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阶挂图联合同步运动视频对2型糖尿病患者步行运动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0-02-05 13:19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步数层级依从性

邓 亮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的根本危害在于各种并发症,尤其以心血管系统受累最为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2]。运动疗法是临床公认的糖尿病非药物疗法,能提高最大摄氧量及相关心肺适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表明,运动训练能降低糖尿病患者体脂率,提高心肺适能[3-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等阶挂图联合同步运动视频对2型糖尿病患者步行运动依从性和控制血糖水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无运动禁忌证;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其他型糖尿病者或空腹血糖≥16.8 mmol;合并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及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1~69岁,平均42.26±3.17岁,病程3~16年,平均8.26±1.33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33~72岁,平均42.58±3.24岁,病程2~17年,平均8.41±1.2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血糖监测、行为干预、饮食管理、有氧运动及定期随访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等阶挂图联合同步运动视频,具体如下:

(1)等阶挂图:采用自制糖尿病运动示范彩色挂图,以金字塔形式等阶呈现,共4层,具体如下:层级1(日常运动展示区):以图片呈现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层级2(伸展运动展示区):以图片呈现静态伸展、弹性震性伸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伸展等运动,利于增强身体活动功能;层级3(有氧运动展示区):以图片呈现游泳、瑜伽、太极拳、健美操等运动,利于提高心肺功能;层级4(无氧运动展示区):以图片呈现深蹲、俯卧撑、平板支撑、弓箭步等运动,利于锻炼肌肉强度,增加身体灵活性。各层级运动展示区旁以红色箭头引出对应层级文字解析图片所示运动,内容包括运动强度、时间、频率及目的。护理人员将运动示范彩色挂图悬挂至病房醒目处,指导患者坚持运动。

(2)同步运动视频:建立关爱服务微信群,招聘专业健体人员依据目视挂图1、2、3、4层级运动类型拍摄相应的运动视频,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视频,1、2层级运动视频每天早晨7:00由专门护理人员发送至“关爱服务微信群”,3、4层级运动视频隔天交叉发送至微信群内,指导患者观看视频并同步运动训练,实行打卡制,监督患者运动锻炼,根据患者体能状况采取单或多次运动,院前指导患者自测脉搏、血压以维持目标心率。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步数、运动依从性 运动步数:采用自编运动步数监测量表,记录患者每日运动步数,并取干预首日、末日运动步数为预测值。运动依从性:采用本科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5个评价因子(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安排、运动时长、运动强度、运动频率),采用Likert3级评分,总分5~15分,得分越高,运动依从性越好。

1.3.2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 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电子血糖测定仪监测两组患者FPG、2hPG;分别于干预前、后采集患者5 ml静脉血,以离心过滤机,频率: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放置在-20 ℃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bA1c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运动步数、运动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步数、运动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运动步数、运动依从性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血糖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FP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运动步数、运动依从性的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血糖水平的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运动疗法是指糖尿病患者通过长时间有规律的运动,实现规律的运动能够降低血糖、控制体质指数和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7]。就我国现状而言,运动疗法尚未引起糖尿病患者足够重视,临床调查显示,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96%的患者已采取饮食控制,但只有38%接受运动干预措施,其中定期规则运动者不足5%[8]。糖尿病防治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已从个体防治转向群体防治,加强运动疗法是今后糖尿病防治应用的重点。

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性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9-10]。运动功能锻炼的效果依赖患者的依从性,而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用药复杂、并发症多发等,加之社会歧视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运动功能锻炼依从性差[11-12],因此为提高患者锻炼效果,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设计了一套运动疗法彩色挂图,该挂图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健康教育内容,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令患者印象深刻。图文设计层级分明,增加了趣味性,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为护理对象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可视化运动指南,具有较高实践可行性,适合不同层次糖尿病患者;同时图片方便张贴,能时常提醒患者主动运动,不断调整自身行为[13-15]。除阶梯挂图外,本研究还特别设计了同步运动视频,由护士、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实施,通过微信平台将当日锻炼视频上传,让患者进行同类型、同时长运动锻炼,这对患者运动项目选择正确性、运动时长掌握度、运动行为长期坚持性亦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与推动[16-17]。与对照组比较,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等阶挂图联合同步运动视频干预后,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明显降低,运动步数、运动依从性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认为,等阶挂图内容丰富、运动形式多样,患者根据图片运动形式更好地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运动的依从性[18]。

综上所述,等阶挂图联合同步运动视频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行运动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本研究局限性在于纳入病例样本较少,血糖监测节点不明确,今后需扩大样本,规范血糖监测流程,以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步数层级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楚国的探索之旅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