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带给供应链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2020-01-18 03:05覃兆祥
物流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区块供应链

覃兆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1 引言

企业间的竞争往往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稳定、高效和可持续的供应链,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因为稳定的货源、更低的进价、更快的响应速度是用户争夺战及价格战的保障,同时消费者可能对快人一步的配送服务产生偏好,也可能担忧供应链上某个环节出现产品造假问题。

区块链技术会给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由于区块链是底层技术,如同底层技术的TCP/IP 协议,正是这个协议引发了第四次互联网科技革命。此外,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区块链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区块链是“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打开了人们在跨国供应链中P2P清算的想象;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特征,带给供应链信息安全、透明、可溯源的附加价值不可估量;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自动撮合供应链上的交易,自动触发执行,补货流程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还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应用也让供应链信息采集与传递更方便、更准确。

然而,区块链在供应链应用领域并未获得长足进展。2015年以来,围绕区块链的供应链应用研究激增,但真正的现实应用却是凤毛麟角。IBM将其开发的Food Trust 区块链平台应用到沃尔玛和其它大型零售商用来跟踪从农场到货架的食品;英国区块链技术开发服务平台Everledger 已开始从事钻石等高端产品的区块链溯源;奢侈品集团LVMH 正在推出区块链溯源平台Aura以提供奢侈品的追踪和验证服务等,但这些区块链应用都还处于实验或试点阶段。此外,火爆的区块链概念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泡沫。2017年年末,中国的A 股市场有126家企业先后宣布应用区块链技术,股价应声上涨,随后又回落了。美国市场境遇相同,2016年的2 600多家声称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在2017年只有不到8%还在活跃,那些宣称加入区块链而股价翻了两三倍的公司,最后股价又回归了。

2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有关区块链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较早文献中袁勇、王飞跃[1]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去中心化是指非互信的交易双方不需要通过一个中心机构来进行交易,因而实现点对点交易;分布式记账是指数据的验证、记账、存储、维护和传输等过程均分布在众多节点中,无需中心数据库。作为运营管理人员,在此不作更深入的技术讨论,流程图1能更加通俗地解释这项技术。

图1 区块链流程图

正因为去中心化,所以数据库更加强壮,存储的持久性更强,数据不易被篡改。实际上,区块链技术还需要密码算法、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的支持,以达到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及可追溯等特点。

在区块链的所属分类上,可以分为公有链和私有链。公有链是指置于公共领域,任何团体或个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而私有链指仅仅使用区块链这一技术进行记账操作,后加入者都需要得到私有供应链所属者的许可。我们将在后文强调这一区别。

3 区块链技术带给供应链管理的机遇

区块链技术是令人振奋的,Babich 和Hilary[2]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在运营管理应用方面的主要优势,如可见性、信息集成、验证、自动化和弹性。Tang 和Veelenturf[3]则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工业4.0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柴洪等[4]认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区块链可以从技术上解决农产品智能质量控制、可追溯的问题;陈化飞[5]认为可以抑制生产商谎报鲜活度信息行为。我们从以下四种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领域分析这种机遇。

3.1 给跨境供应链带来的机遇

首先,区块链给跨境供应链的结算带来便利。传统的跨境供应链结算方式是需要银行作为结算中心进行清算的,每笔交易需要经过多个银行的清算对帐,造成较高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没有清算一说,交易即清算。根据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测算,如果在全球范围内在B2B 电子商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交易成本将会降低为原有成本的40%。

其次,区块链还可以提高跨境供应链的物流效率。借助区块链技术数据透明、高效、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与各交易主体、海关等数据库平台对接,从而提升协作能力,还会大大简化海关流程。2017年IBM就为马士基开发了一个区块链平台,实现集装箱单证的数字化和集装箱的跟踪,实现所有更新的信息和文档都可以由所有相关方进行验证和协调,不会出现重复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不再出现延迟。此外,如果区块链中加入“智能合约”,货物经过海关时便能自动结算货款。

3.2 给绿色供应链带来的机遇

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绿色产品偏好也在逐步提高。从食品到儿童玩具,消费者都希望购买带有国家认证的绿色产品标志,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溢价。但现有的情况是,就食品而言,消费者并不能从外表上简单区分绿色食品,如难以区分市场上售买的无公害蔬菜或者柴鸡蛋,于是便出现劣币逐良币的情况,即绿色产品无法实现更高溢价销售。

为了赢得消费者,零售商只能通过产品认证或进行品牌建设来打破这种窘境,但成本非常高昂。而区块链公开、透明、可溯源的数据特性可以为绿色产品的认证提供经济的解决方案。比如,沃尔玛已推出生鲜可溯源战略,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肉类商品和海鲜食品的追踪和溯源,向消费者展现真实的溯源信息,从而提高上游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水平。

如果在农业生产中加入智能采集器,那么生产信息会自动上传到区块链中,如星巴克正在与各种非政府组织(如雨林联盟)合作,确保农民的可持续农业做法得到公平的补偿。

3.3 给医药供应链带来的机遇

由于药品是特殊商品,对药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需求较高,以确保向客户交付产品的安全。近年来,有关假药的新闻层出不穷,如2016年山东疫苗造假事件以及2018年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这些增加了消费者对药品可追溯性的诉求。同时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可追溯性的供应链管理改进,对提高保留现有客户的能力、提高产品差异化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大有裨益。

