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订补(续)

2020-01-09 07:32胡春丽
图书馆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年表康熙

胡春丽

(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33)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以下简称《年表》)由江庆柏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此书是考订清代人物生卒年的重要工具书,收录清代人物约25000人,在每一人物条目下依次列出人物姓名、生卒年、字号、籍贯,并标注所据文献出处。对于无法考定者著录一说,并于附注中标出异说。搜讨之勤,网罗之富,治学态度之严谨,实前所未有。《年表》问世后,深受学界好评,被评为是“作为根基的学术研究”①徐雁平:《作为根基的学术研究——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博览群书》,2006年第6期。。笔者在撰写清初文人年谱系列时,此书常置案头,受益实多。稍感遗憾的是,《年表》在人物生卒系年和姓名、字号著录上略有舛误,对清朝前期少数历史人物有的该收而未收。兹就翻检所及,续作订补,以便读者查阅和作者修订时参考。

1 订误

周令树(1633-1688)

《年表》507页“周令树”条生卒年载:“崇六—?(1633—?)。”[1]507字号为“拙庵”。

按,此条卒年缺“康二七(1688)”,字号缺“字计百”。潘耒《遂初堂集》卷十九《太原太守周君墓志铭》:“君讳令树,字计百,河南延津人。……顺治乙未第进士,除赣州推官。……死时年五十有六矣。”[2]周令树卒时年五十六,据其生年推之,当卒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表》缺,当补。

雍正《河南通志》卷四十五《选举二》:“周令树,延津人。”[3]同治《赣州府志》卷七十六:“周令树,字计百,延津人。”[4]《年表》缺,当补。

徐釚(1636-1709)

《年表》638页“徐釚”条生卒年载:“崇九—康四七(1636—1708)。”[1]638

按,此条卒年(1708)误,字号缺“菊庄”“枫江渔父”“松风老人”。徐釚《南州草堂续集》卷一《乙亥腊月六十首寿六首》,乙亥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逆推之,知徐釚生于崇祯九年丙子(1636)腊月。徐书城纂修《吴江徐氏宗谱》:“(釚)生于崇祯八年丙子十二月初四日。”[5]知徐釚生于十二月初四日,与徐集“腊月”合。按,《吴江徐氏宗谱》中“八年”与“丙子”纪年互歧,崇祯“八年”是乙亥年,“丙子”年是崇祯九年。据徐集自寿诗及《吴江徐氏宗谱》,知徐釚生于崇祯九年丙子(1636)十二月初四日,公历为1636年12月30日。《吴江徐氏宗谱》:“(釚)卒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月廿一日,寿七十四。”[5]知徐釚卒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历为1709年11月22日。

秦瀛《己未词科录》卷三:“徐釚,字电发,号拙存,又号虹亭,晚号枫江渔父,江南吴江人。”[6]徐书城纂修《吴江徐氏宗谱》:“釚,字电发,号虹亭,晚号松风老人。”[5]杜首昌《绾秀园词选》之《渔家傲·题徐菊庄检讨枫江渔父图行乐》、毛奇龄《西河合集》填词五《惜分飞·答吴江徐菊庄见忆原韵》,知徐釚又号菊庄。

毛奇龄(1623-1713)

《年表》75页“毛奇龄”条生卒年载:“天三—康五五(1623—1716)。”[1]75

按,此条卒年(1716)误。字号缺“齐于”“西河”“初晴”“春庄”“僧弥”等①梁章钜在《浪迹三谈》卷三“多字”条:“近人之多字,无如毛西河先生。按:先生名奇龄,又名甡,字两生,又字大可,又字齐于,又字于,又字初晴,又字晚晴,又字老晴,又字秋晴,又字春迟,又字春庄,又字僧弥,又字僧开。皆杂见集中,其取义有不甚可解者,今人但称为西河先生而已。西河者,其郡望,非字也。”。

毛奇龄《西河合集》卷首总目门人蒋枢按语云:“先生自康熙三十八年以后,越五年而东归草堂,又九年而卒。”[7]以蒋枢所记推算,则毛奇龄卒年当为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钱大昕《疑年录》卷四:“毛奇龄生于天启癸亥,卒于康熙癸巳。”[8]仇兆鳌《后甲集序》:“既又与毛西河游,其宏览博综,驰骋古今,老而益厉,以故南雷、西河之集遍天下。……癸巳,西河复厌弃人世。”[9]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载“(毛奇龄)卒于康熙癸巳三月初五日,年九十一。”[10]诸人书中所载毛奇龄卒年俱为癸巳年,当是定论。癸巳年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表》将其卒年系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显误,当据诸书乙正为“康五二(1713)。”关于毛奇龄的卒年与字号,详参拙文《毛奇龄生平考辨》(《古籍研究》总第64卷,2016年12月)。

