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只如初见
——致《金属加工》创刊70周年

2020-02-22 04:3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一工厂江苏南京210000张明光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明光金属加工创刊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一工厂 (江苏南京 210000) 张明光

张明光

一路风雨兼程,《金属加工》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的喜庆时刻。

祖国70华诞的光辉日子,一个个装备方阵无不展示着共和国的崛起与自强。70年前,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紧跟着伟大祖国的诞生,1950年一个凝聚了机械工人智慧的宝库也应运而生,《机械工人》见证了祖国装备制造的发展,她是我国金属加工技术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和传播者,为推动我国金属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遇见总在不经意间

2000年参加工作,我懵懵懂懂,总有太多的疑问,我忐忑于自己的愚笨,彷徨于技艺的拙劣,直到有一天,工作之余偶然翻阅,遇见《机械工人》那一刻的惊鸿一瞥,仿佛挚友,从此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个知己,滋生了一份期盼,在等待新刊的岁月里,日子变得分外漫长。

有你相伴的日子

在有《机械工人》相伴的日子里,期刊一到手,最爱的就是数控版块,正如五柳先生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如痴如醉中我领略着来自大江南北的新工艺、新方法,我的数控技术也在一次又一次“银瓶乍破水浆迸”灵光乍现中不断地进步着,期刊中学习的一些妙招,不仅让我在数控专业上得到理论、实践的双重进步,而且也渐渐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许。2006年我首次参加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的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南京市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然这些成绩均离不开《机械工人》给予我的启发和帮助。

梦想起飞时刻

在技术岗位上,除了需要扎实的技能基础,当然更需要技术指导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我像一块海绵,在期刊里贪婪地吸收着养分,渐渐在阅读中学会了有所思、有所悟,我蠢蠢欲动,幻想着有一天我的名字也能够出现在期刊的某个角落。有梦就去追,有梦想就该为之拼搏,终于在2008年《机械工人》正式更为《金属加工》的日子里,我的角色也由“读者”向“作者”转变,跨出了崭新的一步,原以为自己稚嫩的笔端,勾勒的只是一段不会开花结果的虚线,不曾想竟然在当年第十期见刊了,如今遥想,依然会嘲笑自己年少的傻气,依然记得接到赵宇龙老师从编辑部打来电话时的忐忑和激动,依然记得领到第一份稿费时的欣喜若狂……

做最好的自己

在首战告捷的极大鼓励下,也迎来了自己在崭新《金属加工》篇章下人生的第一个高潮——2009~2010两年间竟相继发表了15篇文章。其中有对具体问题的心得体会、有对期刊文章理解分析后新观点的阐述,当然还包括索菲娅老师的专题访谈……

在有《金属加工》陪伴的岁月里,我快速的成长着、进步着,我也在《金属加工》的成就下,成为了同事们佩服的对象,当然也促使我得到了更多组织的关爱,2012年我荣幸的成为了工厂的专业带头人,收获了江苏省十大青年岗位能手、空军航空系统技术能手、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当然也收获了《金属加工》赋予的优秀读者、优秀作者、60周年荣誉读者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除了感谢培养我的工厂,当然更要感恩赋予我“超能力”的《金属加工》的老师们,是你们的鼓励让我越战越勇、勇往直前,争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何处无知音

在《金属加工》的舞台上,我遇到了我一直仰慕的陈海舟老师、遇到了天赋异禀的郭晓龙老师,纵然素未谋面,却早已在心中埋下了知音的种子;在与《金属加工》的相知相伴里,衷心的感谢编辑部老师,是他们的鼓励和偏爱,让我有幸加入到审稿老师的行列,每当看到自己审阅的稿件相继见刊时,内心总能感觉到无比的幸福,我想那就是《金属加工》的肯定,使我对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感谢遇见

君生我未生,遇见正芳华。在与《金属加工》共同成长的日子里,我从操作岗位到技术岗位,再到专业带头人,除了岗位的提升,更收获了从技术小白到双师(高级工程师、技师)型技术骨干的蜕变。感谢命运、感谢缘分,让我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您,就像只有将“金属加工”和“张明光”共同作为关键词,百度到的才是最真的自己!

在《金属加工》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金属加工》越来越好。70年沧海巨变,70载风雨兼程,只如初见,遇见今生便不能割舍。

猜你喜欢
明光金属加工创刊
金属加工视频号开通了,欢迎关注!
《金属加工(冷加工)》2022年第10期广告目次
金属加工杂志社
总是去执行秘密任务的男人
2020年《金属加工(热加工)》总目录
创刊40周年抒怀
1994:创刊
朱明光 :选择“逆行”的村支书
谢师宴
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