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20年内河水运货源调查分析

2020-02-21 08:51宋国琴俞中奇赵瑜颉
水运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湖州集装箱

宋国琴 俞中奇 赵瑜颉

【摘 要】 为详细了解与航运相关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瓶颈”,采取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州市2020年内河水运货源进行调查,分析湖州辖区内主要港口企业2019年生产实绩和主要货种、流量流向、运输航线、业务辐射等情况,对2020年主要货类散杂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情况进行预测,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快设施改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拓劳务资源,提高船员综合素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内河水运发展。

【关键词】 湖州;内河水运;货源调查;散杂货物;集装箱

考虑到疫情影响,此次湖州市年度水运货源调查采取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实地走访重点水运企业、港口企业,面对面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瓶颈”,结合针对全市107家经营危货、煤炭、水泥熟料等生产、运输、装卸的码头企业、矿山及水运企业的问卷调查,获得了较为全面、详实的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货种结构发展现状

1.1 散杂货物

1.1.1 出港主要货种

湖州航区主要出港货种为矿建材料、水泥及水泥熟料,2019年三者合计占出港总量的94.9%,其中矿建材料占62.7%,水泥及水泥熟料占32.2%。

(1)矿建材料。湖州市矿山众多,以开采和出运石子、宕渣及各类规格建筑用石料为主,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矿建材料供应基地。自2014年全市矿山综合治理以来,每年减点控量,刚性控制建筑石料开采总量,发运量呈现日渐减少趋势,货物流向杭州、嘉兴、上海、江苏等周边地区及市境内。近两年,随着亚运场馆建设加快,运往杭州的矿建材料占比由2018年的11%快速增长至目前的30%左右。

(2)水泥及水泥熟料。水泥及水泥熟料主要用于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供不应求。湖州市水泥及水泥熟料码头围绕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布点为主,主要分布在长兴、德清、安吉等地。水泥有易硬化的特性,其销售半径约为250 km,因此市内码头用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在市境内中转,市外码头用于将货发往嘉兴、上海、昆山等地。

湖州市2020年1―5月出港主要散杂货流向见表1。

1.1.2 进港主要货种

湖州航区进港货种以矿建材料、钢铁、煤炭、石油化工原料及其制品、非金属矿石为主。2019年矿建材料占进港货种总量的37.5%,钢铁占21.0%,煤炭占20.1%,石油化工原料及其制品占7.0%,非金属矿石占4.1%,粮食等其他货种占10.3%。

(1)矿建材料。湖州航区进港货种中的矿建材料包括黄砂、石子、石料等,其中黄砂以长江河砂、海砂为主,主要来源于江苏江阴、镇江及上海等地。近年来河砂资源逐渐短缺,优质的长江河砂供应不足。石子、石料主要来自本地矿山,在湖州市境内中转。

(2)钢铁。湖州市建筑钢材主要来源于江苏(沙钢、中天)、河北、湖南、江西、山东等地,用于本地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供需基本面呈现良好态势。依托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区,码头单位与入驻的杭钢集团、沙钢集团、中天钢铁集团、日照钢铁等多家大中型钢企以“库存前置”的方式进行合作,为货主提供装卸、仓储服务,货物运输方式均采用“水路进公路出”模式,辐射范围覆盖浙江全省、安徽、福建、上海等地,而河北、山东等钢材通过上海中转至湖州市境内。

(3)煤炭。湖州航区进港煤炭以电煤和工业用煤为主,多为货主码头,公司自主负责采购。华能国际长兴电厂、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通常从太仓、嘉兴等地进购煤炭,工业用煤则从张家港、嘉兴、上海等地进购,主要供应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下属各企业用以生产水泥熟料,以及桐昆集团长兴公司、新凤鸣集团湖州公司等企业工业需求。

(4)石油化工原料及其制品。湖州航区进港主要货种为成品油、PTA、乙二醇等。石油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从上海、嘉兴、福建、张家港、南通等地进购,主要供应桐昆集团长兴项目、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等企业的化纤生产需求。

(5)非金属矿石。湖州航区进港货种包括矿粉、硅砂、石英砂等,其中:矿粉主要用于水泥厂、商品混凝土厂加工产品使用,通常从江苏扬州、南京、江阴、安徽马鞍山等地进购;硅砂、石英砂则是长兴旗滨玻璃公司的原材料,通常从江苏昆山、福建东山等地进购。