李来泰(1624-1682)

《年表》280页“李来泰”条生卒年载:“崇四—康二三(1631—1684)。”[1]280

按,此条生卒年皆误,生年当为“天四(1624)”,卒年当为“康二一(1682)”。李来泰《莲龛集》卷十五《弟叔吉墓志铭》:“乙亥,余补诸生,弟亦始学为文,而先大夫以是冬见背。余甫十二,弟方十龄,而幼弟甫七龄耳。……弟生于丙寅年六月廿六日辰时,卒于丁亥年二月廿二日巳时。”[11]文中有“乙亥……余甫十二,弟方十龄”语,知李来泰较其弟年长两岁。文中另有“弟生于丙寅年”,“丙寅”当为天启六年(1626),则李来泰当生于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表》将李来泰生年系于崇祯四年(1631),显误,当据李文乙正为“天四(1624)”。

李来泰《莲龛集》卷四《辛酉十月望后一日寓荆州护国寺……》,此诗作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初冬,时李来泰典湖北乡试,知李来泰卒不早于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初冬。黄石麟《半芜园集》卷六《李石台先生传》:“戊午,以博学鸿词征。明年,授翰林院侍讲。辛酉,典湖广乡试,复命,以劳瘁卒于京邸。”[12]知李来泰卒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后。施闰章《学余堂集》卷四十二有《追悼李石台侍讲》诗,据施念曾《施愚山先生年谱》卷四:“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先生年六十六岁。闰六月十三日丑时,以疾卒于邸斋。”[13]知施闰章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闰六月,则李来泰之卒必早于施闰章,当卒于康熙二十年冬后与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间。李来泰《莲龛集》卷四《送林玉岩使琉球》,考《清圣祖实录》卷一0二:康熙二十一年四月“辛卯,命翰林院检讨汪楫为正使、内阁中书舍人林麟焻为副使,往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琉球国中山王。”[14]汪、林二人使琉球事,轰动一时,京中同年多以诗赠行。方象瑛《健松斋集》卷十九壬戌《又和益都公韵送林玉岩舍人使琉球》,李来泰诗亦当作于此时,故李来泰之卒不早于康熙二十一年初夏。袁佑《霁轩诗钞》卷二《西清集·哭陈其年李石台两同年》,诗编年,起丁巳,至壬戌,此诗排在《送益都冯相国致政还里》与《钱宫声沈昭子徐电发三同年谢病假归感赋》之间。据《清圣祖实录》卷一0三:康熙二十一年六月“甲辰,文华殿大学士冯溥以老乞休,得旨:‘……览奏,以年迈请休,情词恳切,准以原官致仕。'”[14]知冯溥请休在二十一年季夏;徐釚《南州草堂集》卷八《送益都公致政归里四首》题下注云:“时余亦移疾,将归江南。”[15]知徐釚谢病假归亦在此际。据陆勇强《陈维崧年谱》“康熙二十一年”条,知陈维崧卒于此年中夏,而袁佑作诗哭两人,则李来泰当卒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夏秋之际。《年表》将其卒年系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显误,当据诸书乙正为“康二一(1682)”。

沈昀(1618-1677)

《年表》356页“沈昀”条生卒年载:“万四六—康一九(1618—1680)。”[1]356

按,此条卒年(1680)误。《年表》本条生卒年据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三《沈甸华先生墓碣铭》:“沈先生讳兰先,字甸华,其后更名昀,字朗思,浙之仁和人也。……甲申之变,年二十七。……夜半卒,年六十三。”[16]文中“甲申之变,年二十七”,推知沈昀生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据全氏所记“卒年六十三”推算,沈昀当卒于康熙十九年(1680)。全氏所记有误,考证如下:

