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美术赏析教学探究

2020-01-08 15:33周振亚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剪纸赏析美术

周振亚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靖江 214500)

美术赏析是美术教学中“不起眼”却极其重要的环节。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师对美术赏析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很多时候都是简单带过。美术赏析应当是以学生赏析为主体,而老师的“一笔带过”却采用教师简单讲解的方式。这样一来,学生的美术赏析变成了教师的美术讲解。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赏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赏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能力。因此,中职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遵循新课改要求,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赏析的热情,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文对中职美术赏析的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策略,希望可以提高赏析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一、适当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赏析能力

中职院校的学生可能都喜欢活动性的教学[1]。因此,美术教师在美术赏析环节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进行赏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真实性,让他们感受美术的生动形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喜爱,逐渐培养他们的赏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传承民间工艺美术”这一单元的“剪纸”时,因为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留下一个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剪纸的任务,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剪纸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赏析教学。窗花是剪纸的代表之一。教师可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及剪纸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剪纸历史的基础上尝试制作剪纸。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并创造美,就能提升赏析能力。

二、美术赏析融入生活元素,提高学生赏析审美能力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去体验大自然中的美、体验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在美术赏析中融入生活的元素,可以帮助学生亲近生活,让他们从生活中得到启发和灵感,进而更好地培养赏析能力、审美情感。

例如,在教学第一节“中国山水画与花鸟画”时,美术教师可先找一些与这个单元相关的生活、艺术图片和名人名画,结合书本上的内容讲解,让学生在欣赏书本的同时,获取延伸知识,充分了解生活和美术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一看现实生活里的山水、花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画者当时的心情。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面对自己看到的山水或花鸟写生,也可让学生欣赏靖江地方特色盆景,感受山水之美、家乡之美。这样,美术课堂变得生活化,学生赏析起来会更加熟练。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赏析活动

美术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学生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感受美术的美,而不单单通过课本。因此,在美术赏析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声音、图像或幻灯片的播放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感受美术的魅力,让教学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在多元化的创新教学形式下,美术赏析课堂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赏析和创造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例如,老师在讲解“中国建筑”这一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学生自行查阅关于我国古建筑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中感受我国古建筑的艺术美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详细总结,并结合有关纪录片,让学生感受那些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鉴赏家乡的古建筑,增强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传统文化之心。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学生会在观看中养成赏析美的习惯,培养起感受美、欣赏美的美术学科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美术赏析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美术教师借用新元素、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弥补。美术赏析教学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效地提高了中职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中职院校美术老师应当在充分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和改进美术赏析的传统教学形式,构建高效的美术赏析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剪纸赏析美术
剪纸
美术篇
剪纸
剪纸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剪纸鉴赏
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