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2-24 04:53张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血管溶栓脑梗死

张梅

脑梗死发生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言语障碍及半身不遂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大部分继发脑水肿,引发脑疝,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急性脑梗死发生后3~6 h为溶栓治疗最佳的时间[2]。有研究显示[3],大部分患者脑组织缺血6 h以上,会引发永久性神经损害,而在国内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康复后处于瘫痪和失语的状态,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因此,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相关因素意义重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67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34~90岁,平均(72.36±5.71)岁。纳入标准: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且经过CT检查;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明显失语。

1.2 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合并糖尿病、入院延迟时间、栓塞部位、用药总量、梗阻情况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对纳入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因素[4]。

1.3 评价标准 凝血酶原时间采用实验室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梗阻情况[5]。

2 结 果

2.1 患者溶栓治疗成功与否的单因素分析(表1)

表1 患者溶栓治疗成功与否的单因素分析(例)

2.2 影响溶栓治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2)

表2 影响溶栓治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 h内进行超早期的溶栓治疗为最佳时间,可使梗死区的血流灌注迅速恢复,挽救缺血半暗带[6],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降低病残率的同时,挽救其生命[7]。对于进展型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可延长至12 h,但疗效较差,同时增加再灌注损伤的概率,所以,掌握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的康复至关重要[8]。

3.1 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为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9],患者长期处于高糖和代谢紊乱的状态,导致全身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常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血管病变的发生,最终引发脑梗死,而且高血糖症也会加重脑梗死的严重程度,由此使患者错过溶栓最佳治疗时间[10]。

3.2 栓塞部位是血管末端 如果患者脑梗死部位经检查处于血管末端,在进行溶栓治疗时可能会到不了该位置,且梗死局部侧支血管不丰富,在进行给药治疗后,局部位置药物浓度低,药物疗效差,导致闭塞的血管未再通,影响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11]。

3.3 用药总量>150 mg 阿替普酶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并且含有526个氨基酸,此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从而促进阻塞的冠状动脉实现再通,发挥其溶栓作用,研究显示[12],阿替普酶在溶栓治疗时使用量以不超过150 mg为宜,如果用量超过150 mg,很大可能会引起脑血管出血,加重病情,造成死亡,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3.4 完全梗阻 脑梗死完全梗阻患者病情较重,且在转运过程中,极易引发脑疝,损害颅神经、脑血管,同时易压迫脑干,造成颅内出血、坏死,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使患者错过溶栓治疗时间[13]。

综上所述,合并糖尿病、栓塞部位是血管末端、用药总量>150 mg及完全梗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因素,临床必需明确影响溶栓治疗时间窗的主要因素,尽量缩短脑梗死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了解患者溶栓治疗的特点,合理使用溶栓药物,做好护理和观察,给予完善的健康教育,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脑血管溶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