孙治《孙宇台集》卷十五《亡友柴汪陈沈四先生合传》:“沈兰先,字甸华,后改名昀,字朗思,人称朗思先生。……丁巳,年六十,病死。”[17]孙治言沈昀卒于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卒年六十。孙治《孙宇台集》卷四《陈际叔文集序》:“己未春,程子骏发以其师际叔陈先生之命赍文集数百篇属余裁定。念与际叔缔交四十三年矣,自虎臣、甸华诸君子殁后,感怆生平之好存者几何!”[17]己未年是康熙十八年(1679),据孙文所记,此年孙治为陈廷会文集作序时,沈昀已卒,故沈昀不可能卒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且孙治与沈昀为密友,所记当较确切。《年表》载沈昀卒年有误,当据孙治《孙宇台集》乙正为“康一六(1677)”。

张纲孙(1619-1687)

《年表》401页“张纲孙”条生卒年载:“万四七—?(1619—?)。”[1]401

按,此条卒年缺“康二六(1687)”。字号缺“竹隐君”。张纲孙《从野堂诗》自序:“曩壬午仲夏,先子读书完园相乌居室。……八月,试事甫毕,而先子见背焉。……时年二十四。”[18]壬午年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年张纲孙“年二十四”,逆推之,知其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张丹《张秦亭诗集》卷十三七言绝句《戊戌中秋予四十初度泊舟黄河古城夜坐望月二首》,“戊戌”年为“顺治十五年(1658),确知张纲孙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张丹《张秦亭诗集》卷九《中秋夜泊浔阳江》题下注曰:“是日,予初度。”[18]知张生日为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王嗣槐《桂山堂文选》卷七《张秦亭先生传》:“张秦亭,名纲孙,一名丹,字祖望,别号秦亭山人。世居钱唐。……病卧,终不服药,一夕逝,时年六十九也。”[19]知张纲孙享年六十九岁。据其生年推之,知张纲孙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表》缺卒年,当补。

王嗣槐《桂山堂文选》卷七《张秦亭先生传》:“以晩年梦神人,更名丹。”[19]知纲孙又名丹。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三:“张丹,初名纲孙,字祖望,号秦亭山人,又号竹隐君。”知张纲孙又号竹隐君。《年表》缺,当补。

王崇炳(1653-1739)

《年表》62页“王崇炳”条生卒年载:“顺一0—?(1653—?)。”[1]62

按,本条卒年缺“乾四(1739)”。王崇炳《学耨堂文集》卷末附黄廷元《王鹤潭先生传》:“乾隆己未正月,元趋候先生。初三日,自兰起程,初七日始至。而前一日,先生已无疾而卒,享年八十有七。”[20]知王崇炳卒于乾隆四年己未(1739)正月。以其生年推算,乾隆四年己未(1739),王崇炳享年八十有七,与文中“享年八十有七”相符。《年表》缺卒年,当补。

祁班孙(1633—1674)

《年表》206页“祁班孙”条生卒年载:“?—康一二(?—1673)。”[1]206

按,本条生年缺,卒年误。王思任编《祁忠敏公年谱》“崇祯五年壬申”条:“十二月……第三子班孙生。时先生方侍班,故名之。”[21]知祁班孙生于崇祯五年壬申十二月。《山阴祁氏家谱》:“祁班孙,字奕喜。……生于明崇祯五年壬申十二月初一日,卒于清康熙十三年甲寅五月廿三日,享年四十三岁。”[22]崇祯五年壬申十二月初一日,公历为1633年1月10日。《年表》缺载,当补。

据《山阴祁氏家谱》,祁班孙卒年为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五月二十三日,《年表》据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三《祁六公子墓碣铭》推为康熙十二年,误,当据《山阴祁氏家谱》乙正。

刘体仁(1617-1676)

《年表》184页“刘体仁”条生卒年载:“万四六—康一六(1618—1677)。”[1]184

按,本条生年、卒年均误。民国十三年石印本《颍川刘氏族谱》卷二:“(体仁)生于万历丁巳年十月初四日,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十一月十八日,年六十。”[23]《(道光)阜阳县志》中记载,刘体仁“年二十三,领前己卯乡荐”[24],“己卯”年当为明崇祯十二年(1639),本年,刘体仁二十三岁,推之,可证刘体仁生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

