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技巧

2020-01-09 09:17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新天镇下姚小学郑毓敏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布置题目解题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新天镇下姚小学 郑毓敏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数量较多,且质量不高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压力,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经常会布置得较多,希望学生在大量习题练习中提升数学成绩。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作业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教师依然在布置作业时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在作业布置时要面面俱到,将课堂中所涉及的所有知识都进行作业布置,教师希望学生通过作业的反复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并积累做题经验,找到解题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不仅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会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数学作业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二)作业布置形式单一

我国素质教育已经推行许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进行作业安排。而数学作业仍是以大量书面笔算习题的形式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作业形式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作业形式较单一,并不符合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只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在作业中一个题目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但解题方法不止一种,而教师只注重其中一种解题方法,只追求答案,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

(三)作业布置统一化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对知识的吸收运用状况也各有不同,学习能力差异明显。但在作业内容布置上都是相同的,这在学生看来教师的作业安排是公平的。并且,教师认为六年级学生可以应对小学阶段的各种数学题,因此并不会在布置作业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设计,只会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作业的布置,致使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不一。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习题练习需求,就会对作业失去兴趣,也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的动力,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在做题过程中感觉吃力,因此对数学作业产生消极怠工的状态,甚至出现为了完成作业而抄袭作业的情况,数学作业也就失去了布置的意义。

(四)作业缺乏联系性

在六年级的数学题中,经常会涉及文字叙述题,这就需要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将题目读透才能正确进行解题,所以小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较密切。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致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并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有时会出现作业与知识点不能对应的情况,使学生在作业中不能找到重点,作业练习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小学六年级作业布置技巧

(一)作业的布置层次化

我国的小学教育,班级学生数量普遍较多,尤其在学校合并优化教学资源的背景下,学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大班制教学。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依据学生情况进行相应的作业布置。在作业的选择中,选择实际应用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作业,并杜绝出现重复性题目,找到作业重点,针对重点知识进行着重作业练习。

尤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作业不仅仅用来提升成绩并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作业题目,在作业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作业布置。比如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少布置作业,主要对其进行知识的扩展,并在练习中活跃学生思维,使其灵活分析问题;对于成绩中等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作业的布置,并对课本中的作业进行延伸;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刚刚及格,且数学基础也较差的学生,要对其进行大量重复性练习,题目难度设置为基础,例如在学习双位数乘除法时,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题布置,35×47、28×56、32×63 等这样的基础练习,只有等到他们的基础扎实后,才能进行知识延伸以及思维拓展练习。

(二)作业内容多样化,增加趣味性

教师在进行作业内容选择时,要选择多样化、趣味性的题目,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实践生活,既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又能提升综合数学素养。例如,在正方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正方体实物,如礼物盒、食品盒、饰品盒等,在观察其各个棱和面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另外作业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图书馆进行位置关系图的绘制,学生在观察图书馆后进行方向坐标的确定,然后再进行角度方位分析,而且在作业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几人一组共同完成,在探讨研究中增长学生的知识,然后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并且整个作业完成过程趣味性十足,在轻松的做题氛围中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堂与课后作业的联系

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多数情况下课堂作业与课后的作业练习性不大,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巩固知识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连贯性,在布置作业时思考作业是否已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然后依据课程进度合理布置作业,使学生加强知识的巩固并深入进行知识的学习。另外不仅仅只是针对数学学科的课堂与课后的联系,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很重要,六年级的数学题较多涉及文字叙述题,对语文基础有一定要求,只有将数学题目理解透彻,才能正确进行解题。在学科的联系中,不仅涉及语文一门学科,各科之间都有联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运用到其他学科与数学学科相关联的知识,也促使学生在做题时减少枯燥感。

(四)结合故事布置作业,增强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

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是千篇一律的,教师根据教材进行作业内容布置,在作业题目的叙述中也是依照文字讲述,并且数学题目的思维逻辑性较强,有的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会存在偏差,因此数学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作业题目也显得抽象难懂,都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对其在生活中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将这两方面与数学作业相结合,设计一个趣味故事使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作业。

例如,在数学应用题的作业布置中,涉及路程时间运算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将乌龟和兔子在题目中进行角色设置,通过它们各自的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作业题目的设置,然后在趣味故事中吸引学生对作业的关注度,并在教师讲述过程中对题目进行全面的理解,将数学作业与寓言故事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并降低对数学作业的抵触情绪,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布置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追根求源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