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模式下 幼儿园“小不点”课程的构建

2020-01-08 15:33毛丽芳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学社区资源

毛丽芳

(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 江苏太仓 215400)

研学是基于学生兴趣,从自然资源、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中选择主题,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进行学习的实践探究活动。研学模式下“小不点”课程的构建,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倡导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研学模式下的“小不点”课程是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模式。

一、“小不点”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

(一)主张行知统一的教育思想

对幼儿来说,能够直接感知的事物是最容易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研学模式下的活动通过利用幼儿的生活场所、自然环境、周边设施等有效资源,在大自然、大社会中打造幼儿的学习课堂。

(二)构建融汇合一的班本特色课程

研学模式下的“小不点”课程主要构建研学活动、课程构建、社区游戏三个版块。它是孩子在活动中的亲历与实践、在课程中的构建与学习、在游戏中的模仿与重塑。课程源于幼儿兴趣、基于探究,是幼儿学习与生活的融汇合一。

(三)重塑功能齐全的“微型社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研学模式下的实践体验活动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引导幼儿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中积累生活经验。幼儿在构建班级“微型社区”的游戏中把研学体验项目打造成游戏“实践地”,重塑幼儿的角色游戏。

二、“小不点”课程构建的三个策略

(一)抓把手,试点先行,逐步延伸

研学活动是行走的课堂。放羊式的研学活动只关注了“行”的形式,却忽略了“学”的价值。为了探索研学模式在幼儿园开展的可行性,我们实施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尝试实验主题——秋天的稻田。教师考察秋季稻田的教育资源、调查幼儿对稻田的兴趣、围绕“稻田可以怎么玩”畅想游戏活动。第二步,确定实验班级——大班。大班开展稻田研学活动。我们通过收集幼儿的兴趣表现、体验感受、家长反馈等信息,对资源利用、组织形式、游戏内容等进行综合评估。第三步,推广研学项目、完善课程体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全面推进了研学模式下“小不点”课程(稻田篇)的实践研究。在“三步走”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调整、实验评估、研讨完善,一步步推进课程的落实,促进了课程的完善。

(二)抓骨干,以点带面,逐步覆盖

研学模式下“小不点”课程的构建过程不仅仅是活动的开展,还是社会资源与课程的融合、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融合。在观念认识、课程开发等方面,我们还需要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帮带。幼儿园以教研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代表,通过理论学习研究、问题研讨交流、课程故事分享等方式树立课程标杆,带动教师积极参与“小不点”课程的延伸。[1]

(三)抓兴趣点,借力生力,逐步开发

随着课程观的转变,教师们会倾听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追随孩子“脚步”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在研学模式下,教师和孩子们构建了一系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的“小不点”课程。例如,大一班教师关注到幼儿对送快递非常感兴趣,便带领幼儿走进邮局和快递公司,梳理了“小不点”(快递小站)课程……“生活即教育”。随着研学项目的开展,一个个“小不点”课程应运而生。孩子们再现研学情境的“微型社区”游戏也初步成型。我们要关注生活教育,让课程走进真实的生活。同时,真实的生活也走进了幼儿的游戏。课题“‘微型社区’模式下,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构建”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小不点”课程的开发。

三、“小不点”课程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建设研学教育资源库

为了提升资源的教育价值、保证研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不断完善研学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首先,建立资源地图。梳理幼儿园5公里范围内的资源,做好资源的分类和收集。其次,开展资源评估。实地查看资源,分析资源的安全性和价值,做到有目的地选择和有针对地利用。再次,关注幼儿兴趣。与幼儿讨论想怎么玩,把幼儿对资源的兴趣转变成课程实施的源动力。最后,做好项目建设。与资源的承包者达成合作意向,如与小桥村达成农田研学管理项目,与万丰村达成芋艿园研学收获项目……

研学教育资源库是促进研学活动高效开展的保障,是“小不点”课程的资源宝库。

(二)构建“小不点”课程体系

研学模式下“小不点”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题资源包:收集本主题所需的所有素材;第二部分研学拓展亲子篇:收集研学活动中开展的亲子活动;第三部分教学活动篇:根据幼儿的兴趣或问题,生成的集体学习活动;第四部分区域游戏篇:围绕研学主题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区域游戏;第五部分“微型社区”游戏篇:各班在研学基础上创设的“微型社区”游戏,再现研学情境的幼儿角色游戏。[2]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幼儿学习的舞台。来源于幼儿生活的“小不点”课程体系便能更有生命力。

(三)彰显园本文化

研学模式下的“小不点”课程充分发挥了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在研学活动中衍生出的“微型社区”游戏更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经验。利用幼儿园的专室和公共区域的混班“微型社区”游戏打破了班级限制,给幼儿创设了更大的体验空间,更多的互动平台。

新理念带来新变革。每一次研学活动,我们组都织家长共同参与。家长们和教师一起收集素材、预设活动。教师“教”家长“为什么做”。家长们和孩子一起探索记录、分享总结。教师“教”家长“怎么做”。“为什么做”让家长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怎么做”让家长看到了儿童学习的内涵。家长的教育观念在改变,家园的教育氛围在转变。研学活动成为家园共育的纽带。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研学课程实践中,我们以园所文化为导向,以“小不点”课程为载体,以研学项目为保障,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深厚生活基础的“小不点”课程在不断生长,并引领着学校课程的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研学社区资源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区大作战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