邓汉仪《诗观二集》卷一刘体仁诗后邓汉仪按语云:“公勇为予三十年来八拜之交。丙辰冬,倏尔长逝。”[25]“丙辰”,当为康熙十五年(1676)。据邓文,知刘体仁康熙十五年冬卒。《颍川刘氏族谱》卷二:“(体仁)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十一月十八日,年六十。”[23]与邓文所载吻合。十一月十八日,公历为1676年12月20日。《年表》所载刘体仁生卒年均有语,当据《颍川刘氏族谱》乙正。

姜宸英(1628-1700)

《年表》583页“姜宸英”条生卒年载:“崇一—康三八(1628—1699)。”[1]583

按,本条卒年“康三八(1699)”误。冯孟颛《姜西溟先生年谱》“庚辰康熙三十九年”条:“正月二十一日卒于狱中。”[26]知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正月二十一日,姜宸英卒。

陆棻

《年表》420页“陆棻”条生卒年、字号、籍贯、出处俱误。

按,此条“陆棻”与421页“陆葇”条重复,当删。此条“生卒年”标注“崇三—康三八(1630—1699),“字号”标注“义山、雅坪”,“籍贯”标注“浙江平湖”,出处标注“毛奇龄《神道碑铭》”。此条除姓名“陆棻”外,其他标注均与页421“陆葇”条大略相同。

毛奇龄《西河合集·神道碑铭二·皇清予告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雅坪陆公神道碑铭》:“公讳葇,字义山,原名世枋,雅坪其别号也。……公卒于康熙三十八年四月一日,距生明崇祯三年十一月二日,享年七十。”[7]钱仪吉《碑传集》卷四十毛奇龄《予告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陆公葇神道碑铭》:“公讳柔,字义山,原名世枋,雅坪其别号也。……公卒于康熙三十八年四月一日,距生明崇祯三年十一月二日,享年七十。”[27]两文除一作“公讳葇”,一作“公讳柔”外,文字相同。当是一人,“柔”误而“葇”正。两条生卒年、籍贯相同,只字号少“次友”、出处少“《碑传集》40”。《碑传集》源出毛奇龄所撰《神道碑铭》,只文字小异。“葇”“棻”字形相同,音、义俱不同。毛奇龄与陆葇为同乡同年,所记当无误。

陆宏定

《年表》423页“陆弘定”与424页“陆宏定”当是一人,且两条所载生卒年有出入。

按,“宏”是“弘”的避讳字,盖因避清高宗弘历名而改。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陆宏定,字紫度,号纶山,别字蓬叟。……与兄辛斋齐名,有‘冰纶二陆'之目。”[28]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一:“陆宏定,字紫度,号轮山,海宁人。嘉淑弟。”[29]清顺治刻本《爰始楼诗删》署“陆弘定撰”。陆弘定《爰始楼诗删》五言绝句《丁酉初度》,其三曰:“玩世心仍拙,谋生策未工。青春逢变乱,二十九年中。”[30]丁酉年为顺治十四年(1657),此年陆弘定二十九岁,推知其生年为崇祯二年(1629)。吴颢《国朝杭郡诗辑》卷二“陆宏定”条:“年三十九竟卒。”[31]据其生年推之,知陆弘定卒于康熙六年丁未(1667)。

则页423“陆弘定”条较符合事实,只是字号少“蓬叟”,当据页424“陆宏定”条及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补。如此,则页424“陆宏定”条可删。

彭始抟

《年表》743页“彭始博”条“博”字误。

按,“博”当为“抟”之误。雍正《河南通志》卷五十九《人物三》:“彭始抟,字直上,号方洲,邓州人。”[3]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提督学政)彭始抟,字方洲,河南邓州人。康熙戊辰进士。四十五年以右春坊右谕德兼修撰任。”[32]两志均为“抟”。古人名字相表里,其字“直上”,意与“抟”似。盖“博”“抟”繁体字形近而误,当据雍正《河南通志》《浙江通志》等书乙正。

2 补阙

毛远公(1634-1697),字季莲,号菽畹,浙江萧山人①阮元《两浙輶轩录》卷六:“毛远公,字季莲,一字骥联,萧山人。奇龄从子。康熙丁巳举人,著《菽畹集》。”。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毛远公,字季莲,号菽畹,生于明崇祯癸酉十一月十九日……卒于康熙丁丑二月初五日,年六十五。”[10]知毛远公生于明崇祯六年癸酉十一月十九日(公历为1634年1月19日),卒于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二月初五日。

