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探究

2020-01-08 15:33杨小媚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德育

杨小媚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三小学 广东湛江 524012)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这些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德育管理模式,合理运用校园文化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达到逐步增强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

一、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现状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管理模式,仍然使用最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1],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没有带领学生落实德育知识,也没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德育知识。这不仅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没办法让学生体会到德育知识的深度内涵,导致德育教育没有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只是口头给学生讲解应该怎样去做。这样的德育教育好比是天方夜谭,很难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更不要说将德育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了。面对这样不容乐观的德育教育现状,教师在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深度反思,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出发点,合理利用校园文化的便利条件,有效地优化与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制定并落实一些符合学生学习发展实际的德育教育方法,让小学德育教育效率能够得到切实提升,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对小学德育管理模式优化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及物质形态[2]。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让学生在校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提升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达到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的目的[3]。校园文化对于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的构建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包括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是提升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校园文化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各项技能,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特色的象征,更是教师进行德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培育土壤,是让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源泉力量。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便利条件,有效地优化与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一)利用校园制度文化,优化德育管理模式

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通常都是由教师在班会上给学生讲解德育知识,而没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讲解去落实德育知识。这样的德育教育过于表面化,没有将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导致德育教育没办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校园制度文化来优化德育管理模式,让德育教育知识能够切实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来,保证德育教育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例如,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大向学生普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等一系列规范学生行为的制度文化的力度。这相当于给德育教育增添了外部的约束力,让学生在遵循和认可学校规章制度的同时,能够不断强化自己的道德观念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能让德育教育切实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来,保证小学德育教育更顺利地开展。

(二)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管理模式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一些外在文化体系,还包括学校的教学理念、价值体系及学校的历史传统等多项综合内容,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小学德育管理模式优化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校园精神文化来丰富德育管理内容,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以保证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在运用校园精神文化优化德育管理模式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和学生共同探究、了解校园的精神文化,并将学习到的精神文化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按照校园精神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和个性风格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学生的学习楷模,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能够效仿教师的行为规范,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校园历史文化,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既能让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脚步,共同保护学习成长的家园,也能让学生认可校园文化知识,汲取校园文化知识,逐步增强思想道德素养,树立全体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校风,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与学生共同、深度地探究校园精神文化,教师能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管理模式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模式。这样的德育管理模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保证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吸收,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管理模式

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实际的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很少借用校园物质文化来进行德育管理工作。但它对德育管理模式的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借助校园物质文化,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校园的文化底蕴,让德育教育由隐晦转化为浅显,由直接讲解转化为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德育不再只是教育内容,而是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校园宣传栏、班级宣传墙、校园广播站等多块校园宣传阵地,定期通过这些宣传阵地宣讲德育教育内容。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就会始终处于一个浓厚的德育氛围中,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就能成为学生精神思想的能量补充站,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中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模式探究与优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改变传统德育管理模式,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就一定要深度探究与分析校园文化,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园文化力量优化、创新德育管理模式,让校园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小学校园的学习与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块平坦的垫脚石。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