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部分老年人营养状况研究

2020-02-13 12:41李海凤贾春迪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脂年龄组骨骼肌

李海凤,洪 波,贾春迪

(吉林市丰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3)

目前,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受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及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因素影响,我们国家人群中仍面临着不同种类的营养缺乏的状况,而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在中国老年人群中48.4%的老年人营养状况不好,而生活方式、日常饮食状况、经济水平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调查研究发现,现今社会大部分老年人处于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同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老年人群中低蛋白者较年轻人更为常见,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老年人经检查可以排除蛋白合成障碍及丢失过多等相关疾病。因此老年人营养摄入不合理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而这一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更为普遍及严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首要完成的任务是及时对老年人群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营养不良的老年人进行营养干预。重要措施是指导老年人合理饮食,并对老年人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控制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吉林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进行营养筛查并接受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的老年人,排除恶性肿瘤、消化系统、代谢系统、泌尿系统等严重疾病,选用饮食正常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106例。被调查对象中,男65例,平均年龄(74.5±14.5)岁,女41例,平均年龄(75.5±13.5)岁。将调查对象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共分为60~70岁组、70~80岁组、80~90组3组进行研究。检测前向研究对象说明人体成分分析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被调查者需保持平稳状态,着单衣,由测试人员人工输入年龄、性别、身高等基本信息,使用韩国Biospace公司生产的InBody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受检者按照年龄进行分组。Inbody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操作:新型的Inbody人体成分分析仪通过多个电极、多个频率进行节段测定,能准确地获取四肢和躯干各部位的肌肉、脂肪比例,而且还能区分细胞内、细胞外的水分和静息状态下基础代谢率、体脂肪百分比、骨骼肌、体脂分布、蛋白质、体重、内脏脂肪面积、体质指数(BMI)等指标。

1.3 诊断标准

通过查阅文献,依据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要求来判定。对初诊患者要详细询问其日常的饮食状况及排便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1)被调查者要求:①应空腹测量体重,饭后至少间隔2 h后才可进行测量;②测试前应排空大小便;③运动后或淋浴后不应立即进行测试,出汗会导致体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④体内佩戴电子医疗仪器或其他金属者请勿进行测试。

(2)设备调试:进行二次测试时应使测试条件与上一次时尽可能保持一致,使测试结果最大限度保持一致性或具有可比性。

(3)预测试:测试环境应在适宜的温度(20~25 ℃)下,过热或过冷会对身体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测试结果不准确。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Excel,核对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组别的体脂肪百分比、蛋白质、内脏脂肪面积、体质指数、体脂分布、骨骼肌含量、基础代谢率等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被调查对象身体成分测定结果

对2018年度吉林市某医院的老年人营养状况进行调查、随访,并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如下:70~80年龄组的老年人体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别的身高、体脂肪百分比、蛋白质、内脏脂肪面积、骨矿物质含量、体质指数、体脂肪、骨骼肌含量、基础代谢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被调查对象体质指数分析

被调查的106例老年人中男性中瘦弱、正常、超重占比分别为16.0%、37.7%和7.5%,女性中瘦弱、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占比分别为7.5%、18.9%、11.3%和0.9%。男性中超重者占总人数的7.5%,女性中超重和肥胖者占总人数的12.2%,可见女性超质量和肥胖的人数检出率高于男性。

2.3 被调查对象人体成分变化趋势分

男性体重60~7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女性体重则自70~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60~70岁年龄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80~90岁年龄组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同时可以发现,老年人体重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男性身体骨矿物质含量(以钙为主)随年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女性身体骨矿物质含量60~70岁年龄组呈缓慢上升趋势,80~90岁年龄组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不同年龄组的矿物质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女性身体体脂百分比含量60~70岁年龄组呈缓慢上升趋势,80~90岁年龄组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不同年龄组的体脂百分比含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男性及女性各年龄组骨骼肌含量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递渐的趋势。其中,男性身体骨骼肌含量的下降趋势较女性更为明显。

男性及女性各年龄组蛋白质含量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递渐的趋势。其中,男性身体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趋势较女性更为明显。

2.4 被调查对象蛋白质缺乏指数分析

对106例老年人的营养评估中,60~70岁的老年人蛋白质缺乏者占总人数的7.5%,70~80岁的老年人蛋白质缺乏者占总人数的13.2%,80~90岁的老年人蛋白质缺乏者占总人数的18.9%,由此可见,80~90岁的老年人蛋白质缺乏者比例最高。

3 讨 论

本次研究搜集2018年度前往医院进行营养筛查的106例老年人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老年人除体重外,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前来就诊的老年人以80~90年龄段居多,平均年龄是74.5岁。男性就诊人数高于女性,但女性超重者多于男性,与其他地区报道情况不完全一致[1],可能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同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此年龄段的男性多有饮酒习惯,大量饮酒是引起味觉及各项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而老年女性多爱吃甜黏性及油炸类等食物,此类食物中糖类和脂肪含量较高,可引起肥胖,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中在80~90岁年龄组中的女性老年人的体重、骨矿物质含量、体脂百分比、骨骼肌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男性老年人的体重、骨矿物质含量、体脂百分比、骨骼肌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范围小,几乎趋于平稳状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此年龄段的老年人身体上处于高代谢水平,随着消化系统的改变,对食物中糖类、蛋白质及脂质的消化吸收程度减弱,干扰了营养素的吸收,造成了营养素含量的减少。

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中在80~9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蛋白质缺乏比例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此年龄段的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食物咀嚼不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不好;或只选择单一的食物,造成的蛋白质缺乏。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的主要死因[2]。调查显示:吉林省居民总体慢性病患病率为51.6%,高于既往国内其他调查结果[3-5]。老年人的健康与营养密切相关,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为营养缺乏和营养摄入不均衡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加强营养防控和营养素知识普及是控制营养慢性病前提。所以我们应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教育,指导人民提高预防观念和保护意识,促进人民自觉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减少营养失衡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综合健康素质。

猜你喜欢
体脂年龄组骨骼肌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毛蕊花苷对递增负荷运动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8-羟鸟嘌呤可促进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骨骼肌细胞自噬介导的耐力运动应激与适应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