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课程思政的美育目标与实现策略

2020-01-09 14:44包可方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育思政音乐

包可方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①《音乐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将来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 这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将影响着我国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 基于此背景,在本课程中是否坚持了正确的思政改革方向和实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尤其重要。 参照《教育规划纲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音乐教育学》课程应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深化课程思政在《音乐教育学》专业课中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地进行音乐教育学课程的更新与发展, 在音乐教育中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美育与德育,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德育与美育功能,并重新赋予音乐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 通过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创新、 审美原则下教育方法的改进和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 发挥思政课程和本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全方位发展的师范人才。

一、《音乐教育学》美育目标解读

从教育任务看, 美育的任务就是为了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对象化,是不同时代的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积淀和物态化。 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接受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使之纳入到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中去。 这种审美心理的构建,实际上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 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②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者时更要强调音乐课程“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这一理念,让德育与美育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两者都作用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是有目的、有规划的进行道德意识影响,而美育是在艺术作品中熏陶、感受精神的净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更具有情感性的特点,对于教育群体来说也更易于接受。 由此,需教会学生在音乐材料中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审美教育,结合音乐自身的情感性特点,用各种方式去参与体验音乐, 从而全方位的进行美育, 塑造健全的人格。 下面从美育目标出发,围绕教学素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解读如何打造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

(一)美育目标下对教学素材的优化与整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教学素材必须有整合、优化的能力,学会运用的各种素材,结合当下文化艺术环境,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课例中加入杯子歌、手势舞、身势等流行元素,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同时对教学素材进行优化和更新,从大局观出发,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基础教育,更要做好铺垫,使教学过程形成体系,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例如,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按照年龄段列举出教材目录,详细解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美育目标要求,分析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素材门类,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梳理与整合,找出对应门类的教学内容,相互拓展延伸,使教学形成一个附有逻辑性、 规划性和科学性的闭环,确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学科整体育人观念。

(二)美育目标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时代,音乐教学活动更应该是创造性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育目标之一, 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必须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音乐教学法,并用创造性思维把所学课例化为己用,灵活编创。 基础音乐课堂不能把学生固定在座位上,需要教师创造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聆听、感受、演唱、演奏音乐,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下创作音乐,增加音乐教学实践环节,在音乐教学中尽可能融入体态律动等教学方法, 增加课堂的愉悦性和参与度。 因此,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要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力, 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各类教材内容,在聆听、欣赏、表现、创造等教学板块中发挥最大美育作用。

(三)美育目标下评价原则的规范与完善

音乐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使人学会一首曲子或掌握演奏的技术,而在于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目标,即学生在音乐中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能与优秀的艺术作品达到情感共鸣, 各种情感交织, 能够用音乐抚慰人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创造力,以音乐为志趣,能够伴随其一生。 由此,确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后,传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使用华丽的高难度技术演唱或演奏不再成为评判好坏的标准, 而是紧紧把握审美感知, 能够积极地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感知音乐各要素的能力,通过旋律、速度、节奏、 力度、 音色等感受音乐的表达与情绪之间的关系,通过创造和创编延伸音乐的意图,评判是否具有探知心理, 主动去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同时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文化的人文内涵,拓展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二、《音乐教育学》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际能力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基础音乐教育者的能力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与器乐、 声乐等各种技法练习, 而忽视了将所学知识技能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在选择器乐曲、声乐曲目方面多集中于西方作品,理论教学部分几乎照搬西方教学模式,案例谱例的分析也少有中国作品, 在技术教学中无意识的偏离了中国特征的艺术氛围, 专业技术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结合不足。

(一)技术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不足

在本科教育期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长期固定的培养模式中容易形成以下惯性:器乐课关注各种演奏技巧;声乐课关注发声方法和发音位置;作曲类课程关注作品结构和和声配置等,而此类课程体系模仿西方的教学逻辑,多年未进行过大变动,且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精力, 以达到相对较高的技能水平。 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演奏和演唱技术技巧上,分门别类地把各音乐形式区别开来,没有做到思考课程中的内在核心价值,提高综合审美能力,符合时代特征,关注音乐内部的各种联系,拓展选曲和技术的层次,不能局限于西方作品,且对演奏演唱作品的审美内涵需要做延展了解。 而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有综合技术能力,对演奏、演唱、即兴创编、体态律动等都能够做到驾轻就熟,不需要过多使用华丽的技术与技巧, 但要求一专多能的创新型教育者,糅合所学的知识技能,以美育为纽带,全方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音乐审美价值,弘扬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理论基础与思想提升缺少互动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耗费大量时间提高自身演唱与演奏水平,且效果显著,但忽视了夯实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学校同样开设音乐教学法类课程,如在合唱教学中常用的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活动中常用的奥尔夫原本性教育理念等, 但学生不能把教学法与所学技能结合起来, 生搬硬套或是无法落到实处, 站上讲台时对于灵活多变的教学环境依然束手无策。 对于这种学习与实践脱节的情况,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应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在中小学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 深入挖掘具有思政意义的教学素材,从身边熟悉的文化环境入手,解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挑选优秀的本民族优秀演唱、演奏、合唱曲目,让美育承载德育深入人心,并在固定时间进行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学竞赛, 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指明学习方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输送优秀的音乐基础教育搭建桥梁。

