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拳头“说话”的孩子

2020-01-15 10:09林玉芳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咨询室小强爸妈

林玉芳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告状,家长非打即骂。孩子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从此,他的世界里没有了爱和温暖,只有仇恨和报复。

眼泪背后,是不被理解的伤感

小强的爸妈来找我,是因为老师建议小强转班,最好是转校。

小强今年六年级,老师反映说,他在学校很不听话,每天都会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同学们也都不喜欢他,因为他和别人处不好,基本每天会发生肢体冲突。还有一个特别的“冤家对头”,两个人更是一见面就干架。家长群里也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被小强莫名其妙地欺负,强烈要求小强远离他们的孩子和这个班级。老师实在没办法,只能找父母来处理这件事。

小强的父母自是不希望孩子转班或是转校,于是,他们带着小强走进咨询室,希望帮助他“迷途知返”,最终能够好好留在班里。小强的爸妈说这孩子他们是管不了了,而且现在只要看到家长群里有新微信或者老师发来微信,甚至听到电话铃声,他们就开始恐惧。

听着爸妈的诉说,小强的肩膀开始不断抽搐,大滴大滴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我把注意力转向小强,让他说说眼泪背后的委屈和原因。小强说,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每次和同学发生争执或打架,不管谁对谁错,老师总是说他不好。这样的事情多了,他只能用拳头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小强特别提到了班里的“冤家对头”,说这个孩子每天总是要故意挑衅他,把他逼急了,就互相动手打起来。这个“冤家对头”总是恶人先告状,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就狠狠批评他一顿,并微信加电话向爸妈告状,还经常叫爸妈到学校。爸妈心情不好,回来就暴打他一顿。

当我问小强:“有什么事情发生时,你才会停止和别的孩子争吵和打架?”小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只要他们不先惹我,不冤枉我,我就停止骂人和打架。”表面上看,这个要求很合理,并没有什么问题。我说:“你的要求很合理,但是老师和同学不来咨询室,我没有办法与他们沟通,更没有办法要求他们先改变那些问题。”小强点点头表示认可。我继续说:“你一直希望别人先改变,结果呢?”小强摇头说:“什么也没有改变,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

生活中,我们总希望通过改变别人来息事宁人,结果总是落空。

孩子一旦内观自己,改变的动机就非常强大

我问小强:“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让自己变得更好,也让周围的环境有所改善呢?”小强摇头,他觉得没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如果有,你愿不愿意尝试呢?”此时,他的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我拿出纸和笔让小强写写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如何做才能改善得更好,他认真列出了4点(以下是小强的原话,个别字词稍作修改)。

1.少管闲事,不凑热闹。

小强平时喜欢凑热闹,大事小事总有他的身影,原本不是自己的事情,一凑热闹就掺和进去了。以后最好远离这些事情,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凑热闹,最多看看,打死也不参与进去。

2.遇事大度一些,不要斤斤计较。

小强说自己就像个炸药包,别人一碰就控制不住情绪,不分场合地乱发泄。以后可以用心理老师教的一些方法来发泄和处理情绪,并且记住妈妈“吃亏是福”的话。比如别人不小心碰到自己,以前他一定会推对方一下,现在他想试着对别人说:“没关系。”

3.不随便冤枉别人。

小强说他曾经冤枉过“冤家对头”一次,以后保证不会再有,因为自己已经尝到被冤枉的滋味,可能对方因为这事也没有消气。

4.和“冤家对头”也要和平相处。

小强有这样的想法,但关于如何做,他说不清楚。

我和小强模拟了一个情景剧。我让助理扮演“冤家对头”冤枉小强弄坏了他的笔,小强说:“我没有弄坏你的笔,但我也没有办法证明,那我送你一支好了,希望以后我们可以做朋友。”助理拍手道:“小强,你太棒了!任何一个小朋友听了你这样的话,一定愿意和你做朋友的!”即使“冤家对头”也会改变他的想法和做法的。

第一次咨询后,小强决心很大,表示一定會说到做到。事实上,刚去学校那几天也确实表现不错。

改变教育方法,用爱温暖孩子的心

然而,第三天,小强又动手打了同学。老师又微信和电话告状,小强的妈妈很着急,立刻打电话问我怎么办。

我问:“这几天孩子有变化吗?”妈妈说:“在家里不发脾气了,懂得尊敬长辈了,人也开心了很多,以前这些方面都做得不够好。”

我又问:“今天小强回来你们准备怎么做?”妈妈回答:“批评教训一顿,否则在学校里又要胡作非为了。”我追问:“以前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妈妈秒回:“是啊!”我继续问:“结果如何?”电话那头没了声音。很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没有给小强带来好的改变。

我建议道:“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法和小强交流呢?先倾听事情原委,再用温暖的态度接纳,最后让小强自己看看,有没有问题需要自己先调整调整。”之所以给予这样的建议,是因为小强在学校已经非常缺爱,如果回到家也没有得到任何心理支持,他很容易破罐子破摔,甚至有可能做出其他事情来宣泄。

这一次,小强的爸妈一改往日非打即骂的做法,认真听了孩子的诉说,发现事情也并非完全是他的错,他也有自己的委屈。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小强却出乎意料地主动表决心:“明天是周五,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坚决不和别人动手,先缓一缓,冷静之后再处理。”小强说到也做到了。事实上,最初两天,他已经感受到不和人打架后的变化了。只是,他还没有习惯这种方式。而爸妈的鼓励也让他更加坚信变化真的在发生。

新尝试初见成效,小强的爸妈也渐渐悟到了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换位思考倾听他的内心,让他自己说出改变的策略,并在行动中逐渐调整。现在,小强受到的表扬多了,和同学的关系缓和了很多,他自己的心态更加平稳,学习成绩也提升了不少。

不过,小强的问题由来已久,短时间的改变还不足以巩固。如果这时候中断咨询,过一段时间很可能会出现反复。其实,咨询室里这样的案例不少。有些孩子刚刚有起色,父母觉得既然变好了,那就不用再咨询了,于是就中断了咨询。其实,孩子的改变和进步只在表层,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现反复,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才能够持续巩固。

看着小强越来越明亮清澈的眼睛,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无论他是内敛少言还是淘气好动,他们都是善良单纯的。他们是那么脆弱,父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更多时候应该给孩子一些时间、耐心和爱,通过正确的引导,等待他们的进步。

猜你喜欢
咨询室小强爸妈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我爱爸妈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听爸妈的话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
小强爬行记
气急败坏 山崩地裂
是谁偷走了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