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探究

2020-01-25 15:43柏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信息化

柏丽

[摘           要]  信息技术被灵活运用到各个行业,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活力。我国素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教学中,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中的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如何提高专业吸引力,强化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以推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老师工作的重点。从中职教育的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角度出发,探究新时代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措施。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教育;电子技术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98-02

“互联网+”俨然成为我国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依据,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被当前时代所接纳,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新技术,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的主攻方向。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加以维系。

一、中职教育中电子技术信息化教育的特征

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院校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培养力度逐步加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向成熟,为社会各行业发展输出人才。近些年,社会上各行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步攀升,求贤若渴,所以在教學中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刻不容缓。

(一)信息数据数量呈现出爆炸式上升

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各种信息,由于互联网的进入门槛不高,所以信息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书刊和报纸的传播方式,让信息数据传输已经实现快速传输,信息数量已经不再受制于信息载体,在中职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短时间获取各地教师群体先进的教学经验,查阅相关教学资料,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还由于信息量的增加,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储备量,增长了学生见识,也提高了学生分辨信息与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传输信息的速度呈现出快速增长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下,报纸和书刊等信息载体因为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制作,且需要记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调查,编辑撰稿,导致传播效率下降,信息传递的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性。因为受到载体的制约,信息不能在短时间内传达给需要的人。然而,在互联网技术之下,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给需要的人,借助光缆和导线等基础设施,在每秒钟可以将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数据信息传输出去,加大了信息的传递效率,确保信息实效性。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时展开教学互动,同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

(三)信息真假参半,参考性需斟酌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获取的信息上传到这个平台,在平台之上共同发布多种信息,机构难以全面审核,导致信息的真实性饱受质疑,甚至会出现虚假信息与非完全真实信息等,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信息可以被收集利用和存储

互联网使用者将所需要的信息搜索出来以后,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信息进行记录,移动到相应的设备工具中进行存储。除此之外,使用者在搜索和阅读信息的时候,互联网机构会及时监测与收集数据信息,以作分析和研究所用。老师和学生在搜索学习资料的时候,网站会针对搜索的内容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数据,方便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习。

二、中职电子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表达形式,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强化信息化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如今社会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应该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中职院校电子技术教学中融合信息化意义重大。

(一)促使教学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将电子技术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并且规划到“互联网+”范围之中。目前,我国“互联网+”的主要技术是互联网的平台效应,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别人分享,相互沟通交流实现自身学习水平与知识掌握水平的提升。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的质量与学生的信息量,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促进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得到快速发展,相关的技术手段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状态之下,互联网的传播形式与传播速度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数据,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这些数据信息得到及时运用,可以弥补学校电子技术教学课程规划的滞后性,丰富教学内容。

(三)有助于学生提高工作能力

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就职有着重要意义,如今中职教育的工作导向便是社会岗位的需求。当前“互联网+”涉猎的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还伴随着行业对于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的提高,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融入信息化能够满足岗位招聘的需求。所以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将专业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工作能力。

三、电子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措施

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使得传统教学方式面临变革,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学,对老师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要求,老师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融合信息技术,明确信息化的本质,提高整合能力。

(一)教学管理中融合信息化技术

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局域网技术的运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我国中职教育电子技术专业借助计算机等技术辅助教学,在中职院校中建立校园网,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具特色的网络服务。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编写论文,借助校园网可以收集相关资料,上交作业,老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制定教学计划并传达给学生,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提高中职院校电子技术教学质量,控制学生上网时间,限制学生上网内容。另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二)将教学资源公平化分配

在电子技术教学工作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含有教学设备、老师与教材,通过信息化技术可有效弥补三者的短板,通过互联网技术丰富授课内容。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教材中的内容尚未及时更改,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新技術,为学生配置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充分享受教育的公正公平,确保资源合理化,同时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主题化

在互联网平台上,用户想要获取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途径正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中职院校在教学环节中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展开网络学习,也可以采取微课等形式教授学生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本难点。信息化教学中,不断弱化老师教学环节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从被束缚中脱离出来,让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及时搜集,老师要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获取更好的学习资料。电子技术教学实现信息化,可以提升授课灵活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四)让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

在电子技术教学工作中,“互联网+”是良好的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电子技术相关资源,将教学资源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除此之外,老师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料,创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趋向于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多益处,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教学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利弊参半,以信息化技术为出发点提升电子技术教学效果,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速度较快,也为信息化教学带来挑战。在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弊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运用途径。老师要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结合,确保信息化教学更具特色。

参考文献:

[1]陈静,陈颢.“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5):58-59.

[2]廖可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蓝墨云班课”在中职药品调剂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9):146-147.

[3]朱丽萍.“互联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3):98-99.

[4]付正亚.基于“互联网+”时代中职汽修信息化教学探究:以蓄电池维护及寄生电流测试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40):67-68.

[5]王树平.“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课教学策略的创新探索[J].考试周刊,2017(20):23-2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互联网+中职信息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