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团组实验项目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1-25 15:43王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团组育人课堂

王姣

[摘           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进步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专业课教学的传统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企业用人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通过教学法的应用在课堂上组织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    键   词]  育人团组;教学改革;胡格教学法;教学效果;主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64-02

为全面推动素质教育,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健康、对社会有用、充满正能量、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匠人,“轻工匠心育人团组”项目通过建设育人共同体,拟定共同的行动要求和方案,打破过往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团队及组织管理团队,推动评价模式的转变,形成了独具轻工特色的“匠心育人模式”。

一、什么是育人团组实验项目

“育人团组”实验项目是学校为解决“有效教学”问题的积极尝试,目标是通过多种教学法的应用,在专业课堂融入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学校以各系育人团组项目为实际案例,从班级选择、人员建构、课程规划、能力分解等方面进行具体化、分层开展、团组教学,既便于实施到教学中,又利于建构评价体系。通过“站位法”“旋转木马法”“魔术盒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使课堂效果得到完美呈现。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作业、个人展示、分组讨论、代表汇报等环节充分调动积极性。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既可以培养学生特定的能力,又对班级任课老师提出了“形成统一育人风格”的要求,层层推进,逐渐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班级团组育人模式。

二、育人团组共同打造技艺匠心

学校首先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三个维度阐释该项目的内涵与意义,由上到下统一育人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支撑点,由教研室、各系部、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力量推进“匠心育人”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在项目实施阶段,不断达到课堂建设的预期目标、建设专业好课堂、打造育人名师团队。独具特色的匠心育人模式,既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又能打造高效课堂,真正从教学设计上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观、在教学组织上体现“学生主体”观,为实现有效教学,培养轻工名师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好基础。

三、如何开展育人团组课程教学

育人团组教学主要采用胡格教学法,围绕学习内容和学习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应用站位法、精读法、小组扩展法、卡片法、思维导图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体能动性,勤于思考、动手、合作、表达、互动。老师除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予以点评外,还对其职业核心能力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干预。在教学设计层面,主要由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责任人组成,在教育教学实施层面,由班主任、教师配合完成。在所有任课教师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在教学内容调配、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应用上依据专业班级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取长补短,共促发展。

(一)举行有示范效果的观摩展示课

由校领导、教研督导室、教务处牵头,各系部选派教师在实验班级先进行试点示范,逐渐在学校普及“胡格教学法”,共同推进新一轮的课改。如基础系一堂“请柬”写作课,老师以目前学生最喜爱的游戏“王者荣耀”作为导入,课堂上先以“伙伴拼图法”作为破冰游戏,让学生以比赛的方式重新拼回一份请柬,从而让学生明确请柬的格式要求;继而老师进行课堂的讲解和提问,巩固加深请柬的具体写法;而后布置学生根据实际,完成一个有关王者荣耀英雄见面会的请柬制作。成果展示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更是精彩纷呈,学生纷纷表示在这次课当中不仅学到了请柬的写法制作,更多的是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课堂的趣味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达到了善学、乐学、好学的目的。

(二)定期教學沙龙活动、育人团组分享会

分享会是对“匠心育人团组”实验项目成果的总结。从学校教研室推进的整体过程、系部遴选班级,组织教师参与、班主任与专业教师协同,最终落实到班级、课程内容、师生配合、教法使用、课堂技巧等方面,立体展示教师对“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老师应该组织教学而不是教”等问题的思考。不定期组织的育人团组成果分享会为推进下阶段的育人团组工作提供经验,做好铺垫。

(三)组织听课评课,互交流,同进步

为有序推进工作,开展匠心育人团组集体活动,教学部门为大家搭建一个集体学习、交流与表达的平台,通过听课、评课共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每次展示课或教学沙龙结束,教研室组织育人团组的老师进行圆桌会议,围绕教材处理、教师语言表达、教学组织、教学节奏、关键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评课,有评价、有反馈,有分享,有成效。

四、经济地理课程育人团组教学实践

(一)注重方法,激发兴趣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育人团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将网络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胡格教学法就是育人团组课的首要选择,具体来说,老师在讲授经济地理课第二章的“土特产”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料寻找相关资料,布置课前任务,利用蓝墨云班课等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资源给学生,甚至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土特产带来课堂现场。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关键词、卡片法等既能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有效课堂。

(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经济地理课程以理论为主,但实践教学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定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尽快进入教师为他们设计的角色中去。如在讲解旅游地理的内容时,教師在讲解旅游资源及景点内容之前可以发布一些旅游网络资源,让学生做好预习。上课时通过情境导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课程当中,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案例分析和模拟景点讲解,通过这样一个混合式教学,教师轻松引导,学生有效学知识。

(三)形式多样,重在灵活

育人团组教学要求教师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以及丰富多变的教学技巧,从而更灵活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将教学资源放在班级的蓝墨云班课中,让学生随时共享教学课件、电子资料、授课资源、学习任务书、视频、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强化“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巧。探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实现育人团组教学的根本目的。如在专业基础课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以“地理资源”为活动载体,教学过程环节紧凑,条理清晰,活动设计巧妙,配以生动的案例,学生融入课堂,精彩的个人情境演绎,深入的互动,师生配合轻松默契,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通过小组合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创意,保持新意

如在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内容学习中,教师根据学情精心设计了小情境、小活动和小任务,别出心裁地把学生分为名山奇峰、秀水胜景、民俗风情、建筑工程四个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和讨论,课前、课中、课后目标明确。通过“读诗词寻景点”和“看风景说景点”两个任务,着重锻炼学生的阅读、沟通、表达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趣味复习引兴趣、情境导入提目标、读古诗寻景点、看图片说景点、查收获总评价、反思拓展等环节进行教学。采用关键词法、扩展小组法、讨论归纳法进行学习探究,学生积极参与任务挑战和团队展示,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预期学习效果。

(五)混合教学,多维评价

如在经济地理交通地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在任务导入、出示目标、课程精讲、提炼要点等环节衔接巧妙。采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卡片互相配对,清晰明确,结合头脑风暴法讨论,让学生选择不同情境下的交通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密切默契。根据授课内容和素材要求,教师在教学场地布置上合理科学、整洁优美,授课区、学习区、展示区、讲评区有线条、有层次。在学习工作页、线上资源、工具设备、辅助材料准备充分,这就为课程学习打好了有利的物质基础。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学生在完成各组任务的同时,教师不断巡回指导,并且在巡查过程中注重收集信息和引导学生,鼓励提醒,关注细节,及时反馈和完善。任务完成后的课程评价采用小组互评、组长评价组员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教师在课前设置好评价规则,从语言表达、听众效果、时间控制、团队合作等方面及时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分析对比和总体点评,对表现好、积分多的个人和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品鼓励,评价有重点、有主题、有拓展、有意义。

总的来说,育人团组教学的应用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从技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实际出发,在立足于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各种网络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实现情景的导入,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自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结合课堂和课外两大资源,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葛培琪,毕文波,朱振杰,等.基于机械综合实验的团队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05-208.

[2]王磊,梁志强,李素燕.基于文化育人的现代加工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75-76.

[3]靳晓枝,程金林,吴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1(18):36-37.

[4]张晓琪,马学条,程知群,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6):42-46.

[5]尹庆民.应用型高校全员育人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团组育人课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欢乐的课堂
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接待外宾团组会见会谈字时的座位安排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