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灵长类动物脱毛原因及诊疗方法概述

2020-01-11 11:20张亚兰应志豪董京侨刘龙海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脱毛灵长类猕猴

张亚兰,应志豪,董京侨,刘龙海,楼 毅

(杭州动物园, 浙江 杭州 310008)

灵长类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由于保护教育、科学研究等原因,许多灵长类被圈养在动物园和研究机构中。在野生环境中,灵长类动物很少出现脱毛的现象,但在圈养环境中,猕猴、食蟹猴、长臂猿、黑猩猩等都有过脱毛的相关报道,说明脱毛是不正常的现象,不仅影响美观,也对动物健康造成了伤害。圈养灵长类脱毛的病因复杂,本文将国内外研究中脱毛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灵长类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脱毛原因

文献资料表明,引起灵长类动物脱毛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营养性,感染真菌、寄生虫等,激素性,拔毛四种。

1.1营养性 根据国内外众多报道,圈养灵长类营养性脱毛占大多数。因营养而脱毛的灵长类不表现特殊的临床症状,脱毛部位的皮肤状况和健康皮肤相似,表面较为光滑,且弹性好;精神状态也较佳,饮食正常,基本没有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粪便的性状也正常。但是,患病灵长类被毛缺乏光泽,容易脱落且蓬松稀疏。此外,很多灵长类在患有脱毛症之后都出现了体重下降的现象,且身体消瘦。

1.1.1氨基酸 鲁帅尧[1]等选取圈养的脱毛猕猴,半圈养的未脱毛猕猴和被毛良好的野生猕猴三组进行营养学分析发现,野生猕猴的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可达到15.3%左右。而李鹤龄等[2]选取圈养猕猴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脱毛程度将其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组,对比发现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胱氨酸含量分别为12.71%、12.87%、12.27%和12.49%。综上所述,胱氨酸含量低不一定会导致脱毛,但其含量越高,毛纤维的弹性和强度也越大[1、3]。周维官等[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还提到赖氨酸和蛋氨酸也能促进毛发生长。

1.1.2微量元素和矿物元素 鲁帅尧等[1]的研究中,野生猕猴的Mn含量在0.63 mg/kg,而脱毛猕猴的Mn含量高达3.29 mg/kg。Mn是丙酮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精氨酸酶等的组成成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内分泌有影响,过量的Mn易蓄积于睾丸组织并造成一系列毒性作用[5-7]。Mn过量可能会导致猕猴脱毛,这点与高云芳等在川金丝猴上的研究结果一致[8]。

鲁帅尧等[1]的研究中野生猕猴的Zn含量可达到149 mg/kg,而脱毛猕猴的Zn含量仅为136 mg/kg。在李鹤龄等[2]的研究中,重度脱毛猕猴的Zn含量达205.8 mg/kg,显著高于毛发正常的恒河猴(153.14 mg/kg)。综上所述,Zn含量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脱毛,应将其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此外,高营养水平的Ca、Mg、P、Cu可能会影响猕猴的被毛质量[1]。

1.1.3维生素 吴建忠[9]的研究中提到猕猴毛发生长对维生素A、B1、H的需要最迫切。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皮肤的表层及毛囊产生角质化现象,皮脂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皮肤干燥,毛绒粗糙无光泽, 严重时发生绒毛脱落。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皮肤过度角质化,皮肤腺、毛囊萎缩,绒毛脱落。维生素H缺乏6-15 d,则会引起脱毛症。除此之外,叶酸和吡哆醇对毛发的生长也较为重要[10]。

1.2真菌、寄生虫感染 因感染真菌、寄生虫等导致的脱毛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冬季和春末的日光照射不足、气温低,尤其是在饲养笼舍潮湿环境下,皮肤表面潮湿得不到及时清洗,很容易滋生真菌、螨虫等。夏季气温高,且灵长类皮肤表面受到阳光照射,皮肤温度升高、且经常保持干燥状态,不利于螨的繁殖和生存,大部分虫体死亡,仅有少量虫体潜伏在腹股沟部以及被毛深处,而到了秋季,螨重新活跃,且很容易在宿主之间互相传染[9],当灵长类感染疥螨时,会经常对脱毛部位进行抓、咬[11]。

李鹤龄等[3]的研究表明,在开放环境下,人工饲养的猕猴被毛质量随环境温湿度变化而变化,在冬春季节脱毛情况最严重,夏秋季节逐渐减少,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除此之外,吕天英等[12]发现食蟹猴也在冬春季节脱毛严重。王万华等[13]发现猕猴在每年秋末冬初开始出现脱毛症状,至次年春末夏初才逐渐长出新毛,松鼠猴、黑帽悬猴、食蟹猴、山魈、阿拉伯狒狒、黑猩猩也有轻重不同的脱毛症状。

