饰 1件。M1︰28,重1.24克。浇铸、锤揲成形。近似菱形,素面,自上而下有一穿孔。最大腹径0.5、穿孔径0.15、高0.7厘米(图一〇︰13;彩插六︰3)。

镂空算珠形串饰 1件。M1︰61,重0.68克。掐丝、炸珠、焊接成形。自上而下有一穿孔。最大腹径0.55、穿孔径0.15、高0.95厘米(图一〇︰14;彩插六︰6)。

童子形串饰 1件。M1︰63,重1.37克。浇铸、錾刻成形。童子裸身、直立,右臂部分残缺,背部有錾刻纹饰,左右两肋间有一穿孔。宽0.5、厚0.45、穿孔径0.14、高1.1厘米(图一〇︰15;彩插七︰1)。

步摇桃形片饰 1件。M1︰39,重0.28克。锤揲、裁剪、錾刻成形,素面,近尖部有一穿孔。长1.4、宽1.2、厚约0.02厘米(图一〇︰16;彩插六︰4)。

指环 2件。浇铸、锤揲成形,圆形。素面。M1︰33,重1.69克。外径2.04、内径1.76厘米(图一〇︰17)。M1︰40,重1.73克。外径2.04、内径1.74厘米(图一〇︰18)。

4.其他

蛙形串饰 1件。M1︰12,玉质,重4.58克。雕刻成形。素面。口尾间有一穿孔。长1.8、宽1.5、穿孔径0.16、高1.1厘米(图一一︰1;彩插七︰3)。

兽形器座 1件。M1︰13,青石质,凿制成形。长角神兽俯卧,背部至尾部有一长方体形凹槽,粉化微残。长37.5、宽17、高31厘米(图一一︰2;彩插七︰6)。

“凹”字形器座 1件。M1︰29,青石质,凿制成形。磨光,素面,侧视呈“凹”字形,粉化微残。长25、宽14.7、高21厘米(图一一︰3)。

此外,还出土有琥珀1件,串饰;琉璃饰件1件,似围棋子;铜、银器几件,锈蚀严重。

三、对M1的认识

根据发掘情况,可以确认,M1从建成使用到本次考古发掘之间,经历了一次合葬、至少两次被盗。

第一阶段,为墓葬建成并使用阶段。M1营建于主墓墩座⑤层上,⑤层为由西汉时期土墩平整而来。墓室建成后,在墓室东南西方向加盖大部分封土④层;入葬后,加盖其余封土,完全封闭M1墓室。

在M1后室下面发现器物坑K1、在M1东耳室位置下方发现西汉时期土坑墓M9,以及在封土④层中发现的釉陶片、泥质灰陶片、硬陶片等汉代文化遗存为这个推论提供了依据。利用既有高地建筑墓葬符合苏州地区高台墓地的一贯传统。

第二阶段,为第一次盗扰。初次安葬后,盗墓者在墓门南侧、甬道北端开盗洞,第一次盗扰了M1。为确认第一道石门北侧情况,打破了第一道石门东侧门扇。

第三阶段,为合葬。因要合葬,首先打开了墓门处封土建成墓道;合葬后,填没墓道,墓道填土为虎丘路新村土墩的③层,因为③层没有被打破痕迹,说明合葬只进行了一次。甬道北端封砖位于甬道盗洞南侧,将盗洞封于墓外,可以确认第一次盗扰当在进行合葬之前。甬道北端和墓门内封砖的尺寸和砌筑方式相同,可以判定为同时建成,而甬道北端和墓门内封砖的尺寸和砌筑方式与墓室其余部分却大相径庭,可见合葬与初葬在时间上已有一定间隔。墓门北侧东西附墙,分别接墓门墙北侧东西端而建,建于④层上,被③层叠压,当为合葬时支撑已向北倾斜的墓门墙而建。

第四阶段,为第二次盗扰。盗洞位于墓葬前室穹窿顶南北墙之间,第二道石门西侧门扇上边门轴断裂、门扇北斜,当为盗墓者确认第二道石门北侧情况而为之。第二次盗扰当发生在合葬后。

虎丘路新村土墩M1与2005—2006年发掘的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孙吴墓[1],以及2015年发掘的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天子坟”孙吴墓[2]存在相似之处,比如三座大墓的封土规模都比较大、三座大墓墓室平面结构基本相同、三座大墓前后室顶部均为穹窿顶。细究起来,三座大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墓坑有无、墓葬方向、墓室结顶方式、墓葬用砖、墓砖砌筑方式、石质构件以及出土器物等方面却大相径庭,可见虎丘路新村M1与上述两座墓葬存在时代差异。经过比较,虎丘路新村M1合葬时构筑的甬道北端封门和墓门内封砖,在尺寸和砌筑方式方面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孙吴墓的墓砖及砌筑方式基本相同,可以判定,虎丘路新村M1的合葬时间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孙吴墓相近,那么虎丘路新村M1的建成时间应早于上坊孙吴墓。

另外上坊孙吴墓出土的金桃形片、金环、金珠等器物,在虎丘路新村M1中均有出土;M1出土的双系盘口壶与安徽马鞍山市佳山东吴墓出土盘口壶(M︰26)相似[3];M1出土的方胜形串饰、算珠形串饰与长沙袁家岭省委汉墓中出土的长方形金牌(M1︰2)、纺轮形金珠(M1︰3)[4]相似;M1出土的兽形器座与河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出土虎形石座[5]相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虎丘路新村M1当属三国孙吴早期。

[1]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8年第12期。以下引用此资料的地方不在另行注释。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当涂发现高等级东吴宗室墓葬“天子坟”》,《中国文物报》2017年3月10日第008版。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马鞍山市佳山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86年第5期。

[4]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汉墓出土金器研究》,《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九辑。

[5]周口地区文物工作队,淮阳县博物馆:《河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第4期。

猜你喜欢
前室青砖长方形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烈马
小长方形找朋友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有多少个长方形
消防电梯的设置及防火要求研究
铺瓷砖
巧替换,妙解答
浅谈暖通消防设计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