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心悟,授之以渔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0-01-09 13:37陈丹丹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群文初中语文文本

陈丹丹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山东 东营 257500)

一、群文阅读内涵分析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群文阅读致力于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系统地推进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体现多文本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意义分析

(一)群文阅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

所谓语言能力,即是指充分利用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语言能力是文学素养的核心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培养项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科学措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据实际而言,群文阅读是通过制定相应的阅读规程,让学生逐步养成群文阅读习惯,自觉运用群文阅读思维,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学会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辨识提取,比较整合,批判创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的一种高效阅读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则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阅读活动是通过浏览文字获取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以至于内化知识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是走马观花式地一扫而过,那么则很难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实际上,真正有效的阅读活动必然是学思结合的,即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深入思考充分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有效利用文本信息。正因如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探究。群文阅读建立了立体紧致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发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在多文本人文滋养中,获取正确的道德认知与方法论,凝练终生受益的核心素养。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基本策略分析

正如上文所言,本文探究的重点内容即是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具体分析教学策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晰群文阅读的基本理论与实施途径,其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群文阅读有两个重要理念,即结构化阅读与集体建构,它们是组织实施群文阅读的重要基石。二是群文阅读有三条选文途径,即教材内选文、教材内外选文、教材外选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通过以上三个主要途径则能够高效地结合教学实际整合、梳理、建构群文。三是群文阅读须重点培养学生四项能力,即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意能力。四是群文阅读须凸显五个关键行为,即比、对、读、议、整,譬如“比”即是指对多文本言语内容或形式进行比较、筛选和辨识。总而言之,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为了确保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就应该按照上述教学理论与实施要求,充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效落实教学措施。

四、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把握情感,培养学生关联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是以多文本阅读为基础的,以共享智慧为形式的阅读模式。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只有通过关联阅读,才能够实现对不同文本内容的整合梳理,才能够真正地达到融会贯通的阅读效果。事实上,不同的文本尽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手法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大体相似。诚然,人类作为感性动物,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情感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浑然一体。正因如此,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也无一例外地会将自身的丰富情感流泻于字里行间。简言之,阅读活动无疑就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作者五味杂陈的情感以及或飘逸或深沉的思绪。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由于文本十分丰富,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不应该将视线拘泥于某个点或面上,而是应该从多元的视域去审视多个文本的内在联系,深刻领会各自内涵与异同,这样才能够多角度甚至是多维度地进行阅读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紧紧抓住情感这根主线,将不同文本的细枝末节都串联起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关联阅读,从而逐渐帮助其养成整体阅读观。譬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以情感为主线将不同的诗文融合起来建构结构化文本,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加强对诗文内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夜上受降城闻笛》时,教师就可以抓住作者表达的逆旅思乡之情、边塞驻守之苦,从而将王维的《使至塞上》、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融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整合梳理知识,充分感受古体诗的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活动是学习知识、丰富内涵、提高素养以及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理解,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多运用、多表达,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将书中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有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可见,在初中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实践运用活动,让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例如曹操的《龟虽寿》中,诗人把哲理沉思和慷慨激昂、艺术形象汇聚到一起,充分展现积极进取、老当益壮的生活姿态。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样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让学生领会诗人表达的爱国之心、忠君之念以及自身的豪情壮志。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鼓励学生通过朗诵的形式大声地将两首诗歌以豪迈抑扬语气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模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文内涵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鼓励开放式阅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文坛巨擘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然,由于读者经历、心智、阅历等条件的不同,因此每个读者在阅读相同文本的时候,难免会有各自独特的理解与体会。在传统阅读活动中,许多教师都习惯于为阅读设定标准,以此量化学生的阅读效果。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甚至将答案或者自身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就让阅读活动失去了辨析探究的乐趣。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教师就应该积极组织开放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多个文本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思考问题、辨析问题。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逐渐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面都有待加强。正因如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大力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模式、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