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孩子的身体在“说话”

2020-01-15 10:09晓梅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星尿床躯体

6岁的小星特别顽皮,其他同学都能坐在座位上安心听课,他却动不动起身走动、转圈儿,有时还故意打扰同学。老师的反复提醒、警告,爸妈的打骂对他都无效。最后,有人建议父母带小星去医院诊断。害怕去医院的小星,又有了尿床的毛病。

从4岁就开始练习钢琴的小美一直坚持得很好。7岁那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小美转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那之后她特别抗拒练琴。

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强调,感官在人类出生之前就开始塑造我们了。例如,在子宫中,胎儿的皮肤能感到羊水的流动和母亲的移动带来的颠簸;出生之后,孩子通过饥饱冷热等生理感觉,来界定自我以及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当我们获得了自我意识、学会语言表达后,身体感觉系统仍然时刻沟通、反馈着我们的痛苦或舒适的感觉、食欲或性欲等欲望。大脑的工作是在持续模拟和分析我们的身体所感受到的各种变化,随后将其转换成为血液中的化学信息和神经信号,让身体和大脑发生微小或剧烈的变化。

在身体与大脑极其快速、复杂、精细的沟通过程中,有些事情我们的头脑清晰地知道,有些并不清楚。比如,当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训斥后,他的大脑可能还没那么快想清楚前因后果和逻辑道理,但身体感受到的威胁、恐惧与不适早已经传递给了大脑,而大脑也试图进行调节,调节的结果表现在哇哇大哭、乱摔东西等行为上,也可能表现在头痛、尿床等身体症状上。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在语言上進行交流,他对于外界的刺激主要是在躯体上做出反应。当遇到令他焦虑、恐惧的事情时,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模式,有的父母能较好地理解婴幼儿的躯体语言并给予恰好的满足,反之,躯体的不适和糟糕等感受就会积存在身体中,在未来遇到挫折、压力或困境时,早期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他感受到身体上的不适感或焦虑、紧张的情绪。

当大人不理解或忽视孩子的躯体化症状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时,就会把孩子的某些行为当成是“生病”或“坏习惯”来迁就或惩罚。然而,无论是获益还是受罚,都可能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与躯体反应。比如,孩子在学校因为某些小事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耻笑,他就不肯上学了,父母逼迫他去学校时,孩子走到校门口就感到肚子疼,父母只好给他请假,然后带他回家。肚子疼就不必上学,这是孩子从肚子疼上获得的益处,然而这样的获益只是暂时回避了困境与尴尬,并不能真正帮助他适应环境。

上小学了还尿床的孩子,很可能是因为他最近感受到较多焦虑、恐惧和担心。如果每次尿床后不仅得不到安慰与关心,还会挨打挨骂,孩子的焦虑、恐惧、担心会进一步加重,尿床的情况也往往愈演愈烈。

如果不是生理性疾病,无论是肚子疼还是尿床,都是孩子渴望获得肯定与支持的求救信号。如果这部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的身体就会持续地用头疼、胸闷、尿床、失眠甚至咬指甲等来发出呼救:“我很焦虑”“我很害怕”“我感到自己不够好”……当父母能允许孩子如实地觉察身体的感受,协助孩子用语言去表达情绪时,孩子会慢慢拥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当然,这需要父母自身情绪稳定并且对于孩子的情绪与需求敏感、关心,必要时,父母应求助专业人士。

晓梅

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硕士,曾在台湾修习过“情绪管理”课程,目前任职于广州某心理工作坊。

猜你喜欢
小星尿床躯体
“维生素”大口吃
弟弟尿床了
小心尿床
小星是只狗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弟弟尿床记
胜似亲人
18岁和28岁谈恋爱有什么区别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