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图书馆:我国公共图书馆特色发展之路

2020-01-09 19:10
图书馆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馆馆藏图书馆

冯 丽

(盘锦市图书馆,辽宁 盘锦 124010)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实施,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要求并基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前提下,促进图书馆逐渐完善服务体制,一方面应将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延伸,另一方面应不断强化服务能力以及效率。目前,我国主题图书馆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发展的趋势。同时主题图书馆拥有独特的资源和服务,以其特有的服务吸引着用户。上海市图书馆与杭州市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的构建,既匹配了用户基于个性化主题服务需要,也发展成了特色鲜明的图书馆,成为当地具有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的靓丽名片。

1 主题图书馆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主题图书馆逐渐成为特殊的图书馆类型。对于主题图书馆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做过论述,图书馆界认为主题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Special Library)相仿,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王世伟认为:主题图书馆是通过特定领域(某一或多个领域)的专藏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对专类知识和信息需求的图书馆[1]。经过梳理笔者认为主题图书馆是为特定读者需要,集中专门文献,开辟精、专服务的图书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文献信息收藏是特定门类的,馆员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服务对象是有专业需求的读者,提供的服务是有专业特性的。

纵观图书馆发展历程,主题图书馆并非全新的定义,在西方古代的修道院图书馆以及我国古代的寺院图书馆,都是初期的“主题”式图书馆,它是随着图书馆发展趋势演化而成的,能够以其个性化与专业化的特点,围绕具体服务群体展开指定范畴内的服务,构建的服务体制与模式皆是综合性图书馆难以比拟的。目前,全球多个地区建立并运行质量较好的主题图书馆有:新加坡的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唐城图书馆;欧洲的种子图书馆、工具图书馆;美国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图书馆、黑人文化图书馆、表演艺术图书馆等[2]。主题图书馆是根据读者阅读诉求的不断变化而展开的探究和实证,也是公共图书馆集中馆藏延伸服务的一种形式。

2 主题图书馆的类型与内涵

2.1 主题图书馆的类型

我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发展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杭州模式和上海模式,主要类型有总分馆、馆中馆、独立图书馆等,既可以图书馆分馆的方式出现,也可以在馆内设立主题阅览特色区,比如独立成馆的曲阳影视馆与东莞图书馆的分馆粤剧图书馆。从与总馆的关联性而言,设在馆内的主题图书馆,为“馆中馆”形式,设在馆外的主题图书馆,则为“馆外馆”形式。多数地区基于本地发展现状,建立了具有本地特征的主题图书馆,如京津地区的天津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广东地区的深圳市图书馆以及广州市图书馆等主题图书馆建设以馆中馆为主;上海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既有馆中馆也有馆外馆;杭州图书馆的主题分馆主要是馆外馆,其盲文分馆、围棋分馆、环保分馆等呈现出了社会性与规范性的杭州特征,为国内主题图书馆发展的代表。

2.2 主题图书馆服务的内涵

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始终的。主题图书馆基于特定领域内的知识资源来匹配服务群体的阅读诉求,同时依托于其特色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群体的阅读体验感,传播并推广该领域内相应知识资源[3]。通常来讲,主题图书馆都是针对该主题进行服务,充实该主题馆藏,营造主题氛围和环境,积极开展与主题相关的读者活动。主题图书馆服务主要包括完备的硬件资源服务、多样的文献资源服务、专深的参考咨询服务、独特的读者活动服务以及长期的跟踪与拓展服务。它的服务不仅有包容性、主动性,同时还具有专业性。

3 主题图书馆的发展特点

3.1 主题图书馆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政府指引与辅助是主题图书馆构建和推广的核心驱动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31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等为分馆或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4]。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文化体制领域而言,“主题图书馆”形式往往存在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环节中,并充分依托本地政府的政策方针与发展战略,围绕主题图书馆的推广和构建建立完善的资源体制与执行标准,例如北上广等城市的主题图书馆建设发展都被纳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经济的腾飞促进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沿海城市,例如深圳、佛山、杭州以及上海等地区,逐渐完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制的全布局,布局范畴内能够获得一致的服务体验,诸多基于本地特色风俗文化以及发展特征的主题图书馆相继诞生。其逐渐演化成了服务体制中最为闪耀的一部分,同时拥有针对性的服务群体与充足的主题馆藏资源。它们主要依据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特色融入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但同时又各有侧重,如上海结合地缘与历史文化优势、杭州则体现了现代科技、环保与运动等主题。

3.2 主题图书馆成为综合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图书馆正进入服务与理念的转型中,为满足读者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合升级也势在必行[5]。主题图书馆可以基于服务模式、服务主体、资料文献以及服务目标等进行特色化服务的补充,不断满足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困境。