毛文辉(1656-1733),字充有,号晓江,浙江萧山人。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文辉,字充有,号晓江,生于顺治丙申九月二十八日……中康熙癸酉亚魁,丙子以覃恩考授内阁中书。庚辰改授知县。……卒于雍正壬子十一月十八日,年七十七。”[10]知毛文辉生于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九月二十八日,卒于雍正十年壬子十一月十八日(公历为1733年1月3日)。

吴邦辅(1593-1675),字符相,号玄素,浙江山阴人。

《山阴州山吴氏族谱》第四部黄字集一支大分晖卷一:“邦辅,字符相,号玄素。……万历癸巳五月廿二生。……由邑庠袭祖荫锦衣卫正千户……考选北镇抚司理刑……升指挥同知,任本卫堂上佥书,仍管北镇抚司事。……卒年八十三。”[33]知吴邦辅生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五月二十二日,据“卒年八十三”语推之,知吴邦辅卒于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

姜锡桓纂修《姜氏世谱》寅集童华《翰林院检讨慎庵公传》:“公讳承,字禹九,号慎庵。……辛未会试举礼闱第四人,殿试入三甲,改翰林院清书庶吉士。……甲戌,散馆……授检讨。……癸未秋,得疾告归,卒于广陵舟次,康熙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也,享年仅四十有九。”[34]同书卯集《续姜氏世谱本宗纪年考略》:“慎庵公生顺治乙未十月十四,卒康熙癸未九月廿九,年四十九。”[34]知姜承生于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十月十四日,卒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九月二十九日。

姜锡桓纂修《姜氏世谱》寅集《文林郎县正尹式宾公传》:“公讳承,字子嘉,改字式宾。……乙酉举于乡,丙戌成进士。”[34]同书卯集《续姜氏世谱本宗纪年考略》:“式宾公生顺治丙申,卒康熙戊子,年五十三。”[34]知姜承生于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卒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7)。

姜公铨(1659-1693),字山启,号彭山,浙江会稽人。

姜锡桓纂修《姜氏世谱》寅集《文林郎县正尹彭山君》:“君讳公铨,字山启。”[34]同书卯集《续姜氏世谱本宗纪年考略》:“彭山生顺治己亥,卒康熙癸酉。”[34]知姜公铨生于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卒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

史廷柏(1614-1676),字宪臣,号觉庵,又号讷斋,浙江萧山人。

史晋纂修《萧山史氏世谱》卷十四毛奇龄《奉赠讷翁史先生暨德配徐夫人偕寿小引》,末署:“今年冬,先生岁六十。夫先生则又已六十矣。当先生弱年,蜚声文林……会先生德配徐夫人以偕老同齿,设两坐于绛纱之内,再拜起立。康熙十二年岁次癸丑孟冬月,西河仝学弟毛奇龄顿首拜撰。”[35]据文中“今年冬,先生岁六十”及“康熙十二年岁次癸丑孟冬月”语,知康熙十二年十月,史廷柏六十,逆推之,知史廷柏生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同书同卷《邑庠生觉庵公传》:“公讳廷柏,字宪臣,号觉庵,又号讷斋。……岁丙辰,公年六十三……夜分,而疾陡作,竟至不起。……夫人徐氏……与公同庚,先公三月卒。”[35]知史廷柏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据“岁丙辰,公年六十三”语,知公生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与毛文合。

来垣(1633-1683),字紫垣,号世求,浙江萧山人。

《萧山来氏家谱》卷二《大房世系》:“垣,字紫垣,号世求。生崇祯癸酉三月初四日,禀生,康熙癸卯举人,丁未缪彤榜进士,官国史院中书舍人,转山东莱州府同知。……卒康熙癸亥六月初六日。”[36]知来垣生于崇祯六年癸酉(1633)三月初四日,卒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六月初六日。

祁骏佳(1594-1671),字季超,号方山,浙江山阴人①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二:“祁骏佳,字季超,山阴人。”。

《山阴祁氏家谱》:“祁骏佳,字季超,号方山。……生于明万历廿二年甲午九月十八日巳时,卒于清顺治(康熙)十年辛亥八月十八日,享年七十八岁。”[22]知祁骏佳生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九月十八日。“卒于清顺治十年辛亥”乃“卒于清康熙十年辛亥”之误,顺治无辛亥年,康熙十年辛亥年为1671年,以其生年及“享年七十八岁”推算,当卒于康熙十年辛亥(1671)。

