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

2020-01-25 15:43袁艳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爱情心理健康中职

袁艳萍

[摘           要]  以《我能“深思懂爱情”》一课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学习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探讨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4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信息化教学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导趋势。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适应了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融合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一般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载体、自身感受、领悟知识、回归实践”。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是体验式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机融合。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中职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好地打造高效心理课堂。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所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近年不少学者就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反思,但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高职院校,在中职学校开展的研究不多。

二、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基本完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可支撑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所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智慧白云教育大数据云平台,是集成教学、管理、学习、应用、资源一体化的公共平台。下文以校本教材《心理健康》第十六课《我能“深思懂爱情”》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学习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一)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中职二年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基础,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这一阶段的学生社会化成熟度还不够,学生对内在情感需要认识不清。不少学生草率地开展一段恋爱,陷入一些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中而无法自拔,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课前自主学习活动显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点,但学生对爱情的看法较为片面,部分学生存在不合理认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情况数据,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教学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以学定教。

2.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呈现,基本遵循“情景引入—活动探索—深入内省—自主提升”序列。本次授课为第十六课《我能“深思懂爱情”》,1学时。本课设置谈“情”说“爱”、爱情价值大拍卖等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爱情价值观,让他们在活动中反思与修正自己的爱情观,初步树立爱情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意识。

3.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与理解:了解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2)尝试与学会:澄清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及自己的爱情价值观;反思与修正自己的爱情观,初步树立爱情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意识;(3)体验與感悟:在活动中感悟爱情、理解他人。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爱情价值观;(2)教学难点:树立爱情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意识。

5.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和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实效性。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推送自主学习任务,收集学生相关信息,进行学情分析,以此制定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课中活动的开展融入信息化技术,实时统计学生活动数据并进行信息反馈与点评,使课堂活动高效而有针对性;课后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相关学习任务,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与提升。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深化拓展三个部分。

1.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相关活动任务:推送网络采访视频《小孩眼中的爱情》《大人眼中的爱情》。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填写问题:“我眼中的爱情是      。”本阶段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推送相关学习任务。基于教学目标预设、学生答题情况统计进行综合学情分析,据此拟定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

2.课中合作探究

环节一:暖身启心智

多媒体播放歌曲《那些年》,学生根据歌词提及的某些词语(大雨、爱情、拥抱)完成一些规定的动作,要求整齐划一。该活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节课主题。

环节二:体验助成长

活动一 谈“情”说“爱”

学生分组围圈坐好,教师拿出情语箱,每位学生从情语箱随机挑出写有爱情语句的纸条。学生组内轮流解释自己拿到的爱情语句所表达的含义。本活动采用的爱情语句摘自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填写的问题“我眼中的爱情是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能便捷快速地收集调查结果,对爱情语句进行归类整理。爱情语句源于学生的观点,学生讨论热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解读爱情语句的基础上,能联系目前自己的年龄和青春期生活,正确地理解和对待生活中一些朦胧的情感。

活动二 爱情价值大拍卖

学生手机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阅读游戏规则,了解《爱情价值拍卖》清单的内容,在平台上填写自己的排序并预估竞价金额。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彼此竞标,记录得标价格并与自己的估价进行对比。拍卖结束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享活动感受,探索爱情的要素和真谛。在分享活动感受的环节中,教师将学生的排序和估价情况投放到多媒体上,结合竞拍的结果,引出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开展了一场“真爱标准”的讨论。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能便捷快速地收集学生的课堂活动数据并及时进行反馈,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有效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环节三:心有所悟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对活动主题进行升华。同学们在爱心卡上写上本节课的感悟,拍照上传至教学平台“体验与收获”模块,记录自己的点滴成长。学生将活动感悟上传至平台,便于保存与查看。教师通过平台可便捷地查阅学生的感悟,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3.课后深化拓展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相关课后实践活动,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与提升。

(1)推送《测测你的恋爱观》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进行自测并获得测试结果与分析。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

(2)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在讨论区,学生不但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观点并进行点评。线上讨论方式突破了日常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为平日里比较内向腼腆不敢发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

(3)根据课堂学习情况,教师推送电影《早熟》、爱情讲座、爱情知识微视频、中职生爱情相关调查研究、爱情心理剧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提升。

(三)学习评价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应以过程性多元化评价为主,及时、公平、公开、公正地考核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推送《心育活动课学生满意度问卷》和《学生行为改变问卷》让学生填写。上述问卷分别从学生主观感受层面、学生参与活动后的实际表现层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综合问卷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后的反映(课堂表现、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学习活动任务完成情况等)给予综合学习评价。

三、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效果与反思

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在我校已开展近一年,在学生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学生对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学生参与课堂和课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手机不再是游戏与娱乐的工具,学生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高。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信息化手段可依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应用于课前活动任务布置、课中活动设置、课后拓展训练及学习评价等多个教学环节。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拓展了课堂的宽度与深度,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应注意如下几点。

1.信息化手段不可滥用。教学平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手段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应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加以合理利用,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2.提高心理健康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创新能力。推行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需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可依托人事和教务等职能部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信息化教学培训和课堂教学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3.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合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需要教师投入很多时间与精力。心理健康教师可组建备课小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探索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形成合力。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给心理健康课程带来活力。信息化教学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健康协同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8.

[2]蔡佳伟.以混合式学习为依托 建立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三维评价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2):16-19.

[3]王莹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的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6(29):56-59.

[4]李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J].才智,2018(20):58.

◎編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爱情心理健康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