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02-24 04:53吴露杰孙建夏贺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淋巴瘤血栓下肢

吴露杰 孙建 夏贺贺

淋巴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肿瘤疾病,因病理诊断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所以该疾病诊断难度明显高于其他肿瘤疾病[1]。目前淋巴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分析可能与遗传、环境和某些感染因素有关,例如受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发生淋巴瘤的概率高出普通人50~100倍,若未及时治疗,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最终威胁生命安全[2]。化疗是当前临床治疗淋巴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近年来有调查发现,淋巴瘤患者化疗治疗期间易发各类合并症,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其中最常见的即下肢静脉血栓,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易致残,如何预防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3]。本研究探讨导致淋巴瘤患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肝肾心肺等脏器功能无异常;临床资料齐全,无中途退出。排除标准:并发其他传染性、血液性及恶性肿瘤疾病;不符合淋巴瘤诊断,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精神、智力障碍,配合度、依从性差。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且均行化疗治疗。患者男78例,女72例;年龄30~76岁,平均(59.60±7.66)岁;病程1~5年,平均(2.13±0.88)年。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8例,发生率18.67%。

1.2 方法 构建调查小组,由高年资或高职称医务工作人员组成,调查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及诊疗过程,分析引起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分期、基础疾病、是否行手术、治疗效果等。体质量指数[4]为患者体重/(身高)2。疾病分期依据TNM分期标准进行[5],I期:斑疹或皮疹≥10%;II期:皮肤肿瘤,淋巴结肿大,且活检结果为阴性;III期:红皮病;IV期:侵犯到内脏其他器官,淋巴结肿大,活检为阳性,疾病发展至晚期。高血压[6]: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140 mmHg。糖尿病[7]: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4个疗程缓解[8]:有为经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各体征指标、病症均有明显改善;无为各体征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甚至恶化。调查有无中静脉导管置入、有无大型手术,如脑部手术、心肺手术等。测定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数等。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期(Ⅲ~Ⅳ期)、伴高血压、伴糖尿病和4个疗程病情无缓解是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例)

2.2 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意义变量进行赋值,并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分期、高血压、糖尿病和4个疗程无缓解是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见表2,3。

表2 影响因素变量赋值表

表3 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淋巴瘤患者数明显增多,因该疾病早期一般无典型症状,所以多数患者确诊是病情已进展至中后期,治疗难度明显增长,加之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淋巴瘤患者预后质量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下肢静脉血栓是淋巴瘤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既往研究指出,淋巴瘤化疗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可能与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有关[9]。本研究探讨了影响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结果显示,疾病分期(Ⅲ~Ⅳ期)、伴高血压、伴糖尿病和4个疗程病情无缓解是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因素,与Wada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疾病分期代表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进展至Ⅲ~Ⅳ期的淋巴瘤患者要想获得治愈效果基本不可能,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病情或抑制疾病发展,此类患者病情较重,病情累及组织器官较多,抑制病情使用药物较多,治疗操作也更加复杂,各种因素综合最终导致并发症发生风险升高,其中尤以下肢静脉血栓最突出[11-12]。(2)高血压、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很容易引起各类并发症,最常见的即血液黏度增加,而血液黏度增加又是引起血管栓塞的重要原因,所以基础疾病与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3]。(3)疾病缓解程度也与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相关,疾病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机体长期受累,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也将随之增高[14]。淋巴瘤化疗期间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日常还应当尽量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切忌辛辣、生冷和油腻的食物,注意通便,嘱咐患者大便时不能用力过大,以免发生血栓脱落,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压力性损伤。

目前临床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淋巴瘤患者多行常规护理,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但往往并不令人满第,急需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15]。重视患肢护理,血栓消除前,注意保护患肢,避免血栓脱落造成血管阻塞,增加其他风险[16]。针对此类患者临床护理中注意加强心理疏导,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讲解基础疾病对淋巴瘤的影响等知识,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患肢护理,积极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综上所述,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多且复杂,积极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预防对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淋巴瘤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