1.3激素 甲状腺激素受体存在于所有组织。在皮肤,皮脂腺细胞、毛囊外根鞘的细胞和真皮乳头尤其富含受体。因此,甲状腺对毛囊周期和皮脂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力。当甲状腺功能衰退时,甲状腺素生成激素不足,毛囊活力减退,皮脂腺细胞受到抑制,毛囊外根鞘松动,从而引起脱毛[14]。

1.4拔毛 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压力和圈养灵长类毛发的脱落密切相关[15]。肖冰等[16]的研究发现,单笼饲养对猕猴的影响非常明显,猕猴产生的恐惧、无聊、寂寞等负面情绪,会发生拔毛等异常行为。而金石君等[17]的研究发现,高密度的饲养和环境干扰导致猕猴过度理毛,也会导致脱毛现象的发生。

2 诊断方法

找到导致灵长类脱毛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主要用到的方法有皮肤镜检测,皮肤刮片检测,血液检测,毛发检测四种。

2.1皮肤镜检测 对灵长类进行行为观察,看是否有拔毛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用皮肤镜观察脱毛部位的皮肤。资料表明,拔毛与脱毛在皮肤镜下的征象不同,拔毛导致的断发长短不一,残端有分裂和卷曲,且无感叹号发,并可见出血点或含铁血黄素沉积[18]。而灵长类动物约有98.5%的基因与人类具有同源性,且在解剖结构、生理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可以尝试用皮肤镜对灵长类动物进行检测,看皮肤征象是否有所不同。

2.2皮肤刮片检测 可用皮肤刮片检测是否感染真菌、寄生虫等。将凸刃钝刀消毒后,将刀刃与灵长类脱毛部位的皮肤表面垂直,刮取皮屑,直至皮肤轻微出血,将刮下的皮屑制成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真菌孢子、螨虫虫体及幼虫,则表明是感染了真菌、寄生虫等导致的脱毛[11-12]。

2.3血液检测 可以通过血液来检测激素和矿物元素的含量[1,19]。选取脱毛灵长类作为实验组,未脱毛灵长类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对两组的甲状腺激素、矿物元素进行检测,看是否存在差异。

2.4被毛检测 被毛是动物排泄金属离子的器官之一,被毛中特定元素的含量能较稳定地反映体内该种元素水平。选取脱毛灵长类作为实验组,未脱毛灵长类作为对照组,对氨基酸、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看两组是否存在差异。

3 治疗方法

3.1营养性因素 对于因营养导致脱毛的灵长类,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结合野外食性,使圈养灵长类的食物多样化。同时,补充铜、锌制剂[1],或是用铜锌复合微囊和铁钴复合微囊[20]均可对脱毛现象有改善。

3.2感染真菌、寄生虫等 对于因感染真菌、寄生虫等导致脱毛的灵长类,要从外部环境防护和疾病治疗两方面进行。首先,有效预防真菌、螨虫等,要定时对饲养笼舍进行消毒,保持其干燥、透风、日照充足等;如果有外部引进的灵长类,在入舍之前应该对其进行螨虫和虱子的筛查,确保无感染之后方可入舍。其次,及时将被感染的灵长类进行隔离处理,对于感染螨虫、虱子的灵长类,使用杀虫脒、辛硫磷或鱼藤酮等药物进行杀虫处理,采用涂擦或注射的方式给药[14]。

3.3激素性因素 对于因甲状腺机能减退而导致脱毛的灵长类, 应喂食甲状腺激素,同时可以配合药物治疗, 可用蓖麻油、乙醇、橄榄油、凡士林等涂擦患部皮肤[9]。在日常饲养中,也可掺加一些含碘量较高的成分,如碘盐,碘剂。还应注意补充足量蛋白质。应注意不可补充生甲状腺肿物质[14]。

3.4拔毛 对于因压力而拔毛的灵长类,在饲养管理中,应保持合适的种群密度,尽量避免将群居性的灵长类单笼饲养,也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同时,增加一些环境、社群丰容,使饲养环境更贴近自然,结合行为训练等方法,减少动物在圈养环境下的压力,是解决圈养灵长类脱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4 展望

圈养灵长类处在有别于野外的生境中,生理和心理都可能发生一系列的问题。除了要增加营养、保证饲养环境的卫生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动物做出评估,维持合理的种群密度,减轻动物的心理压力,采取综合措施对灵长类的脱毛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脱毛灵长类猕猴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小猕猴征集令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脱毛灵
美丽的寂寞
中国灵长类动物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