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黑化”老师,父母怎么破

2020-01-15 10:09王霞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评价老师

王霞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创造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孩子“黑化”老师就是一种,这其中主要有两种表现:

首先,最常见的是,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和做法产生了误解,认为老师对自己不好,进而产生很多猜疑,并因此疏远老师。

其次,也是最可怕的,孩子夸大老师的某些行为和做法,将它们严重化甚至妖魔化,最终使学生厌恶课堂、憎恨老师。

无论哪一种“黑化”,都属于不良师生关系,它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面对“黑化”现象,教会孩子如何与老师和谐相处,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深远和重要的意义。那么,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正视孩子的喜欢和不喜欢,真诚接纳孩子的情感体验。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黑化”,其背后都表达了同样的负面情绪—不喜欢老师对待自己的某些行为和方式。因此,作为父母,首先关注的不应该是孩子“黑化”老师的行为是否正确,而是要先理解孩子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且这种体验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在家庭教育中,认同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是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与“黑化”老师的行为相比,父母更关心的是他通过这种行为想要表达的情绪。这一信息的传达能够帮助父母建立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也能够帮助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第二,帮助孩子分析老师到底是不是真的“坏老师”,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评价老师。

不管是哪一种“黑化”,都表达了孩子对老师的消极评价。“好老师”和“坏老师”的表达其实比较简单和抽象,是人们评价老师时经常会用到的字眼儿。这样的评价一方面会让人们从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出发来评价老师,另一方面,“好”和“坏”的用语也会让人们运用“非好即坏”的简单二分法来评价老师。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分析老师到底是不是“坏老师”,并在此基础上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评价老师”这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父母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时,可以先请孩子说出他评价老师的二三事,再和孩子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老师的行为,如果老师的某些行为方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可以看看老师的初衷是不是为了孩子好。

另外,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想想“如果你是老师,在那样的情境下,你会怎么做?”然后尝试和孩子一起从行为、语言、态度等多方面对老師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评价。合适的条件下,父母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发现不被他关注的“美好”一面。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评价,孩子就会发现人类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也能体会到全面系统的评价比简单的“好”和“坏”更客观公允。

第三,建议孩子主动去和老师沟通,与老师建立及时通畅和良性的沟通关系。

孩子“黑化”老师的行为,表明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因此,父母可以建议孩子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主动去找老师,和老师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说出自己心中一直以来存在的猜疑和对老师的看法。这样的谈话,不但能改善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不良关系,还能使孩子发现真诚、及时的沟通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适当的时候,父母也可以直接与老师对话,与老师一起改良师生沟通与相互理解,提高教育效益。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供稿)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评价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