方亨咸(1620-1679),字吉偶,号邵村,安徽桐城人②康熙《安庆府志》卷十五:“方亨咸,字吉偶,号邵村。……顺治丁亥进士,知获鹿县。……调丽水……擢主事,至郎中。……授陕西道御史,未久,罢。其书兼各体,画兼山水、花鸟。……著有《使草》《马班笔纪》《邵窝诗词》。”。

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二十四《祭方邵村文》:“康熙己未岁仲冬丁巳,前陕西道监察御史邵村年兄先生讣至京邸。”[37]方亨咸讣至京时值仲冬,当卒于是年仲冬前。康熙己未年为康熙十八年(1679)。《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十三:“(亨咸)生泰昌庚申正月十六日,卒康熙己未十月十七日。”[38]知方亨咸生于泰昌元年庚申(1620)正月十六日,卒于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十月十七日。

方育盛(1624-1689),字与三,号栲舟,安徽桐城人③《(道光)续修桐城县志》卷十六:“方育盛,字与三,宫詹拱乾子。读书敏悟,工诗赋。顺治甲午举人。……著有《栲舟诗集》。”。

《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十三:“(育盛)生天启甲子四月十四日,卒康熙己巳八月十六日。”[38]知方育盛生于天启四年甲子(1624)四月十四日,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八月十六日。

方膏茂(1626-1681),字敦四,号寄山,安徽桐城人④《(道光)续修桐城县志》卷十六:“方膏茂,字敦四,号寄山,宫詹拱乾第四子。……著有《余亝集》。”。

《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十三:“(膏茂)生天启丙寅四月初一日,卒康熙辛酉六月二十一日。”[38]知方膏茂生于天启六年丙寅(1626)四月初一日,卒于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六月二十一日。

方章钺(1629-1710),字世五,号丹皋,安徽桐城人。

《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十三:“(章钺)字世五,号丹皋。……生崇祯己己七月初十日,卒康熙庚寅十一月初一日,寿八十二岁。”[38]知方章钺生于崇祯二年己己(1629)七月初十日,卒于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十一月初一日,公历为1710年12月20日。

陆㙄(1633-1676),字左墄,浙江钱唐人⑤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三:“陆㙄,字左墄,钱唐人。圻弟。有《丹凤堂集》。”。

王嗣槐《桂山堂文选》卷七《祭亡友陆左墄文》:“以子之长才卓尔,年甫及乎强仕,行未表于庙廊。……子九龄而失怙。”[19]知陆㙄九岁丧父。陈子龙《安雅堂稿》卷十三《吉水令梦鹤陆公传》:“陆公运昌者,初名鸣勋……字梦鹤,杭州人也。……疾作,暴卒。……是岁,娄东张翰林漙亦卒于家,公之石交也。……子六人:圻,庠生。培,庚辰进士。阶、垣、㙄、垿。”[39]据文中“是岁,娄东张翰林漙亦卒于家”,知陆运昌与张溥卒于同年。钱保塘《历代名人生卒录》卷七:“张溥,崇祯十四年卒,年四十。”[40]则陆运昌亦卒于崇祯十四年,时陆㙄九岁,推之,知陆㙄生于崇祯六年癸酉(1633)。陈祚明《稽留山人集》卷十七庚戌《八月左墄至历下九月朔值初度长歌为寿》,知陆㙄生日为九月初一。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三“陆㙄”条注曰:“朱彭曰:‘左墄即大司马宗楷之曾祖也。未髫年,能通六经,弱冠驰声艺苑,为文鸿丽。后因家中落,远游幕府。年四十四卒。”[29]知陆㙄享年四十四岁,推其生年推之,当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张坛(?-1667),字步青,浙江仁和人⑥阮元《两浙輶轩录》卷四:“张坛,字步青,仁和人。顺治庚子举人。著有《东郊草》。”。

邓汉仪《诗观》初集卷十二:“丁未,步青赴春宫试,卒于京师。”[25]陈祚明《稽留山人集》卷十三丁未稿《哭张步青表舅》,知张坛卒于康熙六年(1667)丁未。吴颢《国朝杭郡诗辑》卷一“张坛”条:“三上春官,卒于京邸,年三十九。”[31]知张坛卒时享年三十九,逆推之,知张生为崇祯二年己巳年(1629)。

