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08 15:33邹春梅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数学活动

邹春梅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中学小学 广东韶关)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是开展教学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不再要求学生单纯记忆知识,而是在合作、探究中,找寻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彼此感受不同的数学思维,形成智慧,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构建知识体系,巧妙地组织合作学习,迎接合作学习中的各种挑战,与学生携手共同解决合作学习的困扰。教师还要创新小组合作的模式,更新教学思想,彻底打破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形式,全面开启学生合作探究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有效对策,进行如下阐述: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情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合不到位,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

教师关注教学改革的进程,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要把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其中,单纯依靠教材,设置出不同的教学情境,总认为再把小组合作放进去,会耽误时间,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提高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这样,学生无法找到合作的感觉,缺乏对小组合作的正确认识。[2]

(二)小组合作的活动单一,学生所接触的范围和内容不够丰富

活动是践行教学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合作的认知意识不高,在组织活动时,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合作活动缺乏实效性,最终导致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失去了热情,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这样,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设置灵活的合作情境,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在考虑情境创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成功引起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意识。比如,教师在进行“位置和方向”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每个小组成员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把班级每个成员的位置,设计成电影院的场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发每个成员的座位号,按照手中的序号,进入到教室内。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把每个小组按照一定顺序,安排到班级的座位上,让学生逐步理解“一排八号、两排九号、三排七号、四排三号、五排四号”等等,清楚地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加强各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全面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3]

(二)组织多样化的合作活动,丰富学生的合作内容和形式

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富有活力和生机的,而活动的方式,更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把活动与合作进行完美的融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才会不断得到拓宽。教师要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出精彩的游戏活动,把游戏真正运用到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拓宽学生所学的领域,从而达到学生合作能力的全面提高。比如,教师在教学“除法”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乘法口诀的背诵。然后,以乘法知识的回忆为例,接着组织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开展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速度最快。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水平,加深学生对除法知识的学习,并学会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法则,展示出小组合作的无限优势。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总之,合作学习拥有独特的优势,能让学生释放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真正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顺利打开学生自主合作的大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要根据当前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具体的策略,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时间,去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完善合作学习的各个细节,总结合作学习中的得与失,引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优化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从而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最大效果。

猜你喜欢
情境数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