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阻断贫困家庭代际传递

2020-01-15 10:09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南平市代际贫困家庭

贾方方

镜头1:

10月19日早8点,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顺昌分院护理部迎来新成员—元坑镇洋坊村的孟沁园。

孟沁园特别激动,经过3年护理专业学习,她终于成功就业。此刻她最想感谢的就是自己的 “娘家”顺昌县妇联。

6年前,孟沁园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带着13岁的她和7岁的妹妹生活。了解到情况后,顺昌县妇联“春蕾计划”将姐妹俩推荐给福建省萤火虫计划成功结对资助。后来,未考取高中的孟沁园又在县妇联的帮助下到福建省卫生学校设立的护理专业委培班就读,学期三年免收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毕业后,县妇联积极与县总医院联系,帮助孟沁园圆了护士梦。

镜头2:

10月19日下午4点,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峰岭村“扶贫车间”里,李妹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孩子要放学了,我先走啦!”

没多久,车间隔壁的“儿童之家”传来一声啼哭,陈岭岭立刻停了工去看。原来是自家娃儿和小伙伴们玩累了,突然想和妈妈玩。

整个下午,车间里人进人出。和格子间的定时打卡不同,这里的工人有事随时走,得闲随时来,收入按件算,自由又自在。

精准助学和推动妇女就业是南平市妇联长期以来关爱贫困家庭、贫困女生的重要帮扶举措。

推进精准助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正所谓扶贫先扶智,扶智重在扶志。培养一个孩子,才能改变一个家庭。

2017年,南平市扶贫开发协会联合市妇联等单位,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瑞泉护理有限公司合作,为南平地区贫困家庭子女专设“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委培班”,招收一批初中毕业未能考取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不再陷入贫困。

招生时,南平市妇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组织网络,挨家挨户做动员,为贫困学生提供从入户宣传、陪同面试到陪送入学的“一站式”服务,2017年秋季录取合格生源88人。历时三年,这批学生中的79人顺利完成学业,市妇联与扶贫协会持续跟进,多方收集助学政策、就业信息,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为学生和家长算好“升学账”,指明“就业路”,并指导基层妇联通过座谈会、进村入户等方式“面对面”“一对一”宣传动员,耐心细致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让学生有信心续读、有干劲就业。

如今,51名考上大专的学生已全部确定继续参加学习,剩余28名学生均已确定就业意向。未来,南平市妇联还将继续做好后续跟踪对接工作,帮助贫困学子解决“最后一米”问题,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为家庭增收。南平市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组织整合各项资源,帮助陪读妈妈和留守妇女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当好宣传员,利用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宣传优秀女性创业故事,帮助姐妹们掌握创业就业等优惠信息;当好组织员,整合社会资源,分层分类开展电商营销、家政技能等各类培训;当好服务员,加强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积极推荐有创业需求的婦女姐妹申请“巧妇贷”;当好联络员,积极对接企业和驻外商会,引进适合妇女就近灵活就业的来料加工项目,促进家门口就业。

截至2020年9月,全市城乡已建立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点138个,如顺昌县楚瑞竹业发展有限公司、顺昌县福建神农菇业有限公司等,带动妇女就业6000余人;2019年以来,发放“巧妇贷”11167.36万元,为1894名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支持;挖掘培树各级巾帼示范基地(示范点)115个,吸纳周边5000多名妇女就业。留守的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为家里带来收入的同时,也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

(感谢福建省南平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南平市代际贫困家庭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郑欣悦作品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我的“七岁妈妈”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