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阅读家庭训练方式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训练效果观察

2020-02-05 13:19李秋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互动式康复训练发育

李秋兰

语言发育迟缓常见于婴幼儿群体,该症状是指婴幼儿在本身发育的过程中语言的发育程度和年龄水平不对等,如婴幼儿因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情况不在其范围内[1]。我院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诊疗一直保持高度重视,在实践探索中确认家庭的参与对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症状改善会产生明显影响,另一方面在康复干预期间保持多方(医院、护理人员、家庭)互动,让整个康复过程从被动配合状态变成主动参与状态,可取得超过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本院收治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联合一对一互动式阅读家庭训练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经“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2]评估后确认为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3]:临床症状、体征等与《语言治疗学》中关于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诊断内容符合;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条件[4]:患儿有精神障碍或者痴呆;听力障碍或者构音障碍;基线资料存在缺损;神经发育异常。根据年龄、性别组间可比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6岁,平均3.05±1.07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6岁,平均3.17±1.05岁。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制订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规相关康复训练方案,穿插趣味游戏内容,相关内容如下:制定干预措施前综合考虑患儿的行为特征、发育状态还有个体喜好等相关因素,确保趣味游戏的选择更容易被接受且激发患儿兴趣,选择将趣味游戏作为训练过程的主要场景,通过游戏将训练内容合理的展现出来,调动患儿对于训练的兴趣以及大脑兴奋性,刺激对于语言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表达熟练度,使其能够和他人进行正常交流,以单纯的语言作为起点,逐渐过渡到语言交流、语言符号方向。在对其进行各项训练诸如图片图像、声音、形体、姿势等语言训练,争取达到语言的全面发育[5-6]。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基础上,联合一对一互动式阅读家庭训练手段,指导患儿家长掌握关于互动式阅读训练方式,并确保家长已经熟练掌握技巧,同时通过网络通信手段如微信、QQ等与各个家属保持联系,每周定时通过视频或者音频随访,了解家庭训练的进度并进行适当调整[7-10],一对一互动式阅读家庭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理解方面:对于已经掌握语言技能的患儿做该项训练,从形成概念逐步发展到语言理解,再达到语言表达的阶段,逐渐让患儿的词汇量得以积累,根据词语的性质进行分类,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量词等,在掌握一定的词语量后将其进行拼组,通过词语、语句和患儿做互动训练。为了让患儿对于语言理解能力有更进一步地提高,可选择道具辅助如卡片、视频等,将水果、生活物品、动物等卡片,出示给患儿观看并让其指认,初始时卡片数量控制在5张以内,逐渐增多,对患儿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

(2)注意力:要提升患儿注意力,可从听故事提问问题、穿珠子、拼积木等方式开始,逐渐完成使患儿注意力集中的工作。

(3)操作性课题:选择各种能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游戏方式来达到提升患儿整体水平的目的,典型方法如拼图、镶嵌版以及魔方等。

(4)认知能力:要提升患儿认知能力,选择游戏对象要有强烈的辨别性质,例如在颜色、形状、特点方面相对突出,让患儿进行辨别,同时配合算术、猜谜语等游戏强化其认知方面的能力。

(5)表达能力:主动和患儿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周围环境引导其进行发音和组织语句。

(6)在玩乐中训练:小儿天性喜好玩乐,指导家属要积极选择合适的游戏和小儿玩耍,在此期间根据具体情况引导患儿在游玩中完成语言训练,让患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家属通过鼓励的方式来激励小儿经常表达其需求。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每天进行2~3次,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5~30 min。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干预效果:在两组患儿完成3个月疗程后应用汉语版本的S-S语言发育评价量表进行评估并将其作为疗效判断依据。干预后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相对于接受干预前无论在交流态度、符号形式、指示内容以及基础性过程等均有效提高,为显效;在干预后患儿上述相关内容得到改善,但在发言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迟缓程度,但未到影响患儿正常生活的状态,为有效;干预后患儿关于语言发育各个方面均无改善,不能够日常进行交流沟通,为无效[11]。

(2)发育情况[12]:在干预后对两组患儿应用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中包含有5个因子,分别为精细运动、大运动、社交行为、适应能力、语言等,该量表满分为100分,评价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的发育情况越良好。

(3)家属满意度:在干预后对患儿家属(1例患儿对应1名家属)发放医院关于护理评价满意度的调查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 0.874,效度=0.912),该量表有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选项,让患者家属填写且可在调查问卷中补充自身意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A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验 。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训练效果比较

干预后对两组患儿干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训练效果比较

2.2 两种康复训练方式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情况影响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儿均接受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康复训练方式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情况影响比较(分)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所接受训练护理方式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儿家属发放关于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调查量表,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对所接受训练护理方式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近年来在婴幼儿群体中语言发育迟缓情况比例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诱发该情况出现的因素较多,如不重视并及时干预对婴幼儿的成长、家庭稳定等都会造成深远影响,破坏患儿社交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部分患儿因为语言发育迟缓甚至在成长当中出现孤僻、自闭的性格,从生理、心理或者人格等多种角度思考,均会造成不利影响[13]。

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情况的患儿一般还有精神发育迟缓的并发情况,对周围人的反应相对迟钝,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因此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保持高度重视有重要价值,通过有效手段对患儿相关症状进行积极改善并尽量保障患儿的正常发育。

当前临床研究发现在婴幼儿1~3岁[14]是其语言的关键发育阶段,对于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情况的小儿在其3岁之前给予积极的语言康复训练对症状的控制改善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患儿的语言发育状态。随着对该症状了解不断深入,各种康复训练方案也被应用于临床之上,在实践当中不断改善、淘汰,寻求对于提升患儿语言发育水准的高效手段。

互动式阅读是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当中的一种类似于游戏的活动,通过诸如阅读、描述、讲解、开放式提问等多种方式来诱发幼儿的思考及树立其积极阅读的习惯,全面推动幼儿的语言、人格、审美以及思维发展[15]。

在本研究中,对收治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分组并分别给予不同的康复训练,在评价所得数据中可知配合一对一互动式阅读家庭训练患儿在病情改善、整体发育方面有明显优越性,该训练方式在科学基础上确保其对患儿群体的针对性,充分满足小儿喜欢玩乐的天性,在游戏中融入关于语言康复训练的系统内容,充分调动小儿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完成语言康复的刺激干预,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语言发育迟缓治疗,不但能够成功建立患儿对家长的信赖感与归属感,同时家庭训练氛围轻松,也变相地减少了父母的负担[16],这也是表3数据中父母对于该训练护理内容认同度高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为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提供一对一互动式阅读家庭训练模式不但能对患儿的病情康复有积极良好的影响,明显提升语言发育水平,同时对于小儿自信心也有刺激作用,保障家庭和谐。

猜你喜欢
互动式康复训练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