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放大学面临的挑战及警示

2020-01-09 09:17天津外国语大学黄立志李智瑶张乃心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面授办学英国

■天津外国语大学 黄立志 李智瑶 张乃心

在过去的50 多年中,远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英国开放大学(OUUK)。英国开放大学创建于1969年,目前拥有200万学生,覆盖世界157 个国家,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大学。但是,近年来英国开放大学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开放大学面临的困境

当前,英国开放大学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招生困难、辍学率居高不下和满意度下降等。于是开始采取学费上涨、缩减教职工人数等措施。

(一)招生难

截至2018 年,英国开放大学在过去的7 年时间里,本科生人数减少了四分之一,财政赤字不断升高。开放大学本科在校生的数量,从2005—2006 学年的15.1 万人下降到2016—2017 学年的11.3 万人。2012 年,英国高等教育资助改革后增加的条款让很多学生失去了申请学生贷款的资格,很多学生因此背负巨额债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申请开放大学的学生的热情。

(二)辍学率高

开放大学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辍学率高。英国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毕业率为82%,而英国开放大学的毕业率仅为22%,约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四分之一。尽管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已经做得非常优秀,但是22%的毕业率对于英国开放大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满意度下降

根据2017 年全英大学生问卷调查,英国开放大学获得的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为89%,虽然仍然拥有较高排名,但与之前相比还是有所下降。自2005年开始,在全英国所有高校所获得的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平均值逐年有所提升的同时,英国开放大学所得到的学生对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相应的,其排名也在不断下滑。通过对2007—2016 年10 年间的调查表进行汇总发现:“教师的讲授生动有趣”和“教师的讲授充满激情”两项满意度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这说明学生对英国开放大学教师的讲授魅力认可度在下降;设问“测验安排合理,评判公正”的总趋势在下降,设问“事先了解评分标准”在2013—2017年之间有显著的下降,这说明学生对于事先知晓作业和测验的评分标准的认可度明显降低;设问“学习过程中得到足够的建议和支持”在10 年间有明显下降,这说明英国开放大学的学生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教师支持服务的认可度下降了。同时,调查显示,学习者对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认可度降低,并且对通过英国开放大学学习之后的个人发展自信程度有所下降。

二、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挑战

英国开放大学已经成立50多年了,它创立了一种远程教育方式的大学,为世界高等教育设立了一个标杆,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的新模式。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大进步,那种依靠电子邮箱传送教材的手段以及通过BBS论坛形式进行师生交流的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人们对于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提出了质疑。

(一)虚拟大学的转向问题

2003 年,吉尔·科卡波(Gill Kirkup)在《开放与虚拟大学》一文中提出“从卓越到虚拟”的观点,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应该从卓越走向虚拟,并且对比了美国著名的虚拟大学凤凰城大学,认为那是可以通过个人电脑进行上课学习的一种无以伦比的便捷方式。在他看来,英国开放大学应该向美国的凤凰城大学学习。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应该从卓越走向虚拟。这也说明这种办学模式在21 世纪最初几年就已经受到了挑战。

英国开放大学正在转向“面授交互将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无缝对接”的办学理念。尽管过去的开放大学也注意面授,但是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在时空上的分离。

(二)开放教材的问题

无论是英国开放大学还是香港公开大学,开放获得的教材已经成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电子化的教材很容易获得,更新也很快,价格比较便宜,这是英国开放大学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优势正在被消解。正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教材内容的作者、教材质量以及共享教育资源文化等问题正在面临挑战。同时,高价印刷版本的问题以及版本及时更新的问题也都需要克服和解决。因为这些资源是开放的,也就意味着是免费的,作者的知识产权问题由此提上日程。

三、对我国开放大学的警示

2012年7月,教育部批准5+1所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首批开放大学。在之后的7 年里,学校数量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个别开放大学的招生依然存在困难,基本处于一种维持的状态。结合以上英国开放大学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国开放大学应该如何深化改革,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

首先,是规模与质量问题。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进入大众化阶段,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8.1%,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专科为主的开放大学在招生上没有多大的优势。因此,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保持开放大学的所谓“特色”,基本上不太现实。即便是英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开放大学办得比较成功的发达国家,再依靠规模取得效益恐怕也很困难。20世纪60年代,德国奥托·彼得斯的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尽管做了后期的完善和修改,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具体地说,国家开放大学“零门槛入学”的招生口号,就是竭泽而渔。按照英国约翰·丹尼尔爵士的“铁三角”理论,降低入学门槛,就意味着降低质量。当今我国开放大学主要面临的是质量问题,因此,就应当适当提高门槛,适当提高质量,实现需求质量与规模的契合点。简言之,我们应当适度控制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

其次,是特色与趋同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学习、智慧教育、泛在学习一拥而上,令人目不暇接。爱尔兰远程教育专家戴斯蒙德·基更创立的远程教育的教与学重新整合理论,已经被传统大学所吸收与融合。要想维持远程教育的特质——“师生在时空上的分离”基本上已经不太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脚步。换言之,开放大学要想保持自己的特色比较困难,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趋同是必由之路。国外远程教育专家霍姆伯格提出的有关远程教育的定义,即非连续的面授。这个定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开放大学依然需要强调一定的面授,“面授辅导是远程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即时通信业十分发达,“双课教师”(线上主讲和线下辅导)开始走向了教育市场,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一定的面授。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强调教学支撑服务,那么今后面临的招生困境将不仅包括与传统高校的竞争,还包括与像新东方之类的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

再次,是借鉴与创新问题。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即便是英联邦国家,也只是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比较成功,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并未实践和推广。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其他的尚未更名的广播电视大学应当转向建立中国特色的远程与开放高等教育机构。“广播电视”现在已经成为了过时的传播手段和技术,是否可以改称“天津移动大学”“河北无线大学”“四川新传媒大学”“山西网络大学”等?总之,在名称上不宜照搬英国,而应体现中国的特色与创新。笔者认为,“新媒体大学”比较恰当,因为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无论将来出现何种新的信息技术,诸如拟态手机、量子通讯和机器人教育等,都可以称之。这个名词的概括能力比较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过时。

最后,是规制与保护问题。2000年夏天,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31所重点大学开办网络教育试点。近20 年来,他们为我国网络教育作出了贡献。然而,英国开放大学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法律限制牛津大学等传统大学进行类似的成人教育。如今开放大学的招生形势依然严峻,这些“双一流”高校再面向成人进行网上教育,已经不太符合形势的需要。对我国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而言,有失公平。故而,建议取消传统高校办网络教育的资格,确保开放大学生源。

总之,尽管英国开放大学仍然被称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但的确在办学模式上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困境。我们在学习他们的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国情,创新远程大学模式,体现教育自信,彰显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面授办学英国
英国的环保
自学
自 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英国圣诞节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