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25 15:43赵维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检测目标

赵维武

[摘           要]  近年来,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汽车相关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对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也更为严格,而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现有的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同时,“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出现以来,能立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彻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时效性薄弱的问题,优化教学流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鉴于此,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切入点,分析其现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要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关    键   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06-02

中职院校教学活动侧重于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及服务一线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如何优化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保证最佳教学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职院校专业教学领域,为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创设有利的基础条件[1-2]。由此可见,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过程总,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其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非常重要,可以进一步做到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相符合。因此,本文将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一)概念

即便中职院校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专业化汽车故障检测维修方面的人才,但是立足當前教学实践水平发现,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方面不够理想,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对汽车维修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是专业教师需充分重视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教学所创设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基础,然后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实践作业等过程有效融合,不仅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而且还能使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增强[3-4]。因此,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方法合理科学地应用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价值意义显著。

(二)特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和常规的教学模式比较,其应用优势相对明显,不仅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主客体局限的局面,实现教学双方间有效互动的目标,还着重强调教学双方协同进步。同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大大增强学生个体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行业竞争力,真正意义上做到满足市场人才应用的诉求。此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即不再重理论轻实践,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突出价值。总而言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立足市场持续调整人才培养方针。

(三)作用

以往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深受教学资源限制的影响,出现对理论教学重视、对实践教学忽视的严重现象。同时,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有明显的脱节状况出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法利用所学内容运用实践领域,而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弥补常规教学模式的不足,将教学课堂向实践训练场地转移,满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真正意义上做到“边做、边学及边教”,促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此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进一步贯彻落实由理论至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掌握有效的维修技术方法。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设置现状

虽然在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基于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为“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期间最为常见的一大问题。并且,基于教学层面分析,教学目标设置可以对其教学的方向进行精准辨识,进一步使教学资源更加集中。一旦教学目标设置出现问题则可能误导其教学方向,造成教学资源利用出现混乱,无法准确有效控制其教学成本,换而言之,教学目标设置相关问题不彻底解决则难以突出其教学模式的优势,最终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发挥大打折扣。

(二)课程内容规划现状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用过程中,易存在教学内容规划方面的问题。因教学内容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教学目标便难以有效实现。从我国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际教学状况分析,教学内容规划缺乏科学性为引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使教学模式的价值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此外,从现状来看,我国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尚未出现合适的利用方法,无法显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综合价值,造成最终教学结合效果与预期效果出现明显差异性。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在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同时强化彼此间沟通及交流,进一步有助于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极大程度地减轻学生学习困难。总结起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

如前所述,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问题明显,因此对其教学目标加以明确非常重要。基于专业角度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认知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具体教学期间,专业教师需以“实事求是”作为基本工作原则,重点训练教师个人业务能力,尽量在实践教学中汲取更多经验,改正其现有不足,大幅度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水平。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方面的错误认知需及时纠正,将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化其理论知识印象,有助于分析解决具体实践问题。

同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立足于市场需求,着重强调培养更多竞争力强的学生,持续锻炼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及专业能力,相继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以初级学生为例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维修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故障原理及维修依据等基础性理论知识;以中级学生为例了解汽车检测及维修的步骤及方法,所有操作流程专业规范;以教师为例,基于学生学习情况开展自我总结,侧重于改变自我问题,将教学目标设置视为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行为产生依据,促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相互统一、相互融合,以达到提高总体教学效率的目标。

(二)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教师需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加大对规划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教学总结3个部分,重点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积极组织实践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并且提倡教学双方及时总结自身行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总结经验。例如:每个学期教学周期共计19周,其中后2周设置为考试周,前17周则为常规教学周与复习周。此外,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内容及实践内容,各占比例40%及60%,每周教学期间教师利用1至2课时时间开展自我总结。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教学方法具备两方面要求,包括明确要求教学双方有效互动及教学方法有效渗透理论知识,例如:以教学双方有效互动为例,符合成语“教学相长”的要求,换而言之,教学双方间强化彼此互动,教师方可采取针对学生的教学措施,大幅度提升总体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以教学方法渗透理论知识为例,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扩大其知识渗透范围,将视角教学视为重点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个体实践操作水平及理论知识水平。

(四)建设高素质教学队伍

从具体执行角度来看,教学模式优势发挥无法脱离专业教学人才的支持,一旦教学人才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在专业素养方面较为缺乏,则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中职院校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重视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侧重于培养在职教师,促使其理论教学及实践整合等方面素养得到大范围提升,有助于突出其个人教学表现,强化总体指导效果及教育效果。同时,做好教师人才的招聘工作,强调组建专业化教学队伍,主动迎合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确保教学队伍与教学模式间相互匹配,以达到突出教学模式应用价值的目标。

(五)创建有效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期间,相关中职院校结合企业故障检测及工位维修的流程,对和企业氛围及企业文化相统一的教学情境进行创建,比如:在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车辆接待、零部件清晰、购件计划制定及竣工交付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內容,结合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的流程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操作,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平。此外,以明确目标及具体任务为前提条件,不得脱离具体修理质量标准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总体教学质量。

(六)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

在具体教学期间,专业教师需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为标准,然后明确考核项目与考核权重,注重对学生实践成绩与操作技能水平的考核。同时,在考核过程中,结合教师评价、学习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对单元成绩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采取有效的补偿学习服务,直到这部分考核成绩合格为止。并且,在单元课程结束之后,组织考核小组对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改进不足,持续提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综上所述,现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注重有效教学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比如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科学应用,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注重高素质教学队伍的建设,并创建有效教学情境,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等。相信做好以上方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将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梁乾,宁磊.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探索[J].科技风,2019(30):142.

[2]肖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时代汽车,2019(17):67-68.

[3]孙锂婷.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18):114-115.

[4]林一楠,黄晓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9):147.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教学做一体化检测目标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高职《公差》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