吕洪烈(?-1702),字清卿,号弦绩,浙江山阴人①王昶《国朝词综》卷四:“吕洪烈,字淸卿,山阴人。有《药庵词》一卷。”。

毛奇龄《西河合集·墓志铭十五·山阴金司训雪岫墓志铭》:“康熙壬午春,弦绩又死。”[7]“壬午”年是康熙四十一年。知吕洪烈卒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春。

蔡湘(1647-1672),字竹涛,上海人②王士禛《感旧集》卷十五:“蔡湘,字竹涛,江南上海人。”。

周筼《采山堂遗文》卷上《蔡湘传》:“顷时气绝,时壬子三月某日,年二十六。”[41]知蔡湘卒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据文中“年二十六”语,知其生于顺治四年丁亥(1647)。

房廷祯(1622-1686),字兴公,号慎庵,陕西三原人。

黎元宽《进贤堂稿》卷十二《寿慎庵房公序》:“而慎庵房公以辛亥王月为五十初度寿,门下士十余辈相率而征文特祝之。”[42]辛亥为康熙十年,本年房氏五十,推之,知其生于天启壬戌(1622)正月。洪昇《稗畦集·将入都门途中忆房慎庵佥宪王黄眉(湄)给谏吴志伊检讨颜修来考功相次沦没乔石林侍读颜澹园钱庸亭二编修庞雪崖张云子徐电发毛允大四检讨汪季用(甪)主事俱谪调归里怆然感怀》,洪诗将房廷祯之卒与王又旦、颜光敏并提,盖三人卒于同一年。据《年表》,王又旦(字黄湄)卒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颜光敏亦卒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房廷祯亦当卒于康熙丙寅(1686)。

张敏(1651-?),字敬止,奉天辽阳人③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巡抚都察院)张敏,字敬止,奉天辽阳人。正黄旗荫生。康熙三十七年任。”。

独孤微生《泊斋别录·张中丞敬止五十寿序》(庚辰):“今年春二月,为公五十寿。于是浙之父老子弟感公之仁,相与罗拜戟门,以诵惠我无私之福。”[43]庚辰为康熙三十九年。本年二月,张敏五十,推之,知其生于顺治八年辛卯(1651)二月。

左国棅(1616-1685),字子直,号眠樵,安徽桐城人。

钱澄之《田间文集》卷十八《左眠樵初度序》:“是时,予才四十,仲子小予四岁。”[44]据《年表》“钱澄之”条,知钱生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据文中“仲子小予四岁”语,知左国棅生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民国《安徽通志列传稿》:“国棅字子直,号眠樵。……卒年七十。”[45]据其生年推之,当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

孙洽(1621-?),字宙合,浙江钱塘人④阮元《两浙輶轩录》卷六:“孙洽,字宙合,钱塘人。治弟。”。

孙治《孙宇台集》卷二十四《先考文学复庵府君行实》:“己未,生不孝治。又二年辛酉,生弟洽。”[17]据前“孙治”条,知孙治生于万历四十七年辛未(1619),据文中“又二年辛酉,生弟洽”语,知孙洽生于天启元年辛酉(1621)。

方引祦(1655-1727),字向先,浙江遂安人。

民国《遂安方氏族谱》卷三:“引祦,象瑛长子,字向先。康熙己卯岁贡,任湖州府武康县儒学训导。顺治乙未年十一月初五日巳时生,雍正丁未年十月初五日酉时卒,享年七十三。”[46]知方引祦生于顺治乙未(1655)十一月初五日(公历为1655年12月2日),卒于雍正五年丁未(1727)十月初五日。

《年表》存在上述舛误和疏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清代传记数据数量众多,有些数据未能寓目,如家谱、年谱等;二是在吸收前人及时人的研究成果时,对人物的碑传疏于考订;三是编者在呕心沥血整理、考订、校雠时,难免笔误,或排版舛错,而校对时又未予纠正,从而导致对一些人物的姓名、生卒年、字号、籍贯,造成或误或缺。尽管如此,《年表》仍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参考工具书。

猜你喜欢
年表康熙
年表
王锡良年表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康熙朝南府、景山机构的设立与演变
黄春明个人年表
赵振铎先生学术年表长编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弋舟主要出版作品年表
如此原因
华特·迪士尼重要作品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