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探讨与研究

2020-01-25 15:43柯玉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声乐中职专业

柯玉英

[摘           要]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人们的教育需求逐渐增长。在孜孜不倦追求高学历的同时,对于基础教育也愈加重视,特别是对学前教育更是空前关注。声乐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素养与教学能力,已成为当前中职院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基于此,对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声乐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92-02

学前教育虽然并不侧重于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但是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学习思维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声乐教学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与声乐情感,为其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更高造诣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展开实践探究,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靶向性”的改进方案,管中窥豹,求教大家。

一、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大多是由于中考失利,而未能顺利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随着中职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中职院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抢夺生源,在招生时注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招收一些未完成义务教育、未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往往都非常差,其学习理解能力与学习态度更是令人担忧,严重阻碍了后续专业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得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面临重大难题。

(二)教学理论基础薄弱

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其所学专业并非声乐,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唱法过于单一,难以根据学生的嗓音特色就进行有效的示范教学。如此师资安排无疑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另外,很多声乐教师不注重自我提升,未能与时俱进地更新声乐教学方法,其声乐技能难以满足现代课程教学需求。总之,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师资缺乏中坚力量,队伍机构亟待调整与优化。

(三)教训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脱节

当前声乐课堂教学内容多為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而针对学前教育的歌曲则严重缺失,难以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虽然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不可少,但是还要注重与专业的结合。毕竟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幼儿,而幼儿对这些艺术歌曲是不会感兴趣的,由此可见,幼儿歌曲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让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演唱方法与发生技巧融入幼儿歌曲的演唱中,而这才是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缺乏合理的考评制度

虽然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制定了了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评方案。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在沿用传统的成绩考评法,而不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评价。即便是考试内容,也是老师将所考题目提前告知学生,学生临时抱佛脚,考前进行突击练习,敷衍了事。这种形式化的考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学习的学习态度。

(五)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与效果。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意识淡薄,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规划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声乐教学效果。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因此,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靶向性”的学习习惯养成计划,采取恰当的声乐教学策略按部就班地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声乐学习中,以获得更好的声乐学习效果。

(六)中职学生声乐实践能力有所欠缺

声乐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成果展示,发现并反思自己在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进行学习计划的调整与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提升。中职院校所组织的各种形式活动的表演往往集中于舞蹈或者乐器的形式,而声乐类的节目少之又少,学生根本没有实践演出的机会,学习成果也就没有能够展示的平台,这也是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二、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改进方案

(一)学校方面

1.加大资金支持

中职院校方面应提升对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在声乐教学设备、场地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声乐学习场所。与此同时,学校方面还应配备沙锤、三角铁等小乐器,为幼儿声乐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另外,还要完善多媒体设备,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积极开发、利用现有的声乐教学空间,解决声乐教学的后顾之忧。

2.制定教学激励政策

学校应积极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激励政策,以唤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教学工作效率。例如,所辅导学生在获得专业奖项时,应给予教师相应的奖励;学校所开设的声乐兴趣班,也要给予授课教师相应的补助;同时还要将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评价纳入职称评定体系等。总之,学校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合理制定教师激励政策,并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久而久之,不仅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可有效促进声乐教学的良性发展。

3.强化教师培训

中职院校应大力支持教师的在职培训与研修。对于声乐教师必要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促使其不断创新、完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而这些都需要学校方面的有力支持。声乐教育与专业知识是不断更新与进步的,声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学校必须不断强化对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声乐技能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例如,中职院校可定期选派声乐教师参加声乐知识学习培训,并与其他教师分享培训所得,通过教学交流、思维碰撞,实现声乐师资队伍的整体性提升,从而推动声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师方面

1.合理设计声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声乐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时,务必要保证其科学性,并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贴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点,还要在教训内容中融入声乐创作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声乐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才能在将来的学前教育中游刃有余。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选择还要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学前教育专业未来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因此,针对学校教育的声乐教学要能够充分体现学龄前儿童的声乐教育的特点,实现声乐教学内容的“幼儿化”。

2.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声乐课程教学形式通常可分为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以及合唱教学等,教师可根据课程形式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与声乐示范进行有机结合,具体可参考以下教學方法。(1)启发式教学。传统中职声乐教学通常会采用示范法与讲授法结合进行,但是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声乐学习中去自主探索,强化学生的声乐学习体验。(2)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生难以直观的观察自己在演唱时的形体状态与面部表情,难以发现自身问题,比如眼神涣散、身体紧绷不自然等,而多媒体设备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适时记录学生的声乐训练过程,然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并反思自身问题,然后与教师进行讨论,经过教师的指导与纠正,进行调整与改进。(3)项目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声乐实践能力。声乐教师应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声乐知识的同时,体验声乐学习的乐趣所在。而项目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则能够为学生的所学声乐知识提供实践展示平台,从而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声乐知识实践实践能力,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集体教学作为中职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很多教师与学生对此种教学形式的满意度并不高。因此,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以获得更好的声乐教学效果。(1)分层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声乐集体教学更加适用于声乐理论教学与艺术欣赏教学,通过集体教学,能够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提升声乐教学效果。而其在声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则不尽如人意,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施教。毕竟不同学生的音色、音乐功底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可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色,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声乐学习需求,提升声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2)汇报演出模式。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声乐学习的实践教学,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实践经验。教师可在课堂或者学校演出厅开展汇报演出,增强学生的实演体验。汇报演出模式还可与项目教学法等教法方法进行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声乐素养。

(三)优化声乐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声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评价方式的优化,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声乐学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如果仅通过终结性考核评价则过于片面,无法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而结合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声乐学习不同阶段表现的评价,则能够更加全面、公正地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进行评价。(2)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既可以通过自我描述进行,也可建立记录册,对自身的声乐学习历程进行比较与回顾。同学互评则可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或者以分组演唱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就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乐艳.当议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望、闻、问、切”[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

[2]王铁民.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8(8).

[3]张明秀.中职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分层教学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4).

[4]黄裕南.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8(18).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声乐中职专业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