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01-15 08:21丹,王静,吴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铁蛋白组间肝硬化

李 丹,王 静,吴 昳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血清铁蛋白是体内铁的储存形式,其含量的变化是反应体内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身体组织中的铁浓度保持稳定,过量的铁会导致自由基的形成而产生组织的损伤。在多项研究中发现铁蛋白负荷过高与代谢综合征[1]、2型糖尿病[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等疾病相关。铁蛋白在调节体内铁稳态中起关键作用,肝脏是铁贮存的主要器官,有研究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脏的炎性反应程度相关[4-5]。本文通过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检测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在肝硬化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85例,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2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13例。男55例,女30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禁食8 h以上,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肘静脉血进行检查。所有血液检查标本均在本院检验科完成,血清铁蛋白正常值参考范围:30~400 ng/ml。

1.3诊断及分级标准:肝硬化主要基于临床诊断: 采用至少两种影像学(包括超声、增强CT和 MR)检查具有典型的肝硬化征象,或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典型的肝硬化征象并伴有肝功能失代偿及门静脉高压表现[6]。

2 结果

2.1基本资料: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85例(见表1)。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本研究中的肝硬化患者可分为A级(n=27),平均年龄为(53.15±9.26)岁;B级(n=24),平均年龄为(58.21±14.73)岁;C级(n=34),平均年龄为(54.00±11.82)岁。三组患者的年龄的组间比较(F=1.29,P=0.28)、性别的组间比较(F=0.05,P=0.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Child-Pugh分级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

2.2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经方差齐性检验为方差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血清铁蛋白、血清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R=0.709,P<0.05)。

表2 各检测指标的组间比较

3 讨论

血清铁蛋白是铁的储存形式,由巨噬细胞释放,其含量的变化反映患者体内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 肝脏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铁储存的主要部位。近来有研究发现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可作为肝脏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7],而在肝癌患者中血清铁蛋白对判断肝癌患者的病情、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8]。

在本组研究中,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肝脏的损害程度加重,血清铁蛋白水平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00,P<0.05),说明血清铁蛋白可反应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在常用的肝功能检测中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反应了肝脏的炎性反应损害程度及肝脏的合成功能。在本研究中发现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组间比较中血清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肝硬化病程的进展,血清铁蛋白和血清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一样可反映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符合[4,7-8]。

研究发现过量的铁会导致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引起组织损伤,铁的病理积聚可加重氧化应激,导致脂质过氧化增加,使细胞器膜的破坏,进而引起肝细胞坏死。氧化应激产物引起炎性反应,激活肝脏巨噬细胞,而肝脏巨噬细胞促进各种促纤维化的细胞因子释放[9],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随着慢性肝病患者病情的进展,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铁过载促进氧化应激引导的组织损害和纤维化,故血清铁蛋白可预测肝脏组织学病变的程度。在印度的一项研究[10]中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铁蛋白水平与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查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铁蛋白水平可预测患者肝脏组织学严重程度。本研究中通过 Pearson的相关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而有研究[11]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可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提示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能可以预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组织学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中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脏的炎性反应严重程度相关,可以间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学病变的严重程度,预测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铁蛋白组间肝硬化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更 正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