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思考

2020-01-08 15:33夏雪嫦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图课文素养

夏雪嫦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清燕小学 广东广州 511300)

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广泛运用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前预习、知识梳理、知识拓展、单元组合及其他活动安排中。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快地接受课本中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能力。由于便于记忆,能使学生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节约学习时间

教师把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把语文文章知识结构梳理成框架图,学生学习时一目了然,能明白文章的主要思想,各个框架所讲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分析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通过框架图中的关键字,可以知道学生做笔记时,注意的句子要点是什么。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思维导图中的连接线,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能快速将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为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创造有利条件。只要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1]

(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实现新旧知识连接

教师把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梳理能力,小学知识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思维导图能顺应大脑思维方式,能把所学的新旧知识很快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把之前学过的旧知识经过复习连接起来。语文知识具有连贯性,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很快把新知识结合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能快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了一幅思维框架图,能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知识间进行知识整合,搭建知识桥梁,能有条理的思考知识内容,让学生能会学习、乐于学习。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方法,他们不会自主学习,在学习上不占优势,而且他们学习的时间短,学习状态不稳定,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课文,他们不会自我调节,语文学习方式大多是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他们是机械式的记忆方式,不会有简便的记忆方法。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新意,按文章内容机械的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而没有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容易犯困,搞小动作等。上完一课后,学生根本没记住文章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便于学生理解。思维导图包含了各种知识的整合,有层次感,结构感,但对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的学生,教师应该先用图形,线条、色彩等慢慢地引入课堂,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思维导图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然后,再慢慢引入思维导图,还要对学生们进行具体的指导,讲解如何使用图形和线条,如何将图形、线条色彩结合起来。然后,再引入语文课本中的关键字,将结构图清晰、美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2]

例如,教师在语文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年龄、优缺点、喜欢的水果、喜欢的运动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画个图像。然后,在自己名字周围引出第一个分支写上关键字。如家庭住址一栏,可以画一个房子的图片,再引出第二个分支,画上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等。接着,再引出第三个分支,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画一个足球或者跳绳等。然后,再引出第四个分支,介绍自己喜欢的形状和颜色,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在形状上涂上颜色,如长方形,三角形等。再在相应的形状上涂上自己的颜色,小学生由于不会组织语言,可以按照这个图形一一介绍自己。这样,他们可以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介绍自己。学生们介绍完毕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对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夸奖,从而提高学生敢说、敢做的学习积极性。[3]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步入小学后,学生会学习课文,但整篇文章学生自己理解不太容易,他们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的课文教师在上课讲解了,学生也不太明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文章。

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夏秋冬》一课时,由于课文内容较多,小学生接受课文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课文的作者、课文的情节、课文的主要思想,以及教学的目标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先引入春、夏、秋、冬四个生字。然后,让学生认读这四个生字,观察四个生字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再引入思维导图。此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喜欢什么季节,先从学生喜欢人数最多的季节举例。如秋天。教师把秋天写在中间。然后,引入第一个分支,秋天的特征(秋天有落叶、有丰收等特点,可以在第一个分支上画上落叶和庄稼,再引入第二个分支秋天以什么颜色为主,可以画一片落叶,并涂上黄色,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天空,人们的衣着。此后,引入第三个分支,蓝色的天空。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就可以想象出秋天的样子。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相同的方法,构建出春天、夏天、和冬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发言,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作文是一项充满想象力的活动,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项。教师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把文章结构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对作文思维的层层剖析,掌握了写作的规律,提高了写作水平。教师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给学生自主思考提供了机会,起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是小学生》一课时,课文主要表达了学生上学的情绪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开始了小学生活,有一种成长的喜悦。以这篇文章为基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习作《我的一天》,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整理和想象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构建思维导图,先引入什么,后引入什么,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教师给予指导与评价。教师通过把课文与作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改变了之前学生单靠积累素材的写作方式,思维导图教给学生在思维运转中学会写作,从而爱上写作。

三、总结

总之,要想摆脱之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就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克服理解课文难度的同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导图课文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