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0-01-25 15:43陈夜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美术

陈夜珠

[摘           要]  将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由“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实践探究的重要性导入,以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为例,挖掘美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契合点,探寻“课程思政”的有效教育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技能与思政认识,参与学校环境营造,共同创建富有思政元素的、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宣传氛围。在当前多元化、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下,“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发展意义。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中职美术;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2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高校与中小学校纷纷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讨、研究与实践活动。作为中职美术教师,应在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中,挖掘美术课程里的思政元素,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知中渗透思政教育[1],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

一、“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实践探究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而是要贯穿于每门课程之中[2]。近年来,各所高校纷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教研教改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众所周知,美术是一种视觉性的艺术行为,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能用直观画面来传递情感、思想,让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作为中职美术教师,积极挖掘中职美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思政教育渗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课程思政”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职美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教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美术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从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出发,重视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不断挖掘和探究中职美术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积极促进当前中职美术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统一[3],从而增强对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绘画作品”赏析中的实践探究

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美术绘画作品鉴赏教学时,应组织学生从美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表现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一起挖掘美术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培养爱党爱国情怀,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例如,在教学《公共艺术》第一单元“美术与人生”时,通过课堂赏析徐悲鸿中国画《逆风》画面上六只小麻雀逆风而飞,引导学生从画家创作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去讨论画家的创作意图,了解画家借由对六只小麻雀在狂风中不惧艰险、坚忍倔强“逆行”的形象刻画,托物言志,寓意画家不惧风险、奋起前进的爱国精神,也鼓舞了当时许许多多身陷苦难的抗战军民。经由这种赏析引导,使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又如,对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的赏析教学中,一方面在美术学科知识上,要让学生掌握此幅油画首创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技法以及由红地毯、红柱子、红灯笼等中国民族特色布置营造了喜庆氛围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更要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这幅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这幅画既是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国庆大典盛况的再现,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历史的再现。要引导学生从身姿健朗的毛泽东主席立于画面中心的构图,思考画家独具匠心构图的目的:通过画面构图设计,表达了中国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战争胜利,是因为团结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如此方才战胜重重困难,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认识到只有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传统建筑”分析中的实践探究

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课程思政”更好地与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相结合,美术教师要立足于現代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交流,共同探索、挖掘中职美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渗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教学《公共艺术》第三单元“中国美术欣赏——传统建筑”时,针对他们现在的学生、未来的幼儿园老师这一特殊身份,在赏析福建土楼民居建筑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土楼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楼墙以生土、糯米饭、竹片、木条等夯筑而成,坚固耐损,同时兼具防震、防盗、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由此引导他们向先人学习,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就地取材,勇于实践创新。又如,土楼有聚族而居的特点,一座土楼可居住200~700人,居民们长年累月生活在一起,体现了土楼“以和为贵”的精神核心,以此教导他们也应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通过对土楼这几个特点的探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让自己成为一位勇于创新、诚信友善的幼儿园老师?讨论后由教师总结点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一批批勇于创新实践、思想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具备这些素质,大家需以此砥砺自己,认真学习探究,为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而努力。又如,在中职建筑专业班级教学中国传统建筑——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时,引导学生在赏析赵州桥的设计构思与精巧工艺的同时,结合自己现今所学建筑专业思考:为何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至今仍保存完整,还可以到桥上进行专业研究和观光旅游?除了外观设计,从建材的选择、使用、建造等方面,你们学到了什么?如此通过寻找中职美术教材与中职专业设置、职教特色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向著名匠师李春学习,学习先人认真负责、实干精干的工匠态度,拒绝“豆腐渣”工程,培养创新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中职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时,应将美术知识与政治、经济、文化的问题相联系,探究设计作品的背景及表达的情感,反映其政治本质和思想本质,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坚实的基础[4],提高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率。如《公共艺术》第八单元“标志设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赏析教学。奥运会标在设计上,集各种中国特色元素于一身——红色的印章、汉简的风格、舞动的“京”人,清晰的时间、地点与奥运五环浑然一体,设计巧妙,内涵丰富,由此引导学生要认真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背景上,北京申奥成功并于2008年圆满举办奥运会,彰显了中国实力的崛起和壮大,由此让学生在为祖国骄傲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

三、“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课后延伸运用中的实践探究

为了深入巩固“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成果,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和挖掘“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课后的延伸运用。在课堂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美术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应用能力[5]。例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及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书画展览作品创作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升华参展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在设计、绘制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国旗、国徽、国歌”黑板报和手抄报中,体验、实践美术课程与思想政治的融合与运用——黑板报与手抄报的直观性、宣传性,更容易让全校师生在观看、欣赏的同时,既体验到艺术美,又受到思想熏陶和政治教育。再如,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结合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积极参与校园宣传栏和路标的绘制设计,共同营造有浓厚职业教育特色的、富于思想政治元素的、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本文首先闡述了“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实践探究的重要性,后以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为例,在绘画作品、传统建筑与标志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探究中职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个人创作与学校环境营造中融入思政元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强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元素的实际运用,在为国家培养勇于创新实践、思想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上做出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铭.课程思政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7):146-148,154.

[2]高蕾.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初探[J].黄河之声,2019(22):54-55.

[3]李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4]张廷,杨永杰.“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J].美与时代(中),2019(10):67-68.

[5]伍淑兰.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43-44.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美术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美术篇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