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的有效模式及其选择策略的研究

2020-01-08 15:33王淑红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威信班会课班会

王淑红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马耳山小学 甘肃兰州 730000)

班会可分为主题班会和一般班会[1]。主题班会是按照教育目的、任务的要求,在班主任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综合教育形式,也是中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班会课形式多样,需要班主任在班会课前根据本班特点合理选择。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开展班会课前,一定要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选择班会形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会课中,才能发挥班会课凝聚班级力量、达到教育目的的作用。在众多班会课形式中,专题讨论是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模式。所谓专题讨论班会,就是让学生对一个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或一件校内发生的事进行讨论,最后达到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效果。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内绝大多数的力量。班主任在班会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班会应有的效果。

班主任组织专题讨论班会时,可让学生就专题展开辩论。比如,让学生分小组就本周班级卫生情况不佳的情况开展讨论,看班级卫生评比排名较低的原因有哪些,日后应当如何改善。开展专题研讨班会,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活动中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能够从自身出发寻找班级建设的好方法、好意见,进而推动班集体的进步。同时,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也能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建立班主任威信

班会课的作用有很多,除了帮助建设班集体、凝聚班级力量之外,还能提高班主任在班上的威信。班主任在班上是否有威信,是班主任能否更好处理班级事务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选择班会课模式时,班主任必须注重班主任威信的建立。一个班主任如果没有威信,那么,在班上就没有号召力,学生也就不会听从班主任的安排,就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相反,如果班主任通过班会增强了威信,就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保持良好的班风,构建高效的课堂。

在选择班会课模式时,从建立班主任威信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选择主题班会。因为主题班会的主要主持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可就某一阶段的教学事务进行总结性发言和评价。比如,在期中考试后,班主任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分析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让他们在知道自己分数的前提下,能够更加深刻地剖析自身的学习问题。这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如果主题班会做得非常成功,那么,就会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体,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灌输式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进步,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选择班会模式时,也应尽可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师生友好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紧密、愉快,那么,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相反,如果师生关系过于紧张,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矛盾,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对班级建设非常不利。

从营造良好师生关系这一角度,教师可以选择茶话会的模式开展班会。茶话会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谈心形式,是在师生情感交融的亲切气氛中进行的[2],一般在传统纪念日和节假日期间进行为宜。比如,高中生大多数节假日都要在校内学习,没办法回家庆祝节日。这时候,学生就容易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就需要教师通过茶话会模式的班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在节日时开展茶话会活动,师生可以就节日主题展开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班会是一种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手段。教师在选择班会模式时,应当从学生、教师及师生关系等多个角度考虑,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与不同模式的特点合理选择,才能有效发挥班会凝聚班级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体现班主任的威信,建设班风良好的班级。

猜你喜欢
威信班会课班会
简析威信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自画像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