主题图书馆具有多元化、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等主题特色,始终专注于“深”“精”“准”三项核心要素,使其服务模式更趋于细节化、多样化。它在细分读者群方面,恪守便利与个性化的原则,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感,成为大型综合性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就地域发展而言,主题馆建设已从经济发达的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发展到内陆地区,形成了全面发展的局面,不仅包含佛教、音乐、科技、以及艺术等主题馆,还包括民族、人文、历史等其他领域,并且已经全面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的体制建设中。

4 主题图书馆发展与建设

随着主题图书馆建设被纳入城市整体发展体系中,它的发展与建设应贴近生活与读者,统筹资源共享与管理,科学布局可持续发展。

4.1 寻找主题元素

主题发掘为建立主题图书馆的精髓。因此将主题图书馆要素并入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制中,对于主题馆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确定了某一主题,其他图书馆模块将不可更改。杭州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必须依托于本地的地域文化与民众需求,全方位考量地域文化、社会发展、产业架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规划落实诸多要素,同时把上述要素和本地发展计划以及对图书馆发展方向综合挖掘,确定最佳的建设主题[6]。例如杭州运河文化、寺院、棋学、印学、音乐主题图书馆,一方面此类文化在该市有深远影响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杭州市政府基于地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4.2 选择合适地址

主题图书馆的选址一方面要考虑交通与环境因素,同时也要全面衡量“主题”的构建需求。

选择与主题图书馆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在主题图书馆选址过程中,需要把图书馆的配置和主题选择争取最优化,营造出环境与知识合二为一的阅读体验。例如,杭州市图书馆佛学分馆的地点选建在临近灵隐寺与三天竺的附近,周围佛学氛围浓厚,伴有溪水淙淙流过,青山和溪水相照,氛围雅致,同佛学内涵中“天竺山寺藏金经、清溪河畔莲花生”的情景描述相匹配。辽宁省图书馆的文溯书房致力于传统文化推广,是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国学主题区,其名称取自于沈阳故宫的文溯阁。

一般来讲,主题图书馆服务目标固定、群体单一,因此,与周边群体需求相匹配的主题图书馆构建至关重要。杭州图书馆盲文分馆地点选建在浙江省盲校中,城市生活主题分馆地点选建在民众密集的闹市区,科技分馆地点选建在滨江高新技术园区,就是着眼于提升服务对象阅读的便利性。

4.3 确定建设模式

我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的构建模式目前主要有自建、合建、援建、合并等几种建设模式。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现隶属于各级政府,在筹划建立过程中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建设主题图书馆是不够的,各主题分馆建设应采用灵活多元的建馆模式,通过合作与跨界,借助社会力量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如与社会机构开展休闲主题图书馆建设,融入休闲淡雅的社区文化主题。各馆根据自身特点也可采用内配外引多渠道发展模式,建设主题图书馆实现资源互补。

4.4 发展特色馆藏

独特的馆藏是主题图书馆发展的核心,满足个性化用户需求是其服务的前提。所以,建立主题图书馆时,必须要整合馆藏的特色来发展馆藏,如纸本图书从馆藏类别上要按类集中收藏,不分年代和语种,如果馆舍和资金允许,尽量发展实体馆藏;在文献载体上发展馆藏要选择主题文献的不同载体形态加以收藏,对特殊文献如手稿、字画要重点收藏。在发展馆藏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经费的支持,如中央专项和各基金、慈善捐款等,另一方面要争取社会名人的广泛关注,通过学者、名人效应进一步丰富馆藏。

4.5 读者体验服务

主题图书馆有特定的服务范畴,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力。努力提升读者的参与度,建立体验感充足的多元化主题模式活动,会让参与者的获得心理与情绪得到释放,从而使得读者群体在活动中能够不断完成自我教育、服务以及体现的过程。(1)建立读者体验平台,如杭州图书馆城市主题分馆的“艺术与生活的互融”、音乐分馆的“敲开心灵之窗的音乐”等构建起了全面沟通、模式多元以及主题活动体验丰富的读者群体体验平台;宝安图书馆设计的“创客e家”,推广VR式阅读模式以及3D打印机等依托于设备制作等体验感十足的形式,充分满足读者群体的体验需求,提升读者群体的参与度。(2)依托主题文献开展深度阅读推广服务,典型代表有上海家谱文献馆,构建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供民众查询获取知识,并同时能够搜索到个人姓氏来源与同姓氏人才。陆家嘴金融图书馆构建了“金融知识服务系统”,开放后民众可通过平台完成金融类知识的获取与学习;专业学者能够快速检索文献;政府机构能够依托于平台信息数据展开沟通交流,并夯实决策基础。

5 结语

在读者需求和国家引导的双重要求下,主题图书馆发展迅速。作为特色服务的一种方式,主题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1)必须依托于本地文化与社会发展,切忌盲目的复制。(2)主题馆的建设以需求为基础,需求是服务的根本,忽略了读者需求就是失去了灵魂。(3)要避免简单盲目发展,要认真调研,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
分馆馆藏图书馆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
去图书馆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