(三)本土音乐与审美精神存在脱节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音乐文化,而本地音乐文化恰恰是宝贵的音乐文化教育资源,如何真正的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必定要从本土音乐文化开始。 目前运用较广的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原本性理念都要求教学者从本土的音乐发掘。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中的实施建议章节也同样提到: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课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弹性尺度。③本土艺术文化是民族音乐的生命之源,在孩童时浸泡的本土艺术文化氛围之中,对其一生的艺术品味与价值观都会影响深远。高师音乐教育应教会学生挖掘本地音乐文化资源,提炼本土音乐文化的审美内涵, 同时升华其审美内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使其成为优秀民族民间音乐的一部分,用民间音乐的力量传播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内涵,学会利用当地音乐文化代表性民歌、当地戏曲、民间艺术、民间童谣小调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再创造力,为本土音乐传承注入新的血脉,弘扬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

三、《音乐教育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以育人为核心目标,贯通不同学科和课程的功能,使各学科课程都能真正参与高校育人工作,体现育人价值。④《音乐教育学》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程, 更需要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发现美、鉴赏美的同时还能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同时渗透情感教育,与课程自身的美育与德育属性相得益彰,让育人功能发挥最大优势,产生协同效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一)“课程思政”理念对《音乐教育学》课程的主动融入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功能壁垒,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德育功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 拓展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功能,通过创新内容、有效的平台和机制构建,加强育人合力,发挥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落实到《音乐教育学》课程中,必须发挥“学科德育”的优势,推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里全方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挖掘学科内在的价值因素和精神因素, 结合音乐学科的美育特点,最大化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音乐教育学》课程所需基础专业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如视唱练耳、器乐、声乐、合唱指挥、曲式分析、即兴伴奏等等都囊括在内, 在进行教学实践时也会运用不同的专业技能, 应深度挖掘其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提炼其中的民族性、思想性和人民性,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璀璨, 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由此,本课程除了对专业技能有要求以外, 对意识形态做了立德树人的更高标准, 在美育与德育的思想统领下使用专业技能进行教学,让专业课与思政课产生共振,引发串联效应,对于一系列音乐专业必修课形成影响,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下完成育人目标。

(二)民族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学》的学科融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会开设中国音乐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理论意义强大而实践环节缺乏,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还是不够。 本专业的学生应做到学以致用, 从以下方面入手: 必须选修一门民族乐器,熟练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能够演奏不同风格类型的曲目, 对乐器的历史发展有一定了解并能够教授;开设中国音乐理论相关课程,介绍中国乐器的特色特征及著名的器乐曲目, 定期以沙龙的形式开展民族音乐讲座和音乐会; 对于中国传统民俗艺术中的哲学理念、 美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做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每个民俗节日举办赋有音乐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 每学期固定学习一定数量的优秀少数民族民歌, 掌握各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学习传统戏曲声韵,了解各种戏曲文化所特有的内涵和唱腔;与文学专业互联,对古诗词进行再学习,着重探寻古诗词里的音律平仄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必须全方位多维度地贯穿整个音乐教育之中, 继承和发展中国优良的音乐文化, 在各项实践中体会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基础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与美育原素, 内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意识,并把这些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基础教育中无限传承下去。

(三)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学》的教学实践

本土音乐构成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构成世界音乐。 每一种本土音乐都是民族音乐的珍贵宝藏,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更要学会挖掘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并对本土音乐进行再创造,对发扬本土音乐文化、丰富民族音乐文化有极大的意义。

1.本土音乐文化艺术考察

深入考察本地音乐,深入田野调查,对本地的历史发展、方言发展、文化传承做详细的了解和学习;对本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记录方言特色、语音语调,仔细揣摩其风格特色,认真品味方言腔调对本地民间音乐、戏曲的影响;对流传民间的山歌小调、戏曲唱腔、民谣童谣做详细的记录与梳理;走访民间艺人,对优秀的民间艺人做个人访谈;走访民间艺术团体组织,定期观看民间民俗艺术活动;邀请优秀的民间歌手走进课堂、走进音乐厅等实践活动,跟民间艺术家拜师学艺,在特定的民俗节日活动中深入探访、参加本地人文活动,感受风土人情,用本土音乐文化沉浸、熏陶、感染自己,在人文情怀中挖掘音乐教育的素材,整理、梳理可用音乐素材,从中窥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历史规律,仔细分析本土音乐与本地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与教育观念,不留余力的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本土音乐文化, 认真学习本地民歌、器乐,真正做到感动自己后做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播种机, 担起丰富优秀的中国民族民间民俗音乐的重任。

2.本土音乐文化创编运用

在深度学习本土音乐文化后,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灵活运用这些素材, 对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进行艺术性编创。 例如: 提取本地特色的地标、小吃等用方言进行节奏编创,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加上旋律, 通过分声部卡农等手段创编成小型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创造音乐的兴趣;对耳熟能详的民谣童谣加入变化的节奏律动,改编成声势组合,使学生在民俗小调中找到乐趣,增强民族认同感;把本地流传的民间歌曲改变成合唱曲目, 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新寻找新的活力,并在比赛、表演中把本地民歌传承和发扬; 把流传在民间的小故事根据时代特征改编情节,填词编曲,设计场景动作,利用现有的资源设计舞台道具, 成为完整的符合时代逻辑的小型戏剧,在音乐、故事、手工等艺术创编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德育与美育的双重角度熏陶,用优秀的本土文化浸染审美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同时通过各种门类的艺术实践,促进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性思维,启迪智慧;戏剧的编创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培养合作意识的同时增加服务精神,提高协作能力,让合作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结合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形式, 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多种新形态, 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课程思政”中的德育与《音乐教育学》课程中的美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下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循循善诱式艺术教育,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本文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实际, 为实现审美教育提供种种途径,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继承和弘扬璀璨的中华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做最大努力。

注释:

①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58 页。

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36 页。

④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 2017(07):21-25。

猜你喜欢
美育思政音乐
论公民美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美育教师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