湖州市2020年1―5月进港主要散杂货流向情况表2。

1.2 集装箱

目前湖州市从事水路集装箱装卸业务的港口企业共4家,其中: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主营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外贸箱量占其码头总箱量的92%;浙江海港德清港务区集装箱码头外贸箱量仅占其码头总箱量的28%。两家企业均具备通商口岸功能,方便外贸企业直接办理清关、通关等业务。长兴捷通物流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港长兴港务有限公司(2019年10月开港)主营矿建材料、粮食等大宗物资内贸运输。湖州市2020年1―5月集装箱流向见表3。

适箱货物有石英砂、塑料粒子、矿粉、板材、家具地板、纺织品、橡胶、粮食等。

(1)家具地板。以外贸出口为主,货主为南浔家具、地板生产厂家,包括户外家具、室内家具、办公家具、地板等,是湖州的主要出口产品,主要经上海发往欧美国家,少量通过乍浦转宁波出口。

(2)纺织品。以外贸出口为主,货主为长兴桐昆,货类主要为涤纶长丝,通常经乍浦转宁波发往国外。

(3)板材。以内贸出口为主,货主为本地生产厂家,货类包括外墙装饰板、石膏板,发往上海、江苏及浙江省内外。

(4)橡胶。以外贸进口为主,货主为中策橡胶有限公司,从东南亚进口至上海中转。

(5)塑料粒子。以内贸进口为主,供应本地玻璃厂、化工厂。

(6)粮食。以内贸进口为主,供應本地饲料厂,货类主要为玉米,通常由北方港口经上海中转。

(7)石英砂。以内贸进口为主,供应本地玻璃厂。

(8)矿粉。以内贸进口为主,供应本地及周边水泥加工厂,由营口源头散改集经乍浦中转。

2 全年预测

2.1 总量预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全球生产和需求产生严重影响,港口经济下行压力随之凸显。内河港口在工业停滞影响下货物吞吐量快速下滑,湖州市1月、2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下降26.0%、32.1%。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内“新基建”项目等利好政策加码,下游需求回补,3月、4月、5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下降16.0%、增长2.9%、增长11.3%,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5月,两会顺利召开并释放积极信号,明确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内需稳外贸战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随着湖州市基建投资加速推进,矿建材料、水泥及水泥熟料和钢铁的水运需求继续增加,区域内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但受海外疫情影响,外贸出口存在较大不稳定因素。综合来看,2020年湖州航区水路货物出港量和进港量将呈一降一升态势:出港量为万t,同比下降4%左右;进港量为万t,同比略增1.3%。

2.1.1 散杂货物

(1)矿建材料。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矿山开采量持续下行,矿建材料出口量面临持续下降风险。下半年浙江省基建形势向好,矿建材料需求量较为稳健,前期在疫情影响和环保政策要求下关停矿山出现的矿建材料缺口,需要依靠外地进口来弥补。总体来看,下半年矿建材料水路运输呈现“出口降、进口涨”态势。

(2)水泥及水泥熟料。第二季度宏观政策加码,国内市场稳步复苏,各地基建开工速度加快,水泥市场供不应求。2月、3月受影响最为严重,4月水泥及水泥熟料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下阶段预计满负荷生产,但受制于生产线产能,2月、3月减少的产量无法弥补。总体来看,2020年水泥及水泥熟料出口量略有下降。

(3)钢铁。除了湖州本地的基建需求外,杭州亚运场馆、地铁等项目近几年也对钢铁需求形成支撑。虽然2020年市场需求高峰有所推迟,但建筑钢材需求量仍然很大,下半年水运进口量将继续走高。工业钢材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外贸进口量有所波动。

(4)煤炭。随着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工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持续回暖。工业电煤消耗量由水泥厂、热电厂等工业生产情况来决定。

综合来看,下半年运输需求好于上半年,全年整体与上年持平。2020年湖州市主要散货吞吐量预计完成情况见表4。

2.1.2 集装箱

在内贸业务的带动下,下半年集装箱运输总体向好,预计2020年湖州航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万TEU,增长率为6%左右,其中下半年增长率有望突破两位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外贸工厂因生产的成品无法正常外销,出口订单断崖式下跌,导致外贸出口集装箱量下降;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将原产品生产制造迁移至越南等国,外贸份额有所流失。因此,下阶段企业将纷纷拓展内贸业务,如杭州地区大基建已经复苏,企业加大基建类货种散改集的开发力度。