3.4 给奢侈品供应链带来的机遇

迄今为止,奢侈品供应链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比较成功。英国区块链平台Everledger 正在为2 000颗钻石提供独特的数字指纹,包括切割、重量、清晰度和颜色等信息。这主要得益于奢侈品的特殊性。采用区块链认证与追溯可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由于奢侈品单品价格较高,容易将技术应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同时,奢侈品行业生态也是鱼龙混杂,商品造假或者认证书造假相对普遍,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又是高收入者,高质量产品价格对她(他)们弹性较小,如果在产品供应链上能实现信息透明或可溯源,将会刺激消费。Tsan-Ming Choi[7]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传统的零售商和区块链技术支持销售平台结合,进行钻石认证,这在许多奢侈品供应链中都很重要,可以帮助制造商和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利益。

我们并不能穷尽列举区块链技术给供应链带来的机遇,但区块链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解决可追溯性,增加信息透明度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4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挑战

区块链看起来似乎是供应链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技术依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这也说明区块链在供应链上的应用仍有难以逾越的障碍。以下我们从理论、技术、实践三个层面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4.1 理论上存在悖论

区块链的理论几近完美,特别是比特币成功后,它好像是一个已受检验的理论而毋庸置疑,人们许多的讨论都是在共识阶段之后来进行的。比如:共识之后将用户隐私数据进行映射后加密,有效解决关键数据保护和授权访问问题;共识之后,分布式记账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等。那在共识之前还发生了什么?

(1)共识悖论。供应链双方是已知和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与区块链未知或不信任的主体基础不同。在值得信赖的交易双方间进行的交易,双方都希望交易数据是保密的,如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等在价值链的所有节点开放访问通常是不被接受的,这就意味着在各节点间验证区块的共识与之相悖。

(2)去中心化悖论。供应链数据不像比特币的数据那样大小与类型变化不大,其可能还有视频、音频等数据。面对大小不一、格式不一的非结构化信息,都压缩成区块是不现实的,各节点人手一本账本存放这样的区块链也很占内存空间,或者说太浪费资源了。目前解决的方法是“分开”,即将主数据存放于企业中心数据库,而在区块链中只存放“令牌”,这种替代方案与原有的RFID技术区别不大,类似于RFID升级版。

(3)分布式记账悖论。供应链交易数据是高频的,每分钟有成千上万次交易,这与区块链需要人为隔离记账时间相悖。比特币需要间隔十分钟让一个区块绑定上链,供应链是接受不了这样低的效率的,为了提高效率,一些私有链就得修改共识机制,或回到中心数据库模式,这又违背了初衷。更大的问题是:对分散的、隔离的、难以访问的分布式记账进行数据分析,其效率比中心数据库低很多。

4.2 技术上存在缺陷

Babich 和Hilary[2]也总结了区块链存在缺乏隐私、缺乏标准化、垃圾输入、垃圾输出、黑箱效应、效率低下等六方面不足。这六个方面的不足同样存在于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中,我们认为应借助技术进步解决好以下难题:

(1)解决效能低下问题。为了确保完整记账,需要延迟时间确认,在数据量超大时,就会累积拥堵,牛鞭效应也会加速系统瘫痪,这亟需通过技术手段来缓解或根治。同时,在数据分析上,也亟待发展一种突破分散且隔离数据的分析技术。

(2)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在众多的矿工们“挖矿”后,只有一个矿工的算力是有用的,其它的算力都浪费了,这其中的电力和设备的浪费是惊人的。还有每个节点都有一模一样的账本,难以应对未来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存储量。

(3)解决安全保障问题。去中心化意味着网络自治,其风险是巨大的,特别是智能合约的安全问题一直难以从代码层面去解决。对于矿池区块截留攻击问题(Block withholding attacks),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予以应对。

(4)解决隐私保护问题。目前,难以找到既能提供产品真伪验证,又能保护信息不泄露的技术。另外,也还未出现防范智能信息过度采集技术。

4.3 实践中存在挑战

基于理性决策,目前实际供应链应用中,企业并未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技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1)区块链技术还属于概念验证阶段。如果要把它整合到供应链中,并不只是一项技术的改变,而是一个系统的改变,除了改变供应链数据库,原有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都要重新选择,物流设施与设备也要改变,这其中的转换成本是高昂的,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收益还不一定,同时,公司还要为每一笔交易支付费用。资本投资仍需谨慎。

(2)区块链平台本身也让人诟病。目前更迭频繁的区块链平台也从侧面说明平台的稳定性以及此行业的波动性,这直接影响到应用企业的信心。还有一些声称建立了私有区块链的平台,如果深究下去只不过是一家共享数据库的公司,其去中心化只不过是分布式数据库而已。区块链平台的技术实力、责任担当都需要时间的考验。

(3)实践中政府定位、法律定位尚不明确。近年来在区块链上的欺诈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企业完全自治,没有政府和行业的监管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在区块链初级阶段,没有政府的监管,就无法规避系统以外的风险或者金融投资等固有风险。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仅仅在标准、规则、法律制定上发挥作用,还需要支持企业创新,否则很有可能又会在此形成国家的技术洼地。

5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是一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其用机器管理人类账本的思维,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依靠制度和流程来防假账的习惯,有人形容它是“资产高速公路”。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说,它带给我们许多技术改善的机遇,通过技术变革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与质量,包括跨境供应链上的便利性、绿色供应链的防伪性、医药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增加奢侈品供应链的透明度等。但区块链目前也并不完美,理论上也不完善,技术也没有成熟,实践时间尚早。尽管如此,区块链的未来是可期的,人类的每一项新技术思想的诞生,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都表现平平,甚至漏洞百出,却不能因此而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都会呈指数级的增长。同时也要摒弃过于理想化的完全去中心化思想,以及去中间商、去国家货币、去政府的思想。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包括区块链的概念在内,其它与区块链有关的概念在未来可能都要重新定义,区块链技术也会创新。因此要珍惜区块链所带来的变革与技术突破的机遇,大胆实践,直面挑战,逐步改进、完善和创新这一项技术。

猜你喜欢
区块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国内供应链金融发展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