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2020-01-09 09:17天津市静海区第六小学元绍文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究语文课堂

■天津市静海区第六小学 元绍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两年的探索中,我们尝试着把课堂结构分为四个阶段,即“激趣—质疑—探究—延伸”的“四环节教学法”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认清每个学生的基础为前提,找出学生在知识、能力、潜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实施“四环节”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每个学生最短时间、最大程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四环节”教学法,谈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激趣导入,激励求知

启发学生爱学,重点是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其呈现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可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优美音乐的渲染作用、以旧引新的规律迁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

创设情境可以把学生的阅读动机、兴趣和情感激发起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导演”“教练”,引导学生“入境”,启迪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1.设置悬念,营造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蕴含着丰富的悬念。笔者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中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有幸飞入太空的宇航员安德斯上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地球呢?

2.创设情境、以境吸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把课堂上更多的自由学习的空间和自主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思维情境。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笔者让学生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们会怎么做?”启发引导学生组建临时家庭进行情景再现。其间,卖火柴的小女孩哭丧着脸来到了中国家庭,家中成员热情地接待小女孩,用真诚的话语抚平她的心理创伤,他们成了好朋友,亲如姐妹。卖火柴的小女孩被真情感动得眼含泪水,被幸福围绕着。她情不自禁地说:“中国真好,中国真好!”在活动中,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再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助推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创新精神。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师创境激趣之后,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大胆质疑,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发现并认定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层次转化为课时目标。这是学习活动的感知阶段。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质疑问难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气氛,积极启发,热情鼓励学生去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教学活动中来。有学生在学习《海底世界》时就这一课的插图向教师提出疑问:“章鱼不是10条腿吗?怎么书上画了6条?”还有的学生说:“书上说章鱼是软体动物,可是高级贝类科学界对此还有分歧呢?”这些难道不令人吃惊吗?我们都吃过章鱼,但从来没注意它有几只触手,更不注重科学界对章鱼的分类还有分歧。我们从心里为他们喝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质疑问难,敢于向课本挑战,善于思考问题,使学生学习信心倍增,助推了学生乐于思考、善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要求教师在检测验收学生自学情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评议,发现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或典型学习范例,组织学生研究探讨,分析讨论,破解难题,生成新知。当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疑难问题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师生共议,从教材特点、学习方法、认知规律等多方面作简要精辟的总结,从理性的角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针对各自提出的难点和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共同探究,以便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一、被动、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语文教师应以课堂改革为契机,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宽松、积极、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语文课本有丰富的内容,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多角度、全方位去探索,去追求与众不同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如教《草船借箭》时,课后笔者让学生谈一谈最佩服的人是谁。大多数学生说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这个答案无疑是“标准”答案。但也有学生提出佩服周瑜,说他很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当了都督。还有的说佩服鲁肃的忠厚、曹操的谨慎。听了这些观点,大多数学生持反对意见。笔者适时点拨,并肯定了他们的不同想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思,探究知识的结论、探究知识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全面准确的知识结论,共同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感受到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一是对学习内容作简要概括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指导学生总结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所学知识有何特点,自己运用何种方法学习。教师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领悟学习规律,学会迁移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乐在其“引”,学生乐在其“创”。教师对学有得法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激活学习的创造热情,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这是教学的升华阶段。

1.归纳总括。课后总结是教师对所授知识和学生进行再重现再总结的过程。由于时间所限,教师可以串讲归纳或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所学知识的要点,以便以后巩固复习。现在往往出现教师对总结这一环节不够重视,课的主要内容传授完了就草率结束,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出现模糊或误差。

2.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把语文教学的视野由课堂引向课外,甚至引向社会。我们把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形象地概括为“课内长骨,课外长肉,教师铺路架桥,学生结丝织网”,形成一个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延伸的教学网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活动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条件。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组织各类活动。例如:办手抄报,组织语文知识竞赛、朗读比赛和排演课本剧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强。在排演课本剧《美丽的公鸡》的活动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推想每个角色的表现,再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台词反映出来。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才能,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教育。

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也在实践中不断证明,这一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探究语文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