2.2 运力发展

近年来,湖州市水运运力发展总体延续“淘汰落后小吨位散货船,建造大吨位集装箱船”趋势。根据此次对相关水运企业的走访和问卷调查,仅有24%的企业表示2020年有运力新增计划。受本地传统货源限量开采、港口码头整治持续推进、船舶运力相对过剩、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企业新增运力积极性不强,预计未来湖州航区单船平均吨位提升空间不大。

3 主要问题和难点

3.1 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湖州市港口建设虽然投资较高,但码头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具体问题是:

(1)码头地理位置相近,重复建设加剧。如长湖申航线起始端的长兴港区,港区内的长兴捷通物流有限公司与浙江海港长兴港务有限公司隔河相望,两家集装箱运输企业功能相似,各自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业务重合度较高;安吉上港和浙江海港德清港务分别由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两大母港支撑,存在压价竞争现象,致使码头产能过剩,无法产生集聚效应。

(2)码头前期布局规划不完善。随着业务的扩大,公共锚泊区、堆场等空间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业务发展的瓶颈。

3.2 综合交通匹配度不足

湖州境内航道密布,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内河水运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综合交通未实现协同推进,港区与周边公路、其他地区航道的规划建设步伐不协调,使得运输效率和经营成本都大打折扣,具体表现在:

(1)公路运输瓶颈。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区的钢材码头基本保持“水进陆出”的模式,周边必经的304省道超负荷运转,日通行车辆已高达4万辆次,但省道改建迟迟未完成,钢材出港拥堵已成常态。

(2)水路运输瓶颈。对大型内河集装箱船而言,长湖申线航道水位浅、航道窄,集装箱船满载率低;嘉兴航道建设迟缓,湖州―乍浦航线途经的乍嘉苏铁路桥梁限高,大型集装箱船无法通行,船舶运输的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3.3 船员招工难度日益加大

随着内河船员职业吸引力下降,船员市场供需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

(1)湖州市目前船员平均年龄40岁,实操能力较强,但受教育程度低,船员适任证考试较为吃力;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企业普遍认为存在内河船员高配现象,平均每艘船舶所需配备的船员人数较多,增加了招工难度和内河运输企业经营成本;

(3)船员流动性较大,80%以上为外来人口,加之疫情限制了人员流动,进一步加大招工难问题。

3.4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浙江省各地市纷纷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刺激当地内河运输发展。台州市出台《物流运输“弃陆走水”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专项用于引导物流企业“弃陆走水”;嘉兴市出台《集装箱海河联运资金补助操作办法》,对从事浙北集装箱“海河联运”业务的内河港航企业进行补贴;绍兴市出台《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0年)》,對本地内河集装箱运输、码头建设、新购船舶均实施一定的政策奖励。

但是在湖州市,长兴县对铁路发送重箱补贴200元/TEU,水路运输的价格优势远不及铁路;安吉县出台相关政策,对当地或注册在当地的代理企业进行外贸进出口补贴。各县区利益冲突、低价竞争加剧,缺乏市级层面统一的协调优惠机制,影响了水路运输市场化发展。

4 建 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印发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资源整合,完善港口布局,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对现有港口码头资源进行统一清查,在掌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时间空间布局特点,对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改变传统思路从对立博弈到专项合作共赢,提高港口整体利用率。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发展机遇,研究建立内河港口联盟,鼓励港口企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实现物流资源有机融合,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4.2 加快设施改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适应内河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应进一步改造长湖申等内河航道。规范港口公共锚地建设管理,统筹共享航道、锚地、水上服务区等公共资源,构建适合湖州长远发展的水运设施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重点港区、物流园区的连接通道建设,加快打通铁路、高等级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促进长三角高等级国家航道网建设。

4.3 开拓劳务资源,提高船员综合素质

截至2019年底,我国注册内河船员87.7万人。据统计,近两年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上船率不到50%。因此,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船员的方式来开拓劳务资源,将内河船员招工对象由重点高等航海院校向专科、职教等学校拓展。同时加强对船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船员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善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实现企业与船员的共同发展。

4.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内河水运发展

(1)制订专项扶持政策。疫情期间,中央及地方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但目前出台的扶持政策受众面广,很难实质、有效地帮扶到同样受到疫情冲击的中小微港航企业,建议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重点针对疫情期间的港航企业招商引资、生产性贷款贴息、内贸市场业务激励等方面,切实帮扶企业。

(2)鼓励本地货主企业由公路运输转向水路运输。吸引船代货代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在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积极拓展内贸集装箱货源。

猜你喜欢
湖州集装箱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黄鹤手绘插图作品
“两山”理念湖州探路
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