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设高中班级学风

2020-01-09 09:17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风错题计划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 陈 颖

高中学风建设要讲究方式方法,本文通过班级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立规矩、教方法、做计划”三部曲,能够帮助班主任有效树立班级学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动班级成绩稳步前进。高中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厌倦了老套的说教,简单粗暴地训导难以起到作用。作为班主任,必须在能够在树立规矩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驱力,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办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同学们事半功倍地取得学习进步。在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手段。

一、立规矩:树立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学风必然要有良好的班风配合。一套内容详细、操作具体的管理制度,是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老师,他们能够根据制度允许什么、不允许什么、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来决定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所以,班级建设一定要从立规矩开始,在实践中,可以建立班级管理的八项纪律:

1.现象,绝不姑息。守时这个作风非常重要,所以这可以成为这一年中班级评优评先的一个先决条件。2.仪容仪表不合格现象。明确艰苦朴素是班级的优良作风,“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班级的座右铭。3.作业抄袭和拖欠现象,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说明。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是周围同学奋斗的表率,这方面不允许有不和谐之声存在。4.杜绝破坏团结的言语和行为存在,一个班级内部是团结合作关系,只有班级团结合作,相互理解、相互照顾,高三这一年彼此才有精神支柱,集体才有凝聚力。5.高中三年中,既要管理班级,又要兼顾学业,所以全体同学应该尽力配合班委的管理,保证班级朝着一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进步。6.每天的出勤情况登记和存档,出现异常情况时,在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家长取得联系,保证“明去向,知归期,准时准点”。7.卫生情况是一个班级整体班风班貌的第一反映,每个小组轮流负责一日卫生,具体负责的项目责任到个人。窗明几净的复习和备考环境可以为每个孩子保驾护航。8.到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安静上课和自习环境让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

二、教方法:四项法则优化复习效率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一方面要教会学生高效率地复习,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跟本班科任教师的交流,关注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效果,引导大家贯彻四项法则:

1.导图运用于复习和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能给你一种全景视野,不会让人因无序庞杂而倍感压力与不快。因此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将逻辑复杂的章节内容转化成灵活多变,清晰易懂的图形图像。2.内容复习小结的时候,引入该部分知识点的历年高考真题,让学生深入了解高考怎么考,知识点如何应用,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乱。3.布置的作业内容教师必须自己先做一遍。经过谨慎地比较分析,明确出题者的意图、考察内容、题目背景和解题思路后,再经过精挑细选后布置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必讲评,既能提高他们的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练习的质量。4.与重反馈结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感想,便于及时接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程度和应用能力,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纠正,减少考场上失误的概率。

三、做计划:推广“PDCA”激发学生自驱力

在树立外部规则的同时,学生内心的接受也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自驱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自驱力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通过自行寻找解题方式找出学习对策。另一方面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加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固有缺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跟随教师的授课计划进行学习,这就使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学生的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本分,因此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计划的制订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每天早上花五分钟时间,先估计大概一整天要完成的事项,然后在本子上画出当日计划表。计划表分3列,第一列上标注一天中具体的时间段;在第二列上写上每个具体的时间段计划要完成的任务;第三列为前面制定的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睡前花五分钟时间回顾一下,稍做总结,然后第二天重新开始。回顾的时候,只要看右边的完成项就好。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做计划并从中受益,我同时指出,过去有些同学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学习计划”就只是一个日程安排表,用完了就可以扔了。没错,安排好自己一天的日程事项是计划表的重要功能,可这只发挥了它50%的功效。隐藏在表格背后,真正决定你能否突破自我的核心因素,是它的隐藏功能——“分析”。因此,我引进了“PDCA”循环,它是美国质量管理领域的经典模型,包括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从计划到改进的良性循环:

1.计划阶段,包括四个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或影响因素;(3)要因分析;(4)制订计划和措施。2.实施阶段。3. 检查阶段。4.处理阶段,分为两个步骤: 进行标准化处理;找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到下一个循环中继续解决。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日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做好每周总结,并以辅之以往届优秀学生的案例为模板说明:

本周学业总结:1.语文:古文知识点与背诵基本落实,但作文的框架结构还不够合理。2.数学:本周知识点还未归纳,错题集还未复习巩固。3.英语:完形填空丢分太多,做听力和阅读题时的专注力不够,词汇量有待进一步提高。4.物理:本周刷题量不足,《物体受力分析》这一专题掌握得不够熟练。5.化学:物质检验和电解质这部分内容还有些混乱。6.生物:本周错题集还未整理。7.政治:本周知识体系还未归纳总结。8.历史:基本完成任务,只需稍加巩固和记忆问题即可。9.地理:本周的知识体系已建构完成,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应用上还不够灵活,需要多刷题巩固。

改进措施:1.每天上午起床后花半小时至一小时巩固各科需记忆的内容。2.每天中午利用午休前半小时刷题,主要利用导学案配套练习。3.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梳理当天所学的内容,建立章节之间的知识体系。4.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自习课完成2 篇完形填空,并整理常见生词。5.利用每周六上午整理本周各科错题,归纳分析和整改。

在上面这个总结、分析的案例中,该学生针对每个科目都做了两个维度的分析。

一是分数体现出的不足。比如英语完形填空丢分太多,然后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如利用某一段时间进行刷题巩固;二是学习进度上的不足,比如某学科的知识点未归纳,错题未复习。这很正常,之前说过计划和执行之间肯定是有差距的,各种实际的干扰因素,不可能100%完成。关键是分清主次,提出弥补的策略——利用某段空白时间整理错题,并逐点分析、归纳、总结、整改。这份周分析从主客观两方面审视了自己的进度和水平,并据此制定下周的复习重心,接下来的每日计划也就有了方向。

四、结语

求人不如求己,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最好的捷径。本人所带班级在进入高三后,模考中各学科的平均分的位列年级第一,尖子生也比较突出,同时获得了先进班级的好成绩,期间不断收到科任教师及学校对班级的好评,体现出了“立规矩、教方法、做计划”三部曲的效果。通过以上手段建立优秀的学风,能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动班级成绩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学风错题计划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