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4 04:53章燕岳签胡美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肾病疗法血液

章燕 岳签 胡美燕

血液透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血液透析疗法的普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近期存活率明显增高[1]。随着健康理念的逐渐转变,医护人员在患者生命延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的提高,频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会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易产生睡眠障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2-3]。常规护理干预通常能满足血液透析患者基本护理需求,但对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况改善效果不理想[4]。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缓解疲劳感,减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十分必要[5]。本研究探讨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透析史>8个月;病情相对稳定;理解、沟通能力正常,意识清楚;无感染,无严重心脑血管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合并症;运动功能正常,关节活动无障碍;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入组,且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影响入组的严重并发症;伴随严重运动障碍;伴随听力障碍或沟通能力障碍;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医护人员。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与观察组71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27~74岁,平均(47.32±11.63)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15例,梗阻性肾病5例,慢性肾小球炎23例,药物性肾病10例;透析史11~117个月,平均(41.26±10.29)个月;文化程度:小学17例,初中25例,高中及以上29例。对照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26~73岁,平均(46.99±12.38)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16例,梗阻性肾病4例,慢性肾小球炎21例,药物性肾病11例;透析史10~115个月,平均(40.87±11.36)个月;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26例,高中及以上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史、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透析中护理、心理护理等。健康宣教,讲解透析室相关规章制度,嘱患者按时透析,若透析时间有变应提前告知,透析中有任何需要应及时告诉护士,告知患者透析所存在的风险,治疗之前应依据自身情况建立永久或临时血管通路,并告诉患者血管通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保护。透析中护理,在患者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随时关注患者的异常情况以及患者反映的各种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提前做好进行抢救的准备,留意穿刺处有无渗血,防止针头滑脱导致出血。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家庭、工作及社会情况,耐心倾听其想法,解答患者各种疑问,从而加深了解,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提高依从性。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系统性、有计划的运动疗法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宣教。进行运动疗法护理干预之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运动疗法的意义、目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增强患者信心,消除患者对运动疗法的焦虑、恐惧,使患者认识到运动疗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依从性,更加配合进行运动疗法护理干预。(2)实施前准备。在实施运动疗法护理干预前,对每位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及病史采集等,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并了解患者平常睡眠情况和日常运动状况。(3)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依据患者自身运动、生活习惯,制定运动计划,从而合理规划患者运动频率、强度和时间,使运动疗法科学、有计划地进行。对身体状况良好、病情稳定、年轻的患者,可以依据患者喜好选择某些运动项目,帮助患者养成规律的有氧运动习惯,如每周实施有规律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锻炼3次,两次中间间隔1 d,每次约30 min,运动强度以无劳累感为宜;对于身体情况欠佳、年龄较大的患者,可在床上实施模拟蹬自行车、抬腿、四肢伸展等运动,身体情况允许者可进行适当散步,运动量逐步增大、循序渐进,刚开始时每次约10 min,逐步增加到每次30 min,运动强度以心率增加到最大心率50%~80%以及患者呼吸未对谈话产生影响为佳,从而有助于恢复心肺功能。运动能降低消耗,防止疲劳,留意监测、观察自身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不适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从而有助于医护人员做出相应处理。(4)做好记录。为患者设计专门的运动记录表,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填写,包括运动内容、时间、最大心率等,自身感受也应详细记录,从而有助于医护人员对运动计划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1)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予以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各项指标得分越低表示患者该项睡眠越好[6]。(2)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予以评价,分值范围均为1~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7]。(3)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予以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心理、精神/宗教、社会关系、生理、独立性、环境6个方面,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生活质量越佳[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状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睡眠状况得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精神/宗教、社会关系、生理、独立性、环境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SDS,SA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分,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其中慢性肾脏疾病较为常见,血液透析为慢性肾脏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7]。2016年,全球约有296万人进行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主要是采用透析机清除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废物,从而使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稳定[8]。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在治疗模式和透析装置等方面逐步改进,给慢性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大部分慢性肾病患者由于长时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费用通常比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身体其他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容易产生睡眠障碍,久而久之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生命[9-10]。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十分重要。

运动疗法利用运动医学理念,基于患者功能情况,通过开展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帮助患者对整体功能以及局部功能进行改善[11-12]。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机体活动度,对神经系统产生有效刺激,使患者大脑皮层处于放松状态,完善抑制和兴奋的转化,以此促进患者入睡,提高患者睡眠质量[13-14]。运动锻炼还可帮助患者调节生物节律,改善白天嗜睡情况,有效促进机体睡眠和休息合理化[15]。运动疗法可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运动锻炼提高患者神经兴奋性,增加机体快乐感,强化疾病治疗信心,缓解身心压力,疏解抑郁、焦虑等消极、负面的情绪[16]。该护理方式为患者制订合理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帮助患者保持精力充沛状态,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社会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17]。

表1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运动疗法有助于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改善生物节律,减少白天嗜睡情况,运功过程消耗能量,能够有效促进机体睡眠和休息,该方法可明显促进患者入睡,提高睡眠质量。观察组SDS,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运动疗法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养成规律的有氧运动习惯,以此提高患者脑部血流量,强化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加兴奋感、快乐感以及治疗信心,帮助调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精神/宗教、社会关系、生理、独立性、环境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运动疗法护理干预通过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保持充沛精力,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运动疗法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肾病疗法血液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