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2020-01-08 15:33王香娥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氧气水资源

王香娥

(江苏江阴南闸实验学校 江苏江阴 214405)

化学工业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产业,在医药、化工、农业、生物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培养大量具有丰富化学知识、具有更高化学技能、敢于突破创新的化学专业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能具备绿色发展理念,能充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的专业人才。绿色化学理念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从初中阶段开设化学学科开始,教师需要在教学及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不过分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要将教学的重心向健康、科学的理念培养方向倾斜,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治理意识,提高学生应用化学、创新改革的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初中阶段,教师开展教学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将“绿色化学理念”贯彻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环节。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实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贯彻落实。[1]

例如,教师在教学“保护水资源”这部分内容时,要明确告诉学生:尽管整个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部分是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其实非常匮乏,仅占到水资源的百分之二点五,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这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甚至是震惊。之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制定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将“绿色化学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过程中。

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是初中化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头戏”。化学药品中绝大部分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毒性或可扩散性。化学反应生成物中,大部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严格、谨慎的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科学处理好化学药品、生成物,以及其他废弃物,给学生形成良好的榜样,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熏陶和教育。[2]

例如,教师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需要通过不同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进而认识氧气。其中,包括硫的燃烧。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数量的水,以便于吸收硫和氧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避免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另一方面,向学生讲明其中的道理。然后,教师又收集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让学生感受其刺鼻的味道。这时,有的学生表示煤在燃烧时也会散发出相同的味道,教师便提示学生,这种气味就是二氧化硫的味道,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酸雨”,会对植物、动物、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破坏。这种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三、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综合实践是学生进行能力拓展、提升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将“绿色化学理念”进行深入渗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3]

例如,我们生活中各种器具使用电池的非常多,电力耗尽之后,人们一般都会将电池直接丢弃。其中的化学物质将会对土壤、水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针对此种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回收废弃电池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社会上、家庭中设立大量的废弃电池回收站,将废弃电池回收之后,一起送到专业的垃圾回收处理机构。这种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环保意识逐渐在实践活动中,深深扎根到学生的思想中。

总之,“绿色化学理念”是在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各种资源逐渐匮乏的形势下,人类提出的一种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理念。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充分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并逐渐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更牢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理念氧气水资源
聚焦空气与氧气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