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意机床工业论坛召开,意大利机床助力中国高端制造

2020-02-22 04:30金属加工蒋雪鸿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意机床意大利

■ 《金属加工》记者 蒋雪鸿

论坛现场

2019年11月29日,第二届中意机床工业论坛在北京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召开,主题为“意大利助力中国:高端制造”。意方政府有关部门官员、双方相关企业代表、中国机床用户领域代表,以及中意两国机床协会和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论坛。这是中意两国时隔两年后,第二次召开双边高峰论坛,旨在促进和加强两国工业系统之间的对话。

中意机床工业论坛圆满召开

今年3月,意大利率先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在此后就全面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等共同关切问题达成共识。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同时也是中意两国领导人确定的中意文化旅游年,中意机床工业论坛在此历史交汇期召开。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Giuseppe Fedele先生和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暨中国区和蒙古国总协调官Gianpaolo Bruno先生介绍性发言后,意大利机床机器人及自动化制造商协会主席Massimo Carboniero先生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席王瑞祥先生做了主要讲话。之后由中国意大利商会执行理事会暨机械工程工作组协调官Antonio Farese先生主持中意公司的产品推介演讲。11家意大利公司和6家中国公司就自己公司产品的优势和特色对观众进行讲解,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汽车,航空,能源,铁路,家用电器和机械行业等行业的应用。

此次论坛是集政治,经济和参与企业商务期盼于一体的高规格平台。中意双方领导讲话后进行了圆桌会议环节,圆桌会议为中意机床行业公司创造了一个对话时刻,他们通过产品技术演示、具体范例探讨等方式介绍其产品及在相关领域的优势,两国机床企业对对方提出的互补性合作建议非常感兴趣。

两国机床厂商互补性强

Giuseppe Fedele先生在接受金属加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意经贸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未来的潜力更为巨大。”在中意经贸中,机床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去年,意大利销往中国的机床总价值达到了3亿4千万欧元,是意大利机床出口总额的10%。两国还有更大的合作前景。

认真听讲座

如Gianpaolo Bruno先生所言,中意机床企业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机床制造多为大型企业,生产标准化的机床;而意大利机床厂商的规模一般较小,但是他们特点鲜明,专业性强,灵活满足客户需求的定制化程度很高。Gianpaolo Bruno明确说道,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作为一个为意大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支持的政府机构,将会加大甚至加倍在机床贸易促进方面的投资,以帮助意大利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为两国这个共同的优势产业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近年,意大利政府提出了工业4.0计划,这极大地刺激了意大利企业加大在科技和竞争两方面的投资,具体而言,在数字化、互联化、全自动化、传感化、机械的远程协助和控制等方面都有大量投资,因此,意大利的机床更具技术含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包括中国客户在内的全世界客户的需求。Massimo Carboniero先生对中意厂商在中国机床市场上的合作有极高的预期,同时表示,意大利机床企业希望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互补,协助中国客户完善其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

中意机床市场合作前景向好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毛予锋先生在和金属加工记者的对话中谈到,意大利机床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特定领域里有很强的竞争力。意大利的重型机床、大型机床等产品早已得到了中国用户的青睐。而最近几年,意大利机床在中国航空、航天、轨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毛予锋先生预测说,中国机床厂,正在向中高端迈进,意大利机床对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工艺要求理解到位。两国机床厂商合作前景可期。

毛予锋在论坛上指出,“受诸多因素影响,今年全球机床需求下降,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也不例外,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虽有下降但仍高达6.2%,说明中国市场规模大、韧性强,潜力和回旋空间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尤其是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5G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正在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正在推进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意两国机床企业优势互补,如能相互融合发展,在全球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双方亟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贸易、合作、投资的定期沟通机制。”

更多内容及照片欢迎扫描二维码查看。

猜你喜欢
中意机床意大利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澳科中意
机床展会
曲中意 (外一章)
意大利面“变魔术”
《囍》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