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中培养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2020-01-25 15:43杨美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校工匠精神

杨美玲

[摘           要]  技校学生的工作主要以应用型、技术型为主,因此其工作态度对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影响较大。现阶段,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技校学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工作严谨的态度、追求极致的精神,逐步开展了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教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技校学生应该树立的职业观念。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技工院校,既要培养技能,也要培养职业精神。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与职业道德,因此就要有策略地培养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思政课;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72-02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技校学生作为未来工艺执行、技术延续的接班人,对其思想以及行为进行有效指引,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严谨的态度代入其中,以工匠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实现工作过程的精细化、高质量化。国家需要“工匠精神”,社会需要“工匠精神”,人人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技校学生应该确立的职业素养之一,故技工院校思政课应该在培养技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

一、思政课中培养技校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必须使技术人员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创新,这样才能符合我国快速发展的需求。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的传承,不仅对学生的态度培养有着一定的帮助,而且对工作的细节把握也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号召下,技工院校要发挥培育工匠精神、培养现代工匠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从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技校学生德技双馨的保证。

二、思政课中培养技校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技校学生存在职业理念不清晰,存在“只要有技能就能成才”“本专业不喜欢就改行”等心理,普遍存在浮躁心理,认为“快”就好,功利心较强,注重眼前利益,极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发挥思政课的教学作用,把工匠精神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辩论赛、实践活动等具体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形成价值倾向和情感判断,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明白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一)从观念上改变认知

1.体会工匠价值,树立技能强国理想

想要让学生真正认可工匠精神,并按照工匠精神工作,必须使学生从理念与认知上进行改变,从根本驱动力上来保障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工匠精神的价值可以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微观细节来考虑。宏观角度上,可以将其与我国未来命运联系起来,从历史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微观的角度则是讓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自身技艺的提升、对行业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要让学生了解工匠渊源,领会工匠价值,课堂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国情,观看历史影片,感受国家落后时被侵略的悲惨画面和现在美好生活做对比,感受现在过上幸福生活离不开祖国的强大,而历来国家建设都离不开大国工匠们的辛勤付出。通过了解大国工匠的贡献,明白各种技艺精巧的发明创造都需要通过工匠的双手才能实现,深刻体会工匠的价值。针对工匠精神的传播,如果采取冗长的叙述式讲解效果不佳,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认识其中的内涵,避免出现认同该理念却没有相应的行为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的形式,将工匠精神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价值判断,明白为什么要传承工匠精神,明白不管哪个年代大国工匠都是国家建设的栋梁,青年人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从而树立技能强国的工匠情怀。

2.崇敬大国工匠,改变浮躁心理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保持平稳静谧的心态,才能确立并实现远大的目标。浮躁的心态使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这就使学生无法在技艺方面获得良好的锤炼,进而使其无法有效提升技术水平。此外,由于浮躁心态导致的技艺不精极容易让其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使学生的成就止步不前,阻碍了其技能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学生的浮躁心理。可以通过了解大国工匠,如一代壶艺宗师顾景舟,如何淡泊宁静,如何拒绝一切名利诱惑,忍受世俗非难,静心钻研最后才取得成功的。诸多案例表明,获得最终成功,取得较大成就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而一定是矢志不渝、不懈努力的人。这是由于他们对一件事情精益求精,不断刻苦钻研。低调、安静的做事风格使学生能够充分锤炼自身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烦琐、困难的技术点时,能够安安静静逐一排除,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深度。让学生明白只有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不为杂念所左右,沉下心,才能做到技艺精湛。

(二)从内涵上领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进取。思政课教学可以利用《工匠精神读本》《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等教材,结合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和身边典型案例的解读,让学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包含的工匠情操、工匠品质和工匠理念。从内涵上理解工匠精神需要学生对其内在精神进行高度认可,不断以此为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从思想上逐步靠拢,还应从行为上不断践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在提升个人水平时,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担。

通过剖析大师们的成长,比如“蛟龙号”钳工顾秋亮;“30年只做40只钟的弗兰克”、高铁研磨“鼻祖”宁允展的“研磨精神”磨出大国工匠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执着专注、严谨求实、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感受大师创新进取的职业情操。技术的成长与创新离不开这种职业情怀,这也是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需要时刻谨记的内容,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思想保障。通过学习学校技能大师榜样,感受身边活生生的工匠例子,让学生学习标杆榜样,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理念,坚定自身理想和信念,提高对工作的敬畏之心,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激发学生成为大国工匠的梦想。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从反面举一些例子,例如我国部分轴承工艺水平不够导致只能进口。让学生体会到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也让学生明白,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个人精神,而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备精神。

(三)从实践活动中传承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不喜欢纯理论教学,他们动手能力强,更喜欢可以动手操作的活动。而且教育要融入活动才能起到作用,思政教育一定要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应如此,才能把培养工匠精神落到实处。

1.教学活动传承工匠精神

课堂中,可以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竞赛活动,设计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比如专心致志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在五分钟内比赛哪个组砌多米诺骨牌最长,让学生亲身感受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沉静内心,专心致志。创新进取主题活动,可以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活动,比如工业设计班级可以设计“改进产品”的教学活动;汽车专业学生可以设计“增加汽车功能”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布置作业也可以设计布置传承工匠精神的实践活动,比如以“我心中的匠人”为主题,制作课件进行演讲比赛,要求学生在制作课件从内容上、课件模板底色上、字体上、动画上等不断修改,学生的每一次修改都成为培养追求极致的体现。通过实操过程,加强培养学生“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作态度。

2.日常行为夯实工匠精神

道家创始人老子讲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微处着手。想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还要从日常行为的小事开始培养。可以通过日常行为考核,教师将考核结果作为本课程考核的实践分数。通过奖惩真正落实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比如现有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每一次下课后学生能否做好“8S”,清扫卫生能否认真;能否坚持每天跑步打卡等等,从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夯实工匠精神。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奖惩的过程中一定要奖大于惩,要重视惩罚后的思想工作,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奖惩制度实行的真正意义,进而完善学生的技能。

培养工匠精神已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工匠精神的推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水平,也能够提升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技工院校需要将这种精神认真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认真、谨慎、负责,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技工院校思政课就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工匠精神”在教学“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强化,扎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參考文献:

[1]宦平,巢燕.工匠精神教育活动课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匠精神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3]杨玉娇.职业素质养成读本[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6.

[4]褚建伟,张春青,范琳.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技校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拿出精神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