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舟山港域智慧港口发展路径

2020-02-21 08:51于世缘陈芳杨建金
水运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熵权法

于世缘 陈芳 杨建金

【摘 要】 为应对港口智慧化发展的更高要求,从设施智能化、港产城一体化、绿色可持续化等3个层面解释智慧港口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智慧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横向对比舟山港域及其他自贸区主要港口的智慧化发展进程,分析舟山港域在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转变信息化思路,提升智慧化理念;升级港口设施,加大智慧化投入;发挥港口联动作用,加強腹地经济互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竞争力。

【关键词】 智慧港口;舟山港域;熵权法;TOPSIS

0 引 言

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区”)正式挂牌。该区域总面积119.95 km2,涵盖舟山离岛、舟山岛北部、舟山岛南部等3个片区。浙江自贸区的设立进一步增强了舟山对外开放的程度,提升了舟山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而港口作为自贸区的主要依托中心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自贸区利用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政策优势,对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自贸区的新设也对港口智慧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今后的发展应当是建立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实现港口资源统筹高效利用、应用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来满足自贸区发展的需要。

1 自贸区智慧港口的内涵

目前对智慧港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感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但作为现代港口发展的新理念,对智慧港口的理解应超越技术本身;[1] 因此,本文突破技术界限,创新性地从港口操作层、港口战略经营层和港口生态层等3个方面剖析智慧港口的内涵。

1.1 港口操作层的设施智能化

港口应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信息服务和绿色能源等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生产力。[2] 在码头运营、装卸、清关程序和船舶调度等物流环节中实现自动化和互连互通;在多式联运中可以实现水水运输之间、水陆运输之间的无缝衔接。

1.2 港口经营层的港产城一体化

港口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商业优势:一方面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另一方面可通过引进国际资本、高端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一批外向型企业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进出口工业基地,延伸港口产业链,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全面共享,港口供应链发展趋于智能化、集成化。[3]

1.3 港口生态层的绿色可持续化

港口应找好经济与生态的平衡点,既能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又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绿色港口是未来港口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应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虽然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已建立,但距有效落实尚有差距,特别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挖潜、对环境污染的控制缺少系统研究和细节管控。

2 智慧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大多数港口的评价研究是针对港口本身的发展水平或者港口间的竞争力的,对于自贸区下的港口和港口智慧化转型的评价研究很少,而且这些评价研究大多选取的是定性指标,评价过程带有较大主观性。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对港口综合竞争力、自贸区港口建设和智慧港口建设评价的文献,明确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智慧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从港口智慧化建设、港产城联动效应、港口绿色发展得等3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3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 舟山智慧港口评价

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1)根据表1构建智慧港口评价的原始矩阵R:

(2)由于不同指标量纲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3)确定评价指标的熵值。根据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度,计算出各指标的熵值:

(4)计算出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1 ej),再依次计算指标的权重:

(5)构造加权规范化矩阵,即规范化后的矩阵乘以相应的指标权重:

(6)利用TOPSIS法确定指标的正、负理想解。

(7)计算各港口到正、负理想解的空间距离:

(8)确定相对接近度Di。最后根据Di值的大小,对港口进行优劣排序,即Di越大,说明该港口的智慧化程度越高。

3.2 评价对象的选择

结合数据可得性,选取舟山港域、上海港、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厦门港、福州港、营口港、重庆港、珠海港、武汉港和深圳港等13个自贸区规划片区内的港口指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初始数据见表2)。

3.3 计算过程

3.3.1 确定权重

本文采用熵权法计算出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3。指标的权重值越高代表该指标在港口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对于智慧港口评价越重要。“港口智慧化建设”的权重最高,证明该指标数据的变异程度高,已成为决定港口智慧程度的关键性指标,13个港口之间港口智能设施投入差距大,建设水平较为不均衡;“港口生态环境”的权重最低,证明该指标数据分布较集中,提供的信息熵较少,13个港口之间的生态环境发展较为均衡,并未拉开显著的差距;“港产城联动效应”的权重系数略低,证明13个港口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一致。因此,提升港口智慧化建设程度,成为提升智慧港口发展水平领先地位的关键指标。

3.3.2 建立加权规范化矩阵

根据表3中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得到规范化加权矩阵,见表4。

3.3.3 计算距离

构建加权矩阵后,确定各指标的正负理想解,并计算各港口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见表5。

3.3.4 计算贴进度

各港口一级指标排名见表6。

以表2数据为基础,再次应用熵权法―TOPSIS模型对上述港口智慧化建设情况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出上述港口的智慧化综合发展水平排名,见表7。

4 提升舟山港域智慧化水平的建议

4.1 转变信息化思路,创新智慧化理念

港口由信息化转向智慧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因而舟山港域要提升港口建设的思想理论高度,转变发展理念,推动港口智慧化转型。深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展港口业务,通过完善体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发展政策等,在更高层面实现舟山港域的智慧升级,提供智慧化、多层次、高品质的港口服务。

4.2 升级港口设施,加大智慧化投入

智能设施设备的投入是港口智慧化的重要基础。舟山港域要利用当前大数据环境,加大引进智能化码头装配设施及适配的技术装备,扩大港口各环节作业能力;建设自己的物联网信息平台,整合港口通关、口岸、企业等信息资源,提升物流节点间的信息传递与交互能力,大力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引导港口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高端增值服务。

4.3 发挥港口联动作用,加强腹地经济互动

目前,舟山经济发展势头缓慢,压力巨大。2019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舟山GDP排名在浙江省各城市靠后,增速仅为9.73%。舟山经济落后对港口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舟山港域应充分利用浙江自贸区优惠政策为舟山腹地企业带来更多优质的外来投资,发展本地经济。同时,舟山港域毗邻上海港,更应注重与周边航线和沿线城市的交流互动,提高舟山市的城市影响力。

4.4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竞争力

在当前世界环境严重污染、资源大量消耗的背景下,加快綠色港口建设迫在眉睫。舟山港域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融入到港口发展的各个方面,鼓励港口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港口物流一体化进程;调整港口能源结构,实现清洁生产;加强绿色法规、低碳绿色意识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班梦茹.自贸区环境下的智慧化港口竞争力评价及转型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7.

[2]徐磊,钱振明.智慧港口标准化建设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5(9):77-82.

[3] 黄雨琪.宁波港智慧港口建设与港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J].港口经济,2017(8):34-36.

猜你喜欢
熵权法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及对策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熵权法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