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2020-02-24 04:53唐小艳闫城胡硕婷张静李幸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患侧

唐小艳 闫城 胡硕婷 张静 李幸

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因心律失常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其主要依靠脉冲发生器发出的脉冲刺激心肌,进而促使心脏恢复正常工作[1]。起搏器安置后为防止电极脱落,通常要求患者绝对卧床1~3 d,术侧肢体制动、伤口疼痛等导致患者出现术侧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因此,早期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回授法是健康教育方法中的一种,研究显示,其适用于所有人群[4],并且效果良好;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方法中的一种,具有高效、直观、传播快等特点[5]。本研究使用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对起搏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起搏器类型不限);年龄18岁及以上;患者知晓本研究目的,愿意参与本研究。将2018年5—10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98±7.52)岁。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68±6.8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多媒体+回授法,组建护士长+责任护士的康复治疗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具体执行方法。

1.2.1 多媒体健康宣教 录制早期功能锻炼宣教视频,具体内容如下:术后4 h,患侧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术后第1天,患侧屈肘、伸臂运动;术后第2天,握特制弹力球,继续屈肘、伸臂运动;术后第3天,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后伸运动(前屈<30°,后伸<15°);术后第4天,患侧上肢触摸对侧肩膀及同侧耳朵,患侧上肢可洗脸、刷牙、进食;术后第5天,患者呈站立位,上肢尽量后伸;术后第6天,患者呈站立位,上肢以肩为轴用力旋前,再旋后;术后第7天,患侧上肢进行手指爬墙、梳头运动;术后1周,患侧上臂缓慢抬臂动作,患侧上肢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术后2周,可自由运动。每天锻炼2~3次,每次5~10 min。

1.2.2 回授法 责任护士在手术前后、出院前等关键时间节点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起搏器植入术等相关知识,告知其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并观看功能锻炼流程视频,应用回授法评估患者各项锻炼、掌握情况。(1)评估。通过让患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授知识,判断其掌握程度。(2)澄清。重点关注患者未理解、未掌握的内容,针对性讲解,直至全面正确复述。(3)理解。最后再次询问患者是否还有疑惑,是否还有想了解的知识,如其能全面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即代表本轮教育圆满完成。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判断患者生活质量好坏[6],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一般认知4个维度34个条目,满分17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肩关节功能:采用上海肩周炎临床优势专病建设中心设计的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判断患者肩关节功能[7],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功能、肩关节疼痛3部分,分别为35分、30分、35分,总分100分。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起搏器植入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问卷[8],该问卷包括术前、术后及出院3个维度,20个条目,满分100分,90~100分完全掌握,70~89分基本掌握,69分及以下为未掌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2周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后1周,观察组肩关节活动能力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肩关节综合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2周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后1周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2 术后12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2周生活质量状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好(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状况比较(例)

3 讨 论

多媒体结合回授法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通过录制分步骤功能锻炼视频,使健康教育内容简单、生动、容易理解,加之,后期通过回授法进一步帮助患者巩固所听、所看、所学内容,使其全面、深刻、掌握了相关内容,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长时间的术侧肩关节制动使患者肩部严重不适,导致其生存质量低下。国外研究显示[9],起搏器植入术后肩痛的发生率超过60%。国内研究显示[10],部分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了术侧肢体肿胀,严重者甚至发生了血栓。因此,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十分必要。本研究中采用多媒体结合回授法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分析原因,多媒体结合回授法提高了患者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度,使其在后续恢复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了其自我锻炼的信心[11-14],患者能严格按照功能锻炼方法锻炼,促进了其康复,减轻了其肩关节不适,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善其肩部不适,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起搏器植入术患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