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新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2-22 13:30北京语言大学杨璐璐
商展经济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欧背景新能源

北京语言大学 杨璐璐

中国和欧洲是当今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经济体,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合作必将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能源合作是我国“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欧洲在能源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双方在能源领域之间的合作也已经进入了战略发展期,中欧双方可以凭借“一带一路”加深新能源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中国和欧洲双赢[1]。当前,中国对欧洲有专门的“容克投资计划”,欧洲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两大经济体合作的空间巨大。

1 新能源产业在中欧的发展

1.1 新能源产业在欧洲的发展

早在2003年,欧洲就开始推进有关解决气候问题变化进程的决议,新能源在此时已经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广泛关注,欧洲各国陆续加大了新能源的投入力度,新能源产业化的各项技术标准位于世界前列[2]。在2007年,欧洲提出了“2020年新能源发展目标”,预计2020年20%的能源都属于新能源。为此,欧洲在2008年通过了旨在推动更加公平的成员国减排计划,并为实施干预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3]。例如,德国通过了有关新能源法案,法国通过了有关刺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府方案,大幅度提高了新能源在社会消费领域中的占比。时至今日,欧洲是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地区,欧洲各成员国在新能源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能力,将新能源培育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4]。

1.2 新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是经济转型和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将新能源视作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之一。例如,我国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消费占比为15%,同时到了2020年中国核电以及风电等装机总量会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欧洲商务部推测中国新能源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欧洲新能源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将大有作为,因此欧洲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5]。

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新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

第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外交关系持续向好,双边新能源合作稳步前进。双方在许多领域都开展了良好合作,同时中国与欧洲高层互访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双边的政治互信有所增强。在双边良好外交关系背景之下,中欧之间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变得更加顺畅,这也必然会带动新能源领域合作与发展[6]。

第二,中欧双边处于“一带一路”两端,双方都高度重视新能源合作。欧洲资源并不丰富,中国人均资源也相对短缺,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非常重视新能源开发。例如,欧洲高度重视中国新能源投资,这为中欧之间加强新能源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国重视并积极引进了欧洲新能源技术,这也为中欧之间加强新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新能源合作领域在不断拓展。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中国和欧洲的主流共识,而且传统能源储量也在不断下降,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以风能、太阳能、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中国和欧洲能源界广泛认可的能源模式[7]。目前,中国和欧洲在新能源合作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成熟领域,例如风能产业就已经走向成熟,这为中欧之间加强新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欧洲在整体制造方面已经出现了一批世界顶级风电制造企业,这些制造企业已经看准了中国市场,在中国落户建设工厂,积极投入到中国风电行业之中。与此同时,中国和欧洲企业在相关产业配件以及开发管理方面也达成了广泛共识,这为中欧加强新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8]。

第四,中欧新能源合作领域的机制不断深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正在加强与欧洲之间的政治友好关系,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与欧洲之间的经贸往来合作,积极推动新能源外交制度化,把新能源外交作为增强中欧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不失时机地吸引了欧洲新能源技术和成果,同时也增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9]。

第五,中欧在新能源合作中已经拥有许多成功经验,为深化中欧之间新能源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之前,我国就已经实施了“容克计划”。“容克计划”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地理位置都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许多高度重合之处,可以为“一带一路”背景之下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提供直接经验,有助于推动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上一个新台阶。可以说,“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能源合作是“容克计划”的再升级,“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在战略和机制方面都有一定互通之处,有助于加深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深度。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新能源合作面临的风险

虽然中欧在新能源合作领域有许多机遇,但风险和挑战并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面临风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领域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技术障碍。新能源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能源革命,但是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高精尖端技术和设备严重依赖于欧洲,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都没有获得质的突破。当前,我国依旧非常希望从欧洲进口新能源技术和设备,但是欧洲希望保持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方面的领先优势,担心中国存在严重的知识产权保护漏洞,因此对于技术转让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欧洲在华公司也不断督促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是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力度并没有达到欧洲的预期[10]。与此同时,欧洲不断推动技术转让的完全商业化,希望通过高价出售设备牟取超额利润,而中国则主张自己属于发展中国家,希望可以通过发展中国家的条件获得欧洲的新能源技术。

