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0-01-25 15:43王水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职业

王水华

[摘           要]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对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力求通过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教材标准一体化建设等方式,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高效衔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建筑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建筑工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50-02

为了满足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我国中职与高职教育逐渐衔接,通过统筹安排与整体设计形成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使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得以完善。建筑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实践性等特征,需要中职教师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中职与高职的高效衔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一)人才培养方向模糊

中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向时各自为政,没有及时交流沟通、联合制定,在课程体系方面不能体现出不同规格的培养目标和凸显不同教育阶段的差异性与衔接性,大部分中职院校将培养方向定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定为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二者培养方向来看,其存在相似之处,且中高职院校办学独立性较强,中职学生在步入高职后难以适应高深理论知识学习,使培养目标难以达成。由此可见,如何将中职与高职人才培养方向相结合,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成为相关主管部门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课程内容重复

在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与递进性,导致一些课程内容重复,不够丰富,成为中高职高效衔接的阻碍,不利于建筑人才的培养。据调查,目前中高职之间没有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中高职之间课程衔接断裂,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存在重复授课现象,在无形中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其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衔接不到位,还存在很多缺陷,在课程设计、培养方案、办学理念等环节中缺乏沟通交流,导致中高职课程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衔接。

(三)忽视基础学科学习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等问题,将教育重心放在培养技能的专业课中,忽视公共基础课、理论课,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牢,尤其是数学、英语等课程基础更为薄弱,在其步入高职后很难适应大学中的高等数学、英语等高难度的文化课学习。人才培养以学科为载体,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基础学科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课程开发理念落后,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例如,针对建筑工程专业而言,在课程开发时以学科为主,过度强调学科知识,忽视学生文化基础的培养,学科之间的衔接不到位,导致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二、建筑工程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构建原则

在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时,应对中职、高职、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充分体现出建筑工程专业学科性、实践性等特征,确保中高职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人才标准等多个方面相互协调,遵循以下构建原则,使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标准与结构有效衔接。

(一)职业性原则

无论对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性属于基本属性与源泉,在课程构建时应坚持职业性原则,建立独特的课程标准、行业规范、知识结构等。学生的培养与职业成长离不开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支持,这将要求教师强化自身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成为“双师型”人才,充分体现出职业素养与职业属性。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应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素质提升为中心设置课程,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整合,不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对技能提升和工作实践的重视,遵循职业性原则,建立健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持续性原则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阶段性与持续性特点,这将要求一体化课程构建坚持持续性原则,与学生职业素质形成规律相结合,做好职业规划、顶岗实习等多方面的课程定位与内容衔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课程体系,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适应行业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还具备知识内化、迁移、再学习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融合性原則

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其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念、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三者相互作用和支撑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在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时应坚持融合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将公共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融合,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拓展课程内容,实现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高效融合。

(四)多元性原则

在以往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将该工作单纯交给中职或者高职院校来完成,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很容易出现片面性问题。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坚持多元性原则,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中职与高职院校分别派遣人员参与该项工作,同时与相关企业、主管协会、培训机构等多家主体进行互动,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一体化课程构建之中,从而使构建结果更加科学高效。

三、建筑工程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人才培养方向一体化

在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当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一体化,以便提升该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这就需要在实际制定方向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衔接机制。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应将培养目标设置为具有基本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符,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创业就业能力,可从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掌握关键技术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将培养目标设置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从事房屋建设、施工、投资、开发、管理等工作,与工程生产与管理要求相符合,为企业转型与技术创新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此外,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应邀请当地政府、相关企业代表参与研讨,确保教育目标的合理性,使學生的职业态度、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针对性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一体化

从某种角度来看,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本质便是课程体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通过行业调研明确建筑工程专业的岗位类型,分别对不同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岗位工作内容确定行动领域,再将其转变为学习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现阶段,中高职院校课程具有一定重合,作为中职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符合岗位要求,在职场中得以生存,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该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尤其是要提高对学生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重视度。例如,中高职院校均可开设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了解房屋的基本构造,学会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高职在中职阶段的培养基础上,重点应放在房屋的结构组成、材料的选择及做法上,添加中职阶段很少涉及的构造设计规范知识,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图会审能力。中高职院校均可开设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其中中职在教学中侧重于测量仪器使用与放线操作,而高职则侧重于复杂项目的测量与放线、测绘等工作,课程内容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知识。

(三)教材标准一体化

在课程体系一体化方面,应勇于对传统学科体系结构进行创新,不仅考虑学生的特点,而且还应当以中高职培养目标为依据。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本质是构建统一的课程标准,因此只有课程标准一致,课程衔接性才会符合相关标准与要求,为实际课程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程标准制定时,应充分尊重高职院校的建议与意见,将学生分类培养问题考虑其中;在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以统一的课程教材标准为参考,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在课程内容方面,应统筹考虑,根据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特点,对教学模块进行划分,为不同院校、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除了必修课程之外,还可针对某些重难点编制选修内容,以此实现中高职课程间的融会贯通。当课程标准确定后,便可在此基础上制定教材标准。为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鼓励专业教师自己编制教材,待到试用成熟后再公开出版。

(四)岗位培养的衔接

1.职业定位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中高职人才进行定位,即中职院校负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中职院校主要培养从事“测量放样”“钢筋放样及加工”“材料检验”“工程资料管理”等偏“经验型”的技术工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从事“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等基本属于“策略型”的高技能人才。

2.职业领域

在建筑生产领域中,通常将建筑工程专业划分为工种操作、建筑技术应用、施工管理三大类型,三个领域不但是岗位的升迁,同时也是能力的递进,如若单纯了解理论知识,不懂技术,在管理过程中势必会引发安全风险,难以合理把握进度,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3.职业技能

从本质上来看,一体化课程体系衔接即技能衔接,学生技能主要通过资格证书来体现。结合中职“1+X”人才培养模式,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在中职阶段可通过一项或多项工种的技能考核,如测量放线工、钢筋工、砌筑抹灰工、一级BIM等,在高职阶段可通过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二级BIM等职业资格考试,以后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考取二级建造师等。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显得十分必要。对此,作为中职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还要培养其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中职教育人才储备作用,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搭建中高职教育互通的立交桥,这对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效益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厚平,李明霞.基于中高职一体化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5(29):62-66.

[2]唐艳,杜祥培.园林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8(8).

[3]赵凤卿,李芳,刘攀.中高职一体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商情,2017(2):252.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职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