第二,中欧在新能源合作领域方面有待拓展。虽然中欧正在加强新能源合作,但是双方的合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双边在新能源运用方面也存在一些摩擦。例如,在太阳能使用领域,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以及个别国家政策出现变化,全球光伏订单数量锐减,而光伏生产商制造成本却居高不下,无法与亚洲等其他地区厂家竞争,因此在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的激进措施,加强了对于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这也导致中国与欧洲在新能源合作领域方面产生摩擦,使得双边的新能源合作出现分歧。

第三,信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能源合作并不是一个区域性产业链,新能源合作会贯穿“一带一路”建设始终,甚至可以成为贯穿“一带一路”的全球性发展战略,不同形式合作和协调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大趋势,维护自身发展利益是未来发展必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了维护本方产业安全,中欧双方在新能源合作过程中常常会通过国际机制维护各自利益,中欧双边在互信机制建设方面非常脆弱,导致双方对于合作收益非常关注。例如,欧盟非常担心中国仿造欧洲新能源技术,以此提高中国的自主技术能力,担心欧洲在技术转让之后被排挤出新能源市场。

第四,法律方面风险。在欧洲现行法律制度之中,欧洲法律对于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会产生风险。例如,欧盟与成员国在新能源领域享有共享管辖权,但是没有在法律上给予清晰界定,容易导致欧盟内部出现矛盾,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极易导致外部投资者利益受损,会影响到中国新能源合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与此同时,欧盟法律壁垒也会影响中国投资进入欧洲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合作方面的市场中,欧洲对于其他第三国家企业设置了安全防火墙,导致其他第三方企业进入变得异常困难。

第五,欧洲民粹主义在不断壮大,民粹主义所带有的排外心理也加大了中欧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难度。在民粹主义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大肆宣扬外国投资对于本国利益的侵蚀,一些不安因素也在该国精英阶层中扩散,容易导致决策者的判断失误,从而增加了中欧双方在新能源合作领域方面的不确定性。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新能源合作的对策

第一,加强沟通,构建新能源对话。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加强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中欧需要加强政府之间的对话,通过部长级对话为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明确中欧新能源合作的政策法规,减少新能源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构建新能源合作纠纷快速解决机制,为中欧之间新能源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不断加强中欧在新能源合作方面的战略规划。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提升中欧之间的新能源合作质量,中欧双边需要加强新能源合作的战略规划。为此,我国需要根据当前国家发展的现状,制定出与欧洲各国在新能源合作方面的政策,既要主动融入到新能源合作之中,又要推动制定有助于新能源合作的规则,既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服务于我国的外交战略,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能源技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为此,我国需要将新能源外交和节能减排相结合,不断加强与欧洲之间的新能源合作,不失时机地引进欧洲新技术和新设备,同时不断增强我国在新能源合作方面的竞争实力。

第三,加强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了加强中欧之间在新能源合作方面的深度,我国还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维护欧洲企业的合法利益,坚决打击侵害欧洲合法利益的行为,以确保欧洲企业在我国可以受到公正的法律保护。与此同时,我国还需要积极与欧盟展开对话,增进交流,相互借鉴,使欧盟可以在我国巨大的市场中持续获得收益,同时我国也可以通过欧洲的新能源技术获益,实现彼此之间的双赢。

第四,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信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双方需要加强信任机制建设,定期开展对话交流,加强双方的沟通,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切实有效解决争端,减少欧洲在技术转让等方面的顾虑,以增强中欧在新能源合作方面的深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为加强中欧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深度,中欧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建立新能源对话机制,加强新能源合作战略规划,深化新能源合作机制,在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增强互信,以推动中欧之间新能源合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中欧背景新能源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建